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动力电池如何构建产业生态 院士专家出谋划策
中新网6月12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葛成)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在技术、产业、商业模式等方面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发展道路。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前沿技术创新堪称“取胜之匙”。如何在技术攻关、材料创新等方面抢占先机,加速构建全新产业生态?
6月10日,在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与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共同承办的“新一代动力电池与前瞻技术主题论坛”上,院士专家、企业技术负责人共同演讲讨论、分享经验,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共同出谋划策。
“今天,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全产业链已实现从国内到海外的飞跃式发展,成为引领世界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黄小卫看来,技术创新是产业腾飞的第一推力,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加大基础理论研究和原始创新投入,为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前进动力。
不过她也强调,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既要高瞻远瞩,也要脚踏实地。具体到产业实践,要考虑到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成本和商业模式。技术突破要与产品落地有机结合,加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商业落地、转化。
当下,固态电池已经成为了新一代动力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孙学良在主题报告“新一代动力电池与前瞻技术”中,围绕固态电池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开分析。在他看来,固态电池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行业应当在该领域加强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加强基础研发与创新,并重视专利布局。
在动力电池的生产方面,技术创新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安全和能量密度是大家最关心的两项关键指标。为了保持行业的技术领先,我们还要看得更远。下一代的动力电池的核心在于解决补能时间的问题,低温状态下,电池包的系统里面是否能达到理论效果,尚需要数据检验。
“我们要找到一个切入点去推动平台化,以判断未来的趋势。”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在发言中提到,站在统一和平台化的角度,短刀铁锂+三元大圆柱是非常好的方案,既兼顾了成本,又兼顾了充电效率,或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向。(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以竹代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 中汽协:6月汽车出口48.5万辆 同比增长26.9%
- 琼州海峡停航预警
- 90余件明清湖南士大夫的笔墨丹青在长沙展出
- 屈原故里:龙舟精神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 高血压的十个误区 总有一款忽悠了你
- 双预警!山西省发布大风、沙尘蓝色预警
- 云南“团结进步同心营”开营 140人踏上研学之旅
- (乡村行·看振兴)白洋淀畔的“桃源仙居”
- 江南华南迎新一轮降雨 下周初北方多地迎今年首个高温日
- 俄罗斯官员:莫斯科等多地遭乌克兰无人机袭击
- 全国各地钱氏后裔齐聚浙江杭州 共祭钱王绍续好家风
- 武汉江汉关大楼落成百年
- 陈伟霆现身成都 坦言:演员不该有舒适圈
- 7月16日央行开展676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气化西藏”13年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超百万吨
- 科技赋能消费新业态 千店联动共探流量密码
- 新疆轮台县逾96万亩棉花进入夏季田间管理关键期
- 外媒:至少600名埃及人在沙特朝觐期间死亡
- 浙江县域特写:一副眼镜如何“看”世界?
- 热门推荐
-
- “长三角消费微投诉云平台”上线 消费者与经营者信息“零距离”同步
- 皇岗、福田口岸将迎来新一轮出入境客流高峰
- 中华传统文化节中医专场讲座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
- 2024年上半年教育产品市场:经历AI赋能下的数智化变革
- 今年前两个月海口海关办理原产地证书数量同比增长超四成
- 两代名家携手“展”现海派艺术持续活力
- (寻味中华 | 文博)哈尔滨众创书局:“读书,不孤单”
-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走进延边博物馆 了解朝鲜族民族特色
- 央行再次打开降息通道 MLF利率下调15个基点
-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孔子主题文物数字艺术展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开展
- 海口“三港”已恢复正常运输秩序
- 房地产市场已发生四大变化 深耕存量业务将是未来重点
- 文明遇鉴|瓷为媒,海为路,“China”何以全球圈粉?
- 美国一动物园被曝虐待新西兰国鸟后 新西兰就同类事件展开国内调查
- “多元化”“专业化”“便捷化” 陕西开展就业服务攻坚行动
- 乌克兰可否加入?欧盟委员会给出这一建议
- 北京房山河北镇书记:重建后欢迎再来看风景
-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调研员胡守平被逮捕
- 新政后广州二手房业主涨价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