“硬”技术遇上“软”故事 工业剧迎来创作爆发
“硬”技术遇上“软”故事,剧集创作焦点回归“世界工厂”——
【现实题材作品如何观照现实4】爆发吧,工业剧!
本报记者 刘小燕
阅读提示
从播出到收官,工业剧《风吹半夏》在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和爱奇艺等播出平台均有不俗的收视成绩,也多次引发社交平台的话题讨论。除该剧以外,《麓山之歌》《大博弈》《沸腾人生》《硬核时代》等多部类似题材的工业剧也在2022年火爆荧屏。
“不管是个人、公司,还是大的企业,都要敢于承担责任,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随着主角许半夏的一番自白,并透露自己将为当年以不正当手段占有滩涂的行为自首,这部聚焦民营企业家改革奋进历程的电视剧《风吹半夏》也迎来最终的结局。
事实上,除《风吹半夏》以外,《麓山之歌》《大博弈》《沸腾人生》《硬核时代》等多部类似题材的工业剧也在今年播出。这些剧集不仅在数量上形成现象级爆发,还在内容上深耕各自的“硬”技术领域,讲好工业“软”故事,收获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工业剧迎来创作爆发
刷短视频时,正好是女主角在酒局上和人谈生意的片段;刷社交平台,分享的是女主角的复古造型和穿搭;刷音乐软件时,热播曲目是在电视剧中出现的经典老歌……在多个平台都遇到《风吹半夏》后,90后孙嘉终于忍不住打开了视频软件开始认真追剧。连续看完36集后,孙嘉告诉记者,自己的感受就是“酣畅淋漓”。
该剧主角团三人白手起家,最初以收废钢铁为业务,后逐步接触钢铁行业,周旋于大型国企、外企、私营企业之间,最终闯出了一片天地。
钢铁,仅是2022年爆发式播出的工业剧所关注的“硬核”工业元素之一。在2022年播出的工业题材电视剧中,除了有关注废钢收购的《风吹半夏》,还有聚焦国企重工转型升级阵痛的《麓山之歌》,展现中国重汽行业改革过程中企业家精神的《大博弈》,刻画中国汽车人继承父辈理想的《沸腾人生》等,讲述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诞生过程的《硬核时代》也即将播出。
截至目前,《风吹半夏》收获近30万人评分,成绩稳定在8.2分,《麓山之歌》的评分也达到7.8分。从钢铁到重工、汽车,再到核电,这些工业剧向观众呈现出我国工业制造领域的精彩图谱,不仅在数量上形成现象级爆发,还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根植丰厚的创作土壤
中国工业剧的发展实际上早有成果,也为后来者的创作提供了优秀的参考。1949年5月,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新中国第一部故事长片《桥》首映,讲述了东北某铁路工厂的工人们克服一系列困难完成抢修松花江铁桥的任务,也是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展示工人阶级的形象。
此后,《乔厂长上任记》《车间主任》《大工匠》《钢铁年代》等作品,则从不同阶段、不同侧面展现了我国工人、工厂和工业的成长与发展,留下了乔厂长、段启明、肖长功、尚铁龙等诸多鲜活的荧幕形象。最近几年,《大江大河》两部曲、《奔腾年代》《山海蓝图》《逐梦蓝天》等工业剧开始集中呈现,并逐步拓宽细化题材涉及的工业领域。
另一方面,我国聚焦工业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成为工业剧创作的丰厚土壤。例如,《风吹半夏》就改编自作家阿耐2006年出版的小说《不得往生》,作家肖克凡的《机器》《最后一个工人》《生铁开花》等反映工人情怀的作品,均多次获奖。在网络创作领域,“工业风”也是近年来的一个重要类目。以“工业”为关键词在起点中文网搜索就有379部相关作品,其中,被称为大神级作家的齐橙也有《大国重工》《材料帝国》《工业霸主》等多部作品上榜,最高推荐值高达近130万。
“我看完原著小说和故事大纲就非常喜欢,这个故事里有着扑面而来的真实的激情,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21世纪开始,时代的真实感——激情、蓬勃,解放思想、勇于创新。”《风吹半夏》导演傅东育认为,不管是不是钢铁行业,都在那段时代的浪潮中,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因此自己也对那段记忆充满了亲切感和表达的愿望。
业内人士坦言,以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土壤,以及大国工匠、优秀产业工人、一线劳动者的宣传表彰氛围,确实更能激发工业剧的创作欲望。同时还需要注意到,工业剧本身就自带主旋律“滤镜”,但以往的创作模式偏严肃,难以打开受众范围。如今的处理方式,则更善于在“硬”技术的基础上讲好“软”故事,更能收到破圈层的传播效果,从而给到创作者积极反馈,形成一种追赶式的出品效果。
让剧集与现实相互回应
讲好故事,也成为剧集创作者们所尽力展现的部分。据电视剧《风吹半夏》导演毛溦介绍,为了还原钢铁行业的时代感和变迁,剧组不仅在沈阳找到了迄今为止仍在生产状态的钢厂核心场景,还在宁波钢铁拍到了老的高炉停炉的珍贵画面,并且拍摄期间全程有钢铁专家进行跟拍指导。
来自浙江宁波的孙嘉,就对该剧场景感觉非常亲切。由于大量取景地在宁波钢铁,她在此前就看见过老家对此的宣传报道。等到真正观看时,一种熟悉的感觉更是扑面而来。孙嘉说:“一方面是那种沿海城市的气候,另一方面是整个怀旧复古的色调,包括家用电器、主角的服装发型和配饰,都和我记忆中小时候的画面特别像。”
“在饰演工人之前,先让自己成为工人。”在电视剧《麓山之歌》中,为了还原最真实的场景,创作团队不仅深入探访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国铁建等行业领先企业,与管理者、技术人员和工人交流,还组织演员换上工装、深入车间,向工人拜师学艺。
在该剧结尾,“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际级技能大师等真正的重工人逐一亮相……一声声“师傅”让剧集与当下的时代产生互动,也让“工匠”的形象从荧幕回归现实。
作为年轻人,孙嘉也认为工业剧仍然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并且尤其符合当下的观剧需求。和身边人交流后,她发现实际上大家一直在追这些工业剧,“电视剧没有执着于那些太复杂专业的工业术语,而是把重点放在人物和故事发展上面,就很有看头,看着行业发展成果和那些优秀的工人前辈,感觉还是非常自豪的。”(工人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电影票“退改签”应平衡多方需求
- “云南民歌大家唱”走进文山 游客普者黑赏花听天籁
- 美国加州州际公路发生连环车祸 已致2人死亡
- 福建泉州首单高标准农田设施保险落地
- 外媒:伊朗直升机“整个机舱都严重受损并烧毁”
- 欧盟计划签署20亿欧元方案为乌克兰提供弹药
- 19国海外华文媒体走读湖南乡村:因地强产以振兴 文化乡愁展活力
- 浙江湖州东站投入使用 “长三角之心”新引擎启动
- 互联网时代,还需要家访吗?
- 宁夏贸促会2024年签发超4000份原产地证书
- 特稿:相知相亲逾千年 携手同行启新程
- 广西梧州一槽罐车侧翻 车内装载汽油消防紧急救援
- 巴哈马外交部:巴哈马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 9月完全开工的中小企业比率上升
- 四川多所高校对西藏定日县地震灾害影响学生开展应急资助
- 上博展陈中国古代雕塑通史 曾流失海外文物首亮相
- 入梅以来安徽出现四次强降水过程 沿江江南累计雨量235.1毫米
- 哈萨克斯坦总理称将扩大对乌兹别克斯坦出口供应
- 西藏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守护“莲花圣地”墨脱
- 白宫:以总理言论令美国深感失望 已向以方表达不满
- 热门推荐
-
- 北京新修订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团体标准实施 电池组过温报警
- 安徽建成乡级应急物资储备库2633个
- 10月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较上月微升0.5个百分点 创近一年新高
- 酷暑天气下,户外采样如何与时俱进
-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伊朗和以色列立即停止敌对行动
- 海南新生宽吻海豚已满月 状态健康活泼胆子大
- 山不见我、我自见山 西藏拉萨游客市民热衷南山“打卡”
- 告别野蛮生长,微短剧正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 吉俄元首举行会谈:加强合作的方向不会改变
- 以军连续一周袭击加沙城致数十人死亡
- 3月70城住宅交易量上升 新房价格上涨城市数量增加
- 在鄂港资企业政企“对话”畅通交流合作路
- 聋哑大嫂春节探亲记
- 琼州海峡春节前自驾车过海船票已全部售罄
- 浙江文旅观察:烟火气腾飞,文旅业好日子来了吗?
-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布赴韩整容注意事项
- 成都直飞洛杉矶国际航线恢复
- 西安在建地铁施工中突发涌水涌砂 周边道路已采取管制
- “化工城”吉林持续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
- 江苏医疗支援帮扶青海:补医疗卫生短板,精准实施公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