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一季度出生人口下降 部分城市反弹
作者:林小昭
近年来在育龄妇女人数减少,生育观念变化、婚育推迟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今年以来,各地出生人口有何变化?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公开数据发现,贵州贵阳、山东德州、安徽池州等城市已经公布2023年一季度出生人口或出生登记、出生医学证明等数据。数据显示,多个城市出生人口数量继续下滑的同时,也有部分地区出生人口出现反弹。
山东省德州市卫健委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3月通过山东省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出生人数为6823;去年同期出生人数为7770。由此可见,今年一季度德州市出生人口下降12.2%。
安徽池州今年一季度出生登记合计为2388,去年一季度为2436,按此计算,今年一季度出生登记下降2%。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今年一季度该区办理出生登记数为1645,去年同期为1734,同比下降了5.13%。安徽歙县,今年一季度办理出生登记数477人,比去年同期的486人下降了1.9%。在安徽舒城县,今年一季度当地出生登记共办理1535件,去年一季度为1537件,同比基本持平。在安徽宁国市,今年一季度办理出生医学证明451,去年同期为470,今年一季度下降了4%。
与此同时,局部地区出生人口实现增长,比如,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今年一季度该县办理出生登记(当年出生)事项273件,而去年同期为260件,今年同比增长5%。
根据贵阳市卫健局的数据,贵阳市今年1~3月常住人口出生人次为11359人,去年同期为9420人,今年同比增长14.43%。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当地今年一季度办理出生登记数2885,而去年一季度为2556,今年同比增长12.9%。
总体来看,个别地区由于原有出生率较高、三孩效应等因素,出生人口有所反弹。
人口专家、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董玉整对第一财经分析,从全国情况看,出生率、出生人口数量呈现趋势性下降,但这个过程中,各地由于文化传统、产业等因素的影响,呈现不同的态势,这也是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体现。从人口增长的内生动力来看,不同地区的出生率呈现分化态势。
董玉整说,即使像潮汕地区等一些生育意愿比较高的地方,近年来生育率也在下降。但由于原来生育率比较高,与其他地方相比,生育率仍比较高。
去年1月,在国家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表示,近年来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之一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规模下降。“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340万,2021年相比2020年减少了473万,这是带动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受各种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初婚年龄不断推迟。董玉整分析,现在生育主体的初婚初育年龄逐渐推迟,大多数人都在27岁以上才结婚成家、生儿育女。此外,结婚、生育、养育、教育以及个人生活的成本上升,住房等价格高企,就业、工作的压力增大,出现“生不起”“养不起”“不敢生”“不想生”等问题。
近期,国家卫健委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3228号(医疗卫生类284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提到,当前,群众生育观念已总体转向少生优育。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为25.7岁,平均初育年龄为26.8岁,均已远远高于法定结婚年龄,并有继续走高趋势,经济负担、子女照料、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成为制约生育的主要因素。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杭州一地发放购房消费券
- 中消协:公用事业价格要调得合理涨得明白
- 艺术是根植于大地、又离地一尺的飞翔——近期影视力作接连“出圈”的启示
- 去年北京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46万起
- 宁夏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赋能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 中国广西—越南谅山跨境自驾游线路开通
- 中国智能科技展在马来西亚举行
- 山西最大农业灌区全面铺开“夏浇”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 各地着力发展特色游 不断激发文旅新动能
-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五例过度包装、“天价”月饼典型案例
- 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 山西晋城:“城市文化客厅”浸润人心
- 20多个省份发放数十亿元文旅券——带着消费券去旅游
- 黑龙江省巴兰河烟筒山站25日预计出现洪峰
- 冈仁波齐山脚下,这座村庄如何吃上“旅游饭”?
- 俄总统普京签令 批准新政府组成名单
- 虎出没注意!黑龙江东宁:东北虎已进入林区 未造成牲畜死伤
- 首尔见闻:多地示威,社会秩序未受明显干扰
- 热门推荐
-
- 印度一烟花活动现场发生爆炸 150余人受伤
- 中消协:低价旅游团暗存强制购物等乱象受关注
- 《故宫里的大怪兽》系列家庭音乐剧暑期重磅上演
- 北京支持县域商业发展 单项目最高补助1000万元
- 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在京举行首映礼
- “干活的没证,有证的不干活”乱象如何破解?
- Keep 2023年上半年财报:营收同比增10%,奖牌驱动线上业务大爆发
-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发生4.3级地震 震源深度21千米
- 工信部:“以旧换新”有助于我国消费电子产业相关领域业务增长
- (身边的变化)贺兰山“守绿人”:三十年 两代人 一片林
-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 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7.08万亿元 处于历史同期高位
- 中国境内上市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5.71万亿元
- 乌干达发生山体滑坡 已致至少15人遇难逾百人失踪
- 4D打印柔性电极可用于神经刺激
- 网聚视听力量,让大流量与正能量双向奔赴
- 2024年挪威对华海产品出口量同比增长14%
- 供排水设施升级 北京房山148个村供水能力恢复至灾前水平
- 医院院产“小药”其实大有来头
- 专家:季节性因素和前期政策带动中国9月PMI超预期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