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就是帕金森么?帕金森日,我们来聊聊……
帕金森病(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第二常见的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中老年人“第三大健康杀手”。
4月11日,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老年病”。
在中国,约有350万帕金森病患者。
提起帕金森,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手抖。
其实抖不一定就会是帕金森病,也可能是特发性震颤,其表现为拿物品时或者手指指向目标时震颤明显加重,但动作不会变成“慢动作”。虽然特发性震颤不属于帕金森病,但患者患上帕金森病的概率比其他人高。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也不一定有手抖。
除了“抖抖抖”,还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症状也是帕金森?
动作不灵活
常感觉肢体僵硬、肌肉发紧、不灵活,行动变慢了,如扣纽扣和系鞋带困难、走路时步子变小和变慢、肢体协同摆臂减少等。
嗅觉“不灵”
约90%的帕金森病患者早期会出现嗅觉减退症状。部分人会在运动症状出现前3-7年就可能出现嗅觉减退。它是帕金森病患者早期的典型症状之一。
睡觉乱动
经常在睡觉时出现大喊大叫、拳打脚踢,这是一种特殊的睡眠障碍——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也称为“梦动症”。
写字变小
长期持续性写字越来越小,也称为“小写征”。
“面具脸”
早期常表现为面部表情减少,笑容少了,眨眼及眼球转动减少,后期会呈“面具脸”。
声音变小
说话声音低沉、含糊、音量变小、清晰度下降。
便秘
患者如果不吃特殊食物或药物,通常会排便困难。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便秘发生率是非帕金森病患者的3倍。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就要小心帕金森病,如果以上的症状同时出现三个及以上,建议尽早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早获益。
帕金森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法?
由于帕金森病无论药物或手术,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往往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
因此,治疗不仅立足当前,而且需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
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患者自始至终贯穿全程的治疗手段,一般情况下,帕金森病患者在发病后的3—5年内可通过服药有效缓解症状、保持病情稳定,患者基本上可以到达与健康人群无异的效果。这个时间被称为帕金森病的药物“蜜月期”,随着病情的发展,药效(即每次服药后的作用时间)会逐渐下降,这时可通过外科手术来实施进一步的治疗。
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重要补充,目前主要采用脑深部电刺激(DBS),就是所谓的脑起搏器植入,通过在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植入两根电极,通过慢性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这种治疗方法属于微创手术,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已有30余年的时间,改善症状效果明显,可覆盖全病程,只需按照规定时间更换置于前胸部位的电池即可(国产20—25年,进口15年左右)。
随着脑科医学的发展与进步。“磁波刀”的出现,给以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或药物难治性特发性震颤患者带去福音。
脑部“磁波刀”又称“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MRgFUS)”脑部治疗系统。该治疗系统将聚焦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相融合,先通过磁共振成像(MRI)精准定位至治疗靶点,然后使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病灶达到治疗目的,因无需在颅骨上切口或开洞,在治疗过程中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专家表示,该创新治疗方案可以改变患者对脑部手术必须开颅的认知,减轻患者对于手术的恐惧,也可以降低家庭在住院期和术后恢复期的成本。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中心主任孙伯民教授表示,虽然相对之前的毁损手术和脑起搏器微创手术而言,脑部“磁波刀”在中国临床应用的时间还很短,但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病人的接受度非常高。
什么样的患者适用于“磁波刀”治疗呢?
据孙伯民教授介绍,根据国际上“磁波刀”治疗帕金森病指南,这一治疗方式对于单侧症状且是震颤为主的患者有明显的控制与治疗效果。
因此,帕金森病患者一定要严格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积极参加康复训练,结合康复治疗师和临床医生的合理规范、康复方法以及药物,使帕金森病处在良性的轨道中发展。
照料帕金森病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1. 严格用药:
帕金森病用药方案讲究个体化、精准化、专病专治,不能随意增减药物剂量,药物调整需严格把控临床症状学依据。
2. 讲究饮食:
均衡饮食,饮食多样化,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食物加工尽量简单,多选当地、应季的蔬菜水果,避免微量元素和抗氧化成分的损失。烹调食物以植物油为主,减少动物油摄入。
3. 注重康复锻炼:
帕金森病患者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行动障碍、进行相应的康复或运动训练。
比如跳舞、打太极拳、健走、五禽戏、八段锦、瑜伽等,不仅可以延缓衰老,还可以改善姿势稳定性和步行能力。
4. 重视患者的精神问题:
作为家属,应该鼓励帕金森病患者多说话、多交流,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及时疏导负面情绪。若精神症状进一步加重,要及时就医。
帕金森只在老年人中么?
尽管帕金森病多见于老年人群,但近年来有年轻化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有些患者的发病年龄早于50岁,占帕金森病的5%~10%。
虽然目前对原发性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主要与年龄老化、遗传和环境等综合因素有关。而继发性帕金森病则多由脑炎、脑动脉硬化或锰、一氧化碳中毒等原因所致。
如何预防帕金森?
平时要适当运动,缓解肌肉压力,增加肌肉弹性和活性,有助于保持良好心情,促进夜间睡眠。
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多吃易消化、少盐少油食品,多吃水果增加肠蠕动,促进消化。
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人要避免从事需要长期接触农药和杀虫剂的工作,以及避免长时间接触锰、汞等重金属。必须接触时,一定要做好防护。
避免或减少服用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
最后,若出现帕金森病相关症状,一定要给予重视、及时就医。
作者:李佳佳 李秋莹
翻译
搜索
复制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月到中秋圆(诗词里的中国节·中秋)
- FAST明年将验收 10万年薪为何吸引不来科研人员?
- “中新影像·记录中国式现代化”系列活动在甘肃张掖举行
- 广西科学家从红树林一株链霉菌新种中分离出抗癌物质
- 最新:“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阿桑奇将与美国达成认罪协议
- 中国最后一支使鹿部落预计今春产驯鹿宝宝300余头
- 雅万高铁开通运营满半年:累计发送旅客256万人次 安全运行超126万公里
- 天津:“北塘大集”开集 再现宁车沽六百余年农耕盛宴
- 打赢暑期“手机争夺战”需要有新的教育理念
- 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是一项长期工作 家长企业应合力攻克
- 粤剧名家云集广州献艺 纪念白驹荣诞辰130周年
- 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达两万列
- 从蟹卡兑奖券到大米食用油 陌生快递“送礼上门”为哪般
- 直播兑奖套路深!伪劣假冒暗箱操作 奖品实物质量堪忧
- 在互联网时代叩古问今 这位95后“巧手”对话古代工匠
- 2023民营企业助推南疆发展大会在新疆喀什召开
- 金秋十月田野上人们抓紧采收 共同绘就美丽的丰收画卷
- “黄河之魂——马来西亚归侨艺术家黄国强回顾展”在京开幕
- 两场冬季风暴相继来袭 美国26州将遭风雪恶劣天气
- 中新健康丨如何看待“缴纳医保后没生病,吃亏了”等言论?国家医保局回应
- 热门推荐
-
- 中国科学家领衔 率先实现“三维透射电镜技术”成熟应用
- 百年来“第一位” 哈里王子在英国法庭出庭作证
- 北京亦庄集聚智能网联汽车企业120余家
- 福建漳州核电4号机组核岛开工
- 国产支线客机ARJ21开通首条高高原航线 往返喀什与红其拉甫机场
- 日本一周内超1.2万人因中暑被送医 已有23人死亡
- 沉浸感受历史建筑“讲”故事 天津激活文旅新体验
- 触犯英国王室“禁忌”?拜登这些举动引发争议
- 涉阿富汗撤军问题,美国务卿布林肯再遭传唤
- 新兴职业“陪诊师”:让看病不再孤独
- 翻炒“太空竞赛”,美国太霸道
- 算算奥运经济账
- 国庆假日期间北京天气预计以晴为主 后期有降雨
- 美国加州一游艇起火10多秒内被火焰吞噬 致2死3伤
- 探访暴雨中部分坍塌的“客家第一祠”:将编制永久性修缮方案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新疆大叔在藏经商二十多年 从千元起家到日销逾万元
- 几内亚发生球迷冲突和球场踩踏事件 已致约50人死亡
- 《华章》中韩书画艺术展新闻发布会在韩举行
- 宁夏14家企业入选中国海关贸易景气统计调查样本企业
- 公益讲座点亮星灯与爱同行 助力心智障碍儿童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