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人物|任达华:我的字典里没有“退休”两个字
中新网北京8月18日电(记者 王诗尧)68岁的任达华,工作的脚步丝毫没有变慢。最近解锁了新身份——“监制”的任达华,仍具备“新人”姿态,对一切新事物抱有高涨的学习热情。
近日,由任达华监制、霍穗强执导,任达华、安志杰、元华、姜珮瑶领衔主演的电影《零号追杀》登陆爱奇艺云影院。失忆特工、神秘组织、师徒反目……剧情扑朔迷离、环环相扣;拳拳到肉的力量搏击、高科技枪战的眼花缭乱,一股熟悉的“港味”扑面而来。
正宗“港味”,一个字“爽”
“电影最重要的是要有质感,大家看完觉得‘爽’!”
拍了一辈子的电影,任达华仍记得自己的初心就是服务观众。如何让观众在2小时的电影里看得“爽”,他坦言自己的压力不小。
特工题材是任达华比较偏爱的电影类型,因此首次监制商业电影就选择了这部《零号追杀》。“(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也希望朋友们看完电影之后多给我一些反馈和意见,以后做剧本的时候,让角色更有进步空间。”
电影中充斥着飞车、爆破、枪战等刺激感官的大场面,也有近身肉搏、拳拳到肉的细节张力。任达华说,为了最大程度还原正宗“港味”电影,他对演员的要求就是——自己打!当然,他也以身作则,武打场面亲自上阵。
武术指导出身的元华,曾在多部电影中给明星当替身,这一次则是《零号追杀》的主演之一。任达华透露,自己做监制首先想到的就是邀请元华出演。“我希望通过我和元华老师的表演,呈现给观众一种热情,就像电影里的那句台词‘我们只是老了,不是死了’。”
影片中,失忆后的华叔(任达华 饰)与流浪汉曹老头(元华 饰)在老街过着平淡的生活。当华叔被意外卷入一场调查案件中,曹老头在帮助华叔的过程里,其过往身份也逐渐显露。两位资深硬汉褪去伪装外衣后火力全开,联手对抗神秘集团,共同印证了“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老话。
做演员,重要的不是红不红
如今,“香港演员”这四个字不单单指地区,更代表了某种精神。人们常常会在香港演员的身上看到专业、敬业的影子,生活里他们又回归“普通人”的生活,丝毫没有“明星架子”。
无论是上街买菜接受采访的香港市民刘先生(刘青云),还是参加商演给保安和粉丝拉架的吴卓羲。他们每一次的意外亮相,都会在互联网上掀起一波讨论,各种“接地气”的表现也呈现出莫名的喜感效果。
从业时间超过40年的任达华,可以被称之为香港演员优秀品质的集大成者。在电影《零号追杀》的幕后花絮中,凌晨5点,68岁的任达华就已经开始在片场忙碌,淋雨、头撞墙、扇巴掌……每一处细节他都希望尽可能做到最好。
等到拍摄间隙,任达华才有机会拿起冰袋,冰敷着被自己扇肿的右脸,嘴上没有一句叫苦。“拍戏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被他带过了所有。
采访当天,看着调试灯光的记者,任达华会默默坐到椅子上配合着准备工作;发现记者的三脚架不好打开,他也是二话不说起身就要帮忙。
“谢谢,不用麻烦您了。”记者连忙道谢,婉拒了帮忙。任达华则温暖地笑着回应道:“不麻烦的,你们才辛苦了!”
就像任达华的人生箴言——简单是最美好的。他以简单心态待人,用真诚的态度打动身边的每一个人。世俗的纷扰无法根本侵蚀他的本心,简单却强烈的热爱才是他不断努力、向前的动力。
“演员到底能不能红很难说,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喜不喜欢自己的行业,对这份职业有没有一份热爱。”演了一辈子的戏,任达华清楚知道“花无百日红”的道理。所以当他与新人演员合作时,常常会提醒对方不要提前设想结果“红还是不红”,先做好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然后一直走下去。
68岁仍在学习,不会退休!
很难想象68岁的任达华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每当有人问他:“你拍了这么多戏,为什么每天到了片场还是那么有活力?”他总会不厌其烦地讲述自己对演戏的热爱,“每一次我合作不同的演员、导演,每一次气氛都不一样,风景也不一样,这个就是我的乐趣。”
这么多年,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的任达华认为,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只有拍戏才能给我这个机会,去到不同的地方,跟当地人聊聊天。所以我那么喜欢拍戏,喜欢去了解每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
新鲜事物带来的刺激,同时点燃了任达华的学习热情。最近几年,任达华多了一项爱好——画画,休息时间拿起画笔将心中的美好景象勾勒一番,最是享受。他习惯用色彩鲜艳的线条填满画布,正如他眼中的世界是如此缤纷绚丽,值得他一再探索。
电影《零号追杀》上线前,任达华特地亲手绘制了一幅人物海报,泼墨式的波点拼凑出华叔充满故事性的脸庞,左眼处特别选用蓝色为底色,下眼睑处流出的绿色线条更似“泪痕”增添神秘感。任达华透露,电影里的华叔到底是真失忆还是假失忆,有待观众进一步揭晓,也是他为后续第二部作品埋下的悬念。
“我的字典里没有退休两个字。”任达华早已将演员视为终身职业,他也希望这个他付诸全部心血、热情的行业,能够发展得更好。
他说,中国电影发展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希望可以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新的演员,再经由这些演员传给下一代,“这种传承是我们电影圈所需要的”。(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海都兰“小萝卜”为群众增收上万元
- 一日多预警 河北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 以军空袭加沙北部一所学校 已致19人死亡
- 甘肃高校中亚学子“表彰会”谈“研学往事”:收获了更多跨国友谊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山东德州兴产业“反哺”乡村 让经济民生“同频共振”
-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预拨40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四川、云南两省做好森林火灾、干旱灾害救灾工作
- 新疆尉犁县沙漠中罗布湖犹如“蓝宝石”璀璨耀眼
- 美国俄亥俄州金属工厂爆炸事故已致14人受伤
- 市内公园场地难寻郊野公园“一位难求” 露营搭帐篷哪儿可以?
- 青海茫崖发展光伏产业 改善优化能源结构
- 龙龙高铁梅龙段开通
- 剪纸长裙加身美不美?来这里看看
- 阿丽玛·穆卡诺娃:新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我很惊叹
- 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 文化中国行|回家过年!中国春节何以成“人类非遗代表作”
- “民歌大观”走进云南沧源:佤山响起幸福歌
- 辽宁挖掘乡村文旅资源 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活力
- 辽宁沈抚示范区奏响春日项目建设“奋进曲”
- 多大的雨是暴雨?为何大暴雨经常下在“局地”?
- (新春走基层)江西各地打好新春“乡贤牌” 凝聚乡村振兴“同心力量”
- 热门推荐
-
- 上海青年创业者雨中徒步松江 激扬时代风貌
- 机电商会:将以光伏、空调为试点建立出口产品绿色贸易标准体系
- 去年中国市场监管部门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4.9亿元
- 双汇参展第二十一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 创新成果丰硕
- 十国外籍专家探秘黄帝陵:五千年古柏见证中华文明传承历史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中国新能源公交车总量8年增长超14倍
- 北京京剧院新编历史京剧《嬴驷与商鞅》在京首演
- 经历“爽约” 南非燃油价格终下调
- 俄乌足球俱乐部球员在土耳其酒店内斗殴 谁先动手?
- “Z世代”画像中国|海外青年探秘三星堆:“我认识到中国历史的丰富”
- “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文化旅游推介会精彩亮相日本
- 海关总署: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塞尔维亚鲜食蓝莓进口
- 为让老乡看到最新上映的电影,阿里要下乡公益放映1000场
- 国产影片发力 家国情怀点燃观影热情
- 我国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和甲肝疫苗接种率均已达90%以上
- (新春走基层)八宝饭:入口甜蜜,浓缩年味
- 515家企业和机构将参展首届链博会
- 中新健康丨专家:切勿过早“贴秋膘” “三高”人群避免骤冷骤热
- 上海静安推出“10条”措施 建设“市北高新民企总部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