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成壳”新法或助大规模生产聚变能
科技日报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刘霞)太阳之所以能量源源不断,就在于它内部一直进行着大量核聚变反应。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聚变能具有清洁、廉价和可靠等特性,被视为理想的能源,但在地球上大规模复制太阳内部的这一过程面临诸多障碍。美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一种名为“动态成壳”的方法,或有助实现聚变能的大规模生产。相关研究论文刊发于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
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使用高功率激光在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高的温度下压缩热核材料以触发点火的可能性,所谓“点火”指的是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大于输入的能量。去年12月,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国家点火设施实现了点火,但大规模生产聚变能仍然存在诸多障碍。
在传统的惯性聚变能方法中,包含少量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的标靶被冻成球形外壳。科学家们随后用激光轰击外壳,将中央燃料加热到极高温度及高压,到达一定条件时,外壳坍塌并点火,聚变反应发生。这一过程会释放出大量能量,但一个聚变发电厂每天需要近100万个标靶,而目前使用冷冻分层制备工艺制备标靶的方法成本高昂,难以大规模生产。
“动态成壳”是一种制造标靶的替代方法:氘和氚液滴注入泡沫胶囊,受到激光脉冲轰击时,胶囊会变成球形外壳,然后内爆并坍塌,导致点火。“动态成壳”不需要使用冷冻分层技术,因为它使用液体标靶,而且这些标靶也更容易生产。
在最新研究中,罗切斯特大学激光能量学实验室的科学家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动态成壳”方法。最新实验或证明了大规模生产可负担的惯性聚变能的可行性。(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箭扣五期项目已出土170余件套文物 考古新发现描绘长城“特写图”
- 中国故事共创会丨探访50余座贵州村寨 德国小伙: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得很好
- 推动“车芯联动” 上海发布“汽车芯片产品攻关榜单”
- 数读中国|销售增长5.4%!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焕新”
- 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2023中关村论坛首设女性平行论坛 科技工作者共话“她力量”
- 首届“乘风杯”算力互联网创新实践活动启动
- 多家外资银行获批成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一般主承销商及承销商
- 中新真探:胃越撑越大,越饿越小?
- 小枇杷变“共富果” 江西南昌用活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
- 【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贵州贵阳:家门口协商让“呼声”变“掌声”
- 积少成多,稳健风格理财看过来
- 台风“贝碧嘉”继续向我国靠近 华东地区需做好防御准备
- 上海“侨海荟”沙龙揭牌
- 中国品牌“浓香四溢”,泸州老窖加速国际化
- 湘桂深化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合作 吸引货物南下东盟
- “流动的中国”充满生机活力 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正在增强
- 钉钉“在线课堂”深圳开播 6000多名学生“蹭课”
- 中国公民在埃塞俄比亚遭遇武装袭击1人遇难 使馆提醒!
- 900余人参与 天津工业生物所举办2023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 热门推荐
-
- 内地提高自港澳进境居民旅客携带行李物品免税额度
- 重庆警方打掉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 抓获犯罪嫌疑人71人
- 广州:近一年来涉新型毒品案件增长较快
- 和评理|利用虚假信息打击在美中企,美方该收手了
- 狮子洋大桥东锚碇填芯施工完成
- 中国财政部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基础性标准体系建设
- 近九成受访大学生期待通过社团奔赴更大舞台
- 释放夜经济更大活力
- 海南航空开通北京—东京(羽田)国际航线
- 西藏日喀则、那曲等火车站暑期共运输旅客41.38万人次
- 四川彭州通报“九峰山一人坠崖情况”:送医途中死亡
- 聚焦潮流新业态 北京发布“打卡酷玩新地标”地图
- 7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270元 上调51个基点
- 40名首届“长三角大工匠”揭晓 上海10位工匠入选
- 致幻“OD圈” 危害青少年
- 泰国9月宝石及珠宝饰品出口值增幅超四成
- “他还是个孩子”不能成为免责理由
- 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核能综合利用成热点
- 国际最新研究:老药新用或可治疗小鼠与大鼠心脏损伤
- 时隔3年“哈洽会”回归线下举办 35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