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炎症性疾病机制及靶向治疗专家共识》发布 推动疾病精准诊疗
中新网北京12月26日电 《2型炎症性疾病机制及靶向治疗专家共识》日前正式对外发布。
这是一部归纳总结2型炎症及相关疾病理论知识的专家共识,由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组织编纂,国内的基础医学专家以及变态反应科、耳鼻喉科、呼吸科、皮肤科、儿科等15名相关领域专家合力撰写完成。《共识》系统性阐述了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临床前沿研究结果,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认识并了解2型炎症性疾病,制定适合患者的整体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惠及2型炎症性疾病患者,降低社会医疗经济负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王良录教授表示,2型炎症性疾病涉及多个领域,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2型炎症性疾病有着非常庞大的患者基数,且患者往往多病共患、迁延不愈。因此,无论是对患者、患者家庭,还是对医疗系统来讲,都是巨大的负担。但目前在临床上,临床医生对于2型炎症疾病还缺乏认识,没有整体的治疗方案。
2型炎症性疾病是2型免疫应答过强所导致的一类炎症性疾病。当人体暴露在不同环境或动植物过敏原时,体内就会形成2型炎症反应,进而可能累及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等多个系统,引发2型炎症性疾病,包括特应性皮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和食物过敏等过敏性疾病。
2型免疫应答的特点为启动快、高效性,其刺激源极为广泛。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环境的变化,2型炎症性疾病在我国呈高发态势,威胁大众健康。然而,2型炎症及其疾病的概念尚未得到普及,临床医生的理论知识有所缺失,因而对疾病的临床规范精准诊疗提出了极大挑战。
王良录表示,2型炎症性疾病患者在就诊时往往面临两大“痛点”:其一,由于缺乏专业的疾病知识,同时往往又患有多种2型炎症性共病,患者不知道如何准确就医,辗转不同科室也难以得到确诊,形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其二,很多临床医生对2型炎症性疾病缺乏整体系统的认知,易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难以做到精准规范诊疗。
本次发布的《共识》详细分析了2型炎症的免疫机制,并就一些典型的2性炎症性疾病做了详细解读,将这些原本分属于不同学科的疾病进行归类总结,形成了一部跨学科解读2型炎症性疾病的专家共识。江苏省人民医院过敏诊疗中心程雷教授表示,2型炎症性疾病的覆盖面很广,包括上下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科等领域,涉及很多亚专科、学科方向。“所以我们组建了一个多学科的团队”。该专家共识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加上国际临床试验的一些结果,以及正在中国做的临床试验。理论结合实践,保证其科学性、学术性,也保证其临床实用性。
《共识》总结了一些常见疾病与2型炎症相关的证据,并将包括特应性皮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结节性痒疹、慢性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食物过敏等13种疾病定义为2型炎症性疾病。此外,《共识》还明确了白细胞介素IL-4、IL-5和IL-13等2型细胞因子是这些疾病主要的治疗靶点。
“2型炎症性疾病干扰世界将近十分之一的人口,在中国这个基数可能会更高。《共识》的出台,受众面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孙英教授表示,对临床工作者而言,《共识》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对2型炎症相关疾病的跨领域认识,在诊疗时能抓“主要矛盾”,整体提高诊疗水平。对患者和大众而言,《共识》的发布有助于提高他们对2型炎症性疾病的科学认知,避免疲于奔走院内各科室,获得科学、高效、整体的诊断和治疗。对整个社会而言,《共识》能进一步推进国家制定卫生保健政策、加强全民健康素养,做好慢病长期管理,降低社会医疗经济负担。
“有了《共识》后,我们临床医生就可以从整体上来评判多种具有不同临床表现的2型炎症性疾病,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来说,过敏性疾病一旦启动它的进程,那么它可能会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给患儿和家庭带来生理和心理层面等多重影响。《共识》对发病的机制做了很好的阐述,能够从孩子的临床需求出发,给予我们临床医生很好的指导。比如,在特应性皮炎治疗方面,从恢复屏障、重建屏障、保湿治疗,到靶向治疗,最终帮助患儿健康成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科邵洁教授表示。
此外,《共识》的出台也能帮助完善医院对2型炎症性疾病的防治体系建设,促进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建立,从而避免患者在不同科室间辗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变态反应科李靖教授表示,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变态反应科的专科医生队伍只有300多人。即使加上呼吸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等科室中能够从事2型炎症性疾病诊疗的医生,数量也非常有限。期待《共识》的发布能促进多方对于2型炎症性疾病多学科诊疗建设的重视,壮大专科医生队伍。
如今,2型炎症靶向治疗的理念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研发成功并投入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徐金华教授表示,《共识》也结合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对2型炎症性疾病的靶向治疗和前沿研究做了相关综述。近几年的基础研究也发现,特应性皮炎、慢性荨麻疹、结节性痒疹以及大疱性类天疱疮等皮肤疾病的发病机制,都与2型炎症相关细胞因子有关,这些细胞因子也被作为靶点而被研究和开发。“相信在未来,我们陆续会发现更多2型炎症性疾病的治疗靶点,并通过研究和试验探索出新的疗法,最终应用到临床,造福患者。”(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专家:中国仿制药出海数量增加 国际对其质量认可度增强
- 黎巴嫩多地发生空袭事件 中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暂勿前往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宁夏移风易俗主题文艺节目巡演活动将陆续走进40个基层乡村
- 又是一年“6·18” 京东负重转身
- 时速350公里的重庆市至云南昆明市高铁川渝段开始铺轨
- 香港电影金曲“春城”昆明奏响 谱写滇港文化交流新乐章
- 平台在酒店后标注五颗星被判构成欺诈
- 西藏林芝开展水域地毯式排查
- 杭州西湖畔的“洋面孔”:不仅是观光者 更是守护者
- 内蒙古大兴安岭的绿色守望者:一塔、两人、一片林
- 中医怎么看待喝冷饮、吹空调等消暑方法?“三伏贴”适用于哪些人群……权威解答来啦!
- 理财登记中心调研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
- 我在小岛遥望你(神州观览)
- 广西扩大“丝路电商”朋友圈 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 消博会探馆:AI“飞入寻常百姓家”
-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黎巴嫩人道主义局势严重
- 英国将投20亿英镑支持国内汽车制造商转型
- 中国交通运输部:推动国际邮轮运输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西藏玉曲河扎拉水电站对外交通保障项目新建段道路顺利贯通
- 热门推荐
-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坚决反对欧委会对华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
- 腾势N7全球上市 以驾控舒享双优势开创纯电SUV2.0时代
- 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吸引众多青少年选手
- 23岁大学生华山失联 已在景区找到其个人物品
- 杭州动物园“黑熊”被疑“人假扮” 官方回应是真熊
- 戏服“开口”话传承(艺览)
- 武当山风景区8月30日起恢复对外开放
- 科威特组建新一届内阁
- 今年前10个月浙江义乌对东盟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4.7%
- 江西彭泽:“长江夜话”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 “小小孩”托育引关注 减轻育儿负担该如何发力?
- 匈牙利国会批准瑞典加入北约的申请
- 天津港保税区发布促进ESG发展工作方案
- 积极构建全球零碳能源框架,国际人士称中国贡献令人瞩目
- “中国天眼”巡天发现脉冲星辐射新形态“矮脉冲族群”
- 阿联酋重申深化经贸合作承诺 与中方共促繁荣与发展
- 港澳文化和旅游界人士访海南 冀携手弘扬中华文化
- 短租房市场存在多方面问题 媒体:亟待加强规范和引导
- “唐诗西韵”回响大洋彼岸,中华之声架中美沟通之桥!
- LV又涨了,奢侈品靠涨价拉动业绩这招还能奏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