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xlovid仿制药猜想
1月10日,“辉瑞称正与中国伙伴合作”的消息引发市场热议。有报道称,辉瑞公司首席执行官Albert Bourla在旧金山举行的摩根大通医疗保健会议上表示,正与中国的合作伙伴携手,预备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在中国提供新冠口服药Paxlovid。同时Albert Bourla否认了有些中国公司生产及销售Paxlovid仿制药的消息。在辉瑞Paxlovid无缘医保后,相比降价幅度争论,供应是业界更关注的焦点。若实现本土化生产,Paxlovid的“一药难求”能缓解吗?
本土化生产
Paxlovid本土化生产提速。Albert Bourla在旧金山举行的摩根大通医疗保健会议上表示,正与中国的合作伙伴携手,预备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在中国提供新冠口服药Paxlovid。
辉瑞中国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证实了上述消息。“Albert所提到的就是早些时候与华海药业签订的本地化生产协议,并不是新发生的事情。目前我们双方正在积极推进。”该负责人说道。
2022年8月,华海药业与辉瑞签订了《生产与供应主协议》,华海药业将在协议期内(5年)为辉瑞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的Paxlovid提供制剂委托生产服务。具体的合作内容为,辉瑞提供奈玛特韦原料药与利托那韦制剂,华海药业负责奈玛特韦制剂生产,并完成组合包装。
据上述合作内容,华海药业生产的为Paxlovid原研药,而非仿制药。“目前我们公司正配合辉瑞加速推进Paxlovid本地化生产项目的各项工作,以保障Paxlovid在中国市场的充足供应,持续满足中国患者的新冠治疗需求。”华海药业相关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说道。
辉瑞方面同时对Paxlovid未进医保的原因作出了解释。辉瑞称,辉瑞与中国就Paxlovid在华定价的谈判已经中断,原因是中国政府要求的价格低于Paxlovid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售价。
虽然Paxlovid未能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辉瑞方面称,仍将一如既往地配合政府和其他相关合作方,确保Paxlovid在中国市场的充足供应。对方给出的时间表是,未来3-4个月内通过中国本地合作伙伴实现新冠口服药Paxlovid本地化生产。
强仿消息不实
在“一药难求”的背景下,各路黄牛层出不穷,药价炒到上万元,市场上的印度仿制药更是真假难辨。随后,市场传出国家药监局作为牵头部门正与辉瑞就Paxlovid的仿制药合作进行谈判的消息。
辉瑞方面对此予以否认,辉瑞称,报道称中国方面正在与辉瑞就允许当地制药商生产仿制药并进行销售一事进行沟通的消息是不准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了可以颁发强制许可的几种情形,具体包括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为了公共健康目的,对专利药品的制造和出口颁发强制许可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法商研究中心主任、医药卫生法学教授邓勇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Paxlovid强仿的可能性不大。“我们国家没有动用强制许可制度的先例。少数几个药企曾申请过,也没有成功,比如当年甲型H1N1流感猖獗的时候,白云山制药总厂研发的达菲仿制药‘福泰’因没有获得罗氏制药的许可,于2009年试图向国家药监局申请启动强制许可程序,最终也没有通过。”
邓勇进一步表示,这背后是我国药品政策强调守正创新、保护企业创新积极性的考虑:虽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但由于强制许可制度实质架空了专利制度,因此在有替代手段(药企捐赠、医保支付、社会援助)的情况下,不会考虑采用强制许可。如果贸然地采取强制许可,开了先河,那么药企面对动辄投入百亿、耗时极长的新药研发就会望而却步,马上就没有国内企业愿意开发新药了。这样久了以后,就会导致行业里全是仿制药企业,这些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壁垒,整个市场就会充斥着恶性竞争。
比起降价幅度,Paxlovid的供应是业界更为关注的话题。不同于需要长期服用的慢性病药物,Paxlovid作为新冠治疗药物,有其特殊性。部分患者的需求是,哪怕自费,只要能买到也行。
业内人士撰文指出,“希望Paxlovid进医保,不仅是或者说不是想着这个药能降价,而是希望进了医保之后,这个药的供应能够得到保障,感染了之后符合条件——重症风险高的人能及时用上”。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成年人睡眠时间,每天要达到7小时以上才健康?
- 新疆“土陶村”蝶变旅游景区 非遗“守艺人”巧手致富
- 广东竹产业蓬勃发展 “剑指”超千亿元产值
- 北京三里屯700余餐饮店暂停堂食
- 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开幕 重现西南剧展荣光
- 马来西亚部分地区出现雾霾气候
- 国家能源局: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1.6%
- 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再创新高
- 报告指中拉合作推动双方人权发展
-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吴朝晖: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安全治理
- 严守汽车数据安全 让个人隐私不再“裸奔”
- 传统中医药在海外受欢迎 吉林加速升级相关产业
- 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仍有较强降雨
- 夏威夷野火遇难者迅速攀升 成美国近年来最致命火灾
-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政府补贴+商家福利 消费市场火热
- 日本北海道地区发生5.4级地震 震源深度40千米
- 10月10日,让我们致敬先驱
- 箭扣五期项目已出土170余件套文物 考古新发现描绘长城“特写图”
- 好医生集团连续13年蝉联“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 资讯有故事丨一碗炒面,一份自制糕点,他们纷纷对中国医生说“谢谢”
- 热门推荐
-
- “In南昌·2023南昌国际摄影与短视频大赛”正式启动
- 中行报告:中国经济现企稳回升态势 预计四季度GDP增长5.7%左右
- (聚焦博鳌)日本央行执行理事:“两A”备受世界关注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国宝里的大运河|穿越300年,探秘乾隆沿着运河下江南的行宫
- (新春走基层)应对冰冻雨雪天气 武铁加开始发客车提升运力
- 科技春雨润物无声 塞上江南致富花开
- 该如何看待“装修工月入三四万”?
- 四川康定发生山洪泥石流 用电受影响的265户已恢复供电或临时供电
- 全国大部寒冷中进入“三九” 南方今年首轮大范围雨雪来袭
- 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艾米:孔院是文明之间互相借鉴的平台
- 我国经济运行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有信心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 平遥国际电影展各项荣誉揭晓 黄建新获东西方交流贡献荣誉
- 浙江机场春运预计运送旅客超920万人次
- 老专家、新学人研讨“闻一多与现代中国”
- 接待游客453.83万人次 江西龙虎山暑期游“成绩单”创新高
- 钟兆云新作《奔跑的中国草》发布
- 羽绒服清洗剂:只能清洁表面,无法深入纤维
- 从“出圈”到“出海”: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发展
- 国家统计局:2024年二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9%
- 报告称美国校园暴力和安全问题恶化 更多学生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