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越圆患病风险可能越高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想知道自己是否有患房颤或心肌病这两种疾病的风险吗?美国西达赛奈医疗中心斯密特心脏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长有棒球形状的圆形心脏的人比心脏形状更长、更像传统心形的人未来更有可能出现上述两种心脏疾病。相关论文3月29日发表在《细胞》旗下期刊《医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使用深度学习和先进成像分析来研究心脏结构的遗传学。结果发现,拥有圆形心脏的人患房颤的可能性增加了31%,患心肌病的可能性增加了24%。
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英国生物库的38897名健康人的心脏磁共振图像后,确定了这种风险。使用相同的数据库,研究人员又使用计算模型来识别与这些心脏疾病相关的心脏遗传标记。通过圆形心脏的遗传学研究,他们发现了4个与心肌病相关的基因:PLN、ANGPT1、PDZRN3和HLADR/DQ。这些基因中的前3个也与发生房颤的风险更相关。
斯密特心脏研究所专家说,一个人的心脏形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通常会变得更圆,尤其是在心脏病发作等重大事件之后。
研究作者之一、斯密特心脏研究所心脏病学系主任克里斯汀·M·阿尔伯特表示,心脏形状的改变可能是疾病的第一个迹象。了解心脏在面对疾病时如何变化,再加上现有的更可靠、更直观的成像支持,这是预防两种常见心脏疾病的关键步骤。
翻译
搜索
复制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今日起自中国入境韩国人员抵韩后无须进行核酸检测
- 过节美食没吃够 “舌尖上的法律问题”先学透
- 今明两天海南岛有暴雨或大暴雨 台风“康妮”继续西行
- 中国上半年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 美德发表联合声明 美国2026年起将在德国部署远程武器
- 新漫评:危险品遗毒笼罩美国小镇,“健康自由”何在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出炉
- 国家能源局: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8.1亿千瓦
- 聚焦媒体融合发展前沿 第三届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将在京举行
- 外国友人逛义乌市场纷纷点赞:物美价廉,目不暇接,便捷超预期
- 韩美林艺术数字文献系统工程在京启动
- 在温州,原来可以这样过年!
- 海南儋州:自贸港“样板间”全力备战封关运作
- 广西武宣警方:一男子多次造谣诋毁吴艳妮被行拘
- 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 种地要先交钱?内蒙古开鲁县:镇党委副书记被免职
- 50句话,速览三中全会决定的民生要点
- 综述:“中国冷极”创“品牌”:“冷资源”成“热动力”
- 五角大楼:美军在红海击落胡塞武装多架无人机和数枚导弹
- 访金庸笔下桃花岛:“武侠”如何激活老牌海岛发展活力?
- 热门推荐
-
- 应对气候变化出奇招 “冷却玻璃”可将热量释放到太空
- 年轻人“抢占”老年旅游团: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惊喜
- 多地一季度出生人口下降 部分城市反弹
- “2024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十大影响力事件发布
- 东莞:联盟凝聚力量 公共文化服务遍地开花
- “中国重载第一路”大秦铁路秋季集中修施工全面展开
- 【我家乡的文明遗存】条漫|《玛纳斯》传唱千年的秘密
- 北外滩百年香水厂“变身”公共文化空间
- 中国当代文学的“出海”之路:如何圈粉海外读者?
- 拉萨市残联开展主题活动:增强健康意识 远离致残风险
- (经济观察)中国多地重大项目新年密集开工建设
- 我国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继续加力支持“两新”举措
- 新疆且末群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植树造林
- 梅龙高铁开通运营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
- “吸猫”成瘾,该怪你还是怪猫
- 追逐光、成为光 南海校园掀起“追科技之星”热
- (新春见闻)上海乡村里的文艺“复兴”年
- 国际奥委会发文庆祝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
- 擦亮“手撕钢”这张“金名片”
- 大脑小胶质细胞“隐藏技能”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