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瓷匠人颜鹏力:修的是瓷,也是“情”
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19日电 (李明非)中国有句古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便是锔瓷。锔瓷是一门民间手艺,用于修复破损的瓷器。用金属“锔子”将碎片粘合在一起,使瓷器恢复原状。那些独具匠心的匠人们会把“锔子”打造成符合破损瓷器的造型,比如蝙蝠、花卉、昆虫等,它们都被匠人们赋予了对生活美好的祝福。
锔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在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看到街边“锔瓷”的场景。这门手艺需要高超的技巧和经验,锔瓷师傅通常需要多年的训练和实践才能掌握这项技术。在新疆“90后”姑娘颜鹏力看来,锔瓷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近日,记者来到颜鹏力的工作室,打磨声,敲打声此起彼伏。伏案工作的颜鹏力正在加热一块铜板,她说:“一会要进行淬火,这样做是为了使铜板更加柔软,更容易将其变成自己想要的形状。”
热爱是坚持的动力
说起颜鹏力的锔瓷事业,那要追溯到2014年,当时的颜鹏力在网络上看到原本残破的瓷器,被锔瓷匠人修补后,重新焕发出光彩时,激发了颜鹏力浓厚的兴趣。她说:“因为以前也没见过,就觉得锔瓷好美,在陶瓷上面还能做这种镶嵌。”从那一刻起,颜鹏力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习这项技艺。于是,颜鹏力毅然决然远赴北京,拜锔瓷名家王振海为师,开始了她的“锔瓷”之路。
在学习过程中,颜鹏力用心揣摩每一块瓷片的形状、纹路,精确的计算和细致的打磨。有时,为了修复一件瓷器,颜鹏力需要花费数月时间,但她从未放弃过。颜鹏力说:“修一件东西,我可能要修五次、六次,甚至更多次,才能修好。我每次失败的时候,都会问自己是不是又急躁了,是不是因为自己热爱才选择走这条路的。”
对缝、钻孔、打桩、锔钉……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匠人的细心,有的瓷片特别薄,只能钻三分之二,一丁点的错误都有可能满盘皆输。颜鹏力告诉记者自己已经记不清练习时打坏了多少瓷片,常年使用锉刀,颜鹏力的手上布满了水泡,但她依然坚持着,热爱着。每天对着火炉和铁砧,反复锤炼,看着粗糙的金属材料,逐渐被打磨成自己所需要的形状,颜鹏力有了些许的成就感。
颜鹏力说:“师傅在教我的时候,不只是从技艺层面去教,而是从一个理念出发,体现生活价值、艺术价值,还有社会价值等等,从不同层面,给我们讲解锔瓷。”要把锔瓷变为艺术品,仅仅会锔瓷才是第一步,颜鹏力要走的“锔瓷之路”还很长。
文化与艺术的融合
古时,锔瓷是一种谋生手段,时至今日,“锔瓷”已经成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艺术品。有人说,锔瓷的意义就在于“有痕”,其过程也是锔瓷匠人的二次创作。这种二次创作让残缺变成了另一种美。
颜鹏力拿起一件修复好的瓷器说:“你看这把壶,它表面上是完好无损的,但其实这把壶在出窑的时候,就已经窑裂了,我给它做了一个平锔钉,又在表面做了一个小荷叶的镶嵌,使瓷器看着更为精巧。”
多年的练习,那些破损的瓷器通过颜鹏力的修复,锔钉或如繁星点点,错落有致地镶嵌在瓷器身上,闪烁着金属的光泽,与温润的瓷面相得益彰;或似蜿蜒的银河流淌,顺着裂痕勾勒出独特的线条,让原本残缺的瓷器有了别样韵味。
在锔瓷届有这样一个说法,“二十四样,一器一法”,意思是说锔瓷没有固定的锔法,所有的创意都取决于器皿的破损纹路。锔瓷过后,瓷器上的裂痕在锔钉的连接下,不再是瑕疵,而是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颜鹏力深知,锔瓷不仅仅是一种修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融合。
孤独与希望交织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锔瓷这一古老行业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对此,除了修复瓷器,颜鹏力还致力于锔瓷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她不断开发新的文创产品,并积极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向更多人介绍锔瓷技艺的魅力和价值。2015年,颜鹏力在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创业孵化基地申请了自己的工作室,与学校合作开设锔瓷选修课,培养更多的锔瓷人才。
颜鹏力说:“我最终的愿望是能够带着锔瓷文化走出国门,去做文化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在爱好的过程当中,能够不断发扬。”
在颜鹏力的工作室里,摆放着一件件修复好的瓷器,每一件都是她的心血之作,也是锔瓷技艺传承的见证。颜鹏力知道,前方的路依然充满挑战,锔瓷可能永远无法像现代工业制品那样普及,而她“在裂缝里种出的花”便拥有了特别的价值。(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柬埔寨旅游部:来柬中国游客大幅增长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五峰:用“冷资源”撬动“热经济”
- 广西洪水预警降级至蓝色 江河缓慢退水
- 全国护肤日:50+人群不仅要注重保养皮肤,也要关注免疫力
- 伊朗驻叙使馆遭袭已致13人死亡 哈梅内伊称将“惩罚”以色列
- 荆州通报一无人机坠落:无人机失控撞向构筑物后起火
- 兰州黄河石艺画爱好者:巧借奇石纹路绘丝路美景 赋予石头“新温度”
- 全球警报!英国出现猴痘社区传播 世卫:已发生人际传播!
- 上海:区校携手推进人工智能与金融产业融合发展
- 黄轩、柳岩领衔 电影《来福大酒店》北京首映
- 生育“小险种”守护女职工“稳稳的幸福”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答记者问
- 立足闽地连通世界 福建平潭国际演艺中心开幕
- 七部门:鼓励钢铁企业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 俄罗斯各界关注习近平访俄:俄中为世界发展赋予新内涵丨世界观
- 死亡率达30%!美国现东方马脑炎病例 四地处于“高风险”
- 北京拟强化京韵农味文化资源保护和市场培育 促进乡村文化发展
- 浙江县域观察:“写”好“一撇一捺” 挺起现代化发展脊梁
- 鄂伦春族篝火节开幕 万人“穿越时空”感受千年游猎文化
- 《新时代 我们一起学雷锋》系列读物出版
- 热门推荐
-
- 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博物馆首批馆藏文物定级揭晓
- 盛果满枝“丰”光好 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 汉朝当时流行说这句吉祥语
- 调查:疫情以来过半民众觉得自己感冒次数变少了
- 中国国开行与埃及国民银行签署10亿美元贷款协议
- 中消协年度报告:消费者权益保护仍存六方面突出问题
- 《小水滴长江川流日记》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正式启动
- 113件漆器精品亮相广东省博物馆
- 泰国总理:泰前总理他信将于18日获释
- 国家教材委员会:加强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
- 10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307元 下调217个基点
- 留法硕士村湾里建起“文艺部落” 游客纷至沓来
- 中国工信部部长: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
- 网传甘肃敦煌骆驼超负荷工作倒地?景区:未出现骆驼死亡事件
- 美国专家:中国聚焦高质量发展是明智之举
- “中国造”公铁两用焊轨车首次进入哥伦比亚市场
- 俄罗斯八小时史诗大戏《静静的顿河》将登首都剧场
- 《虎胆巍城》首次将浙东抗战搬上荧屏
- 欧盟亚洲中心主席:鼓励欧洲企业来华投资
- 泽连斯基称没看普京国情咨文 “因赫尔松正遭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