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重庆导游寄情“诗城”文化:忆往昔 叹变迁
图为《2023中国诗词大会》百行团选手刘光玉。 杨梦逸 摄
中新网重庆2月1日电(杨梦逸)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春节期间在央视热播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上,重庆奉节选手刘光玉再次亮相“百行团”,以一首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将中华诗城奉节再次带入全国观众的视野,将家乡新变迁娓娓道来。
刘光玉说,她与诗词的缘分要从2001年说起,时年18岁的她从广东打工返乡,在弟弟的课本上看到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深受感染。“这首词简短而又深刻,给了我很深的触动与共鸣,从那时起我便决定学习诗词。”刘光玉说。
2003年,刘光玉报名参加重庆市奉节县导游考试。当主考官吟出“杨柳青青江水平”的诗句时,所有人沉默不语,只有刘光玉迅速答出“闻郎江上踏歌声”,引起了主考官的注意,这首刘禹锡作于奉节的《竹枝词》也成为刘光玉事业的敲门砖。
壮美三峡,始于奉节。刘光玉工作所在的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是一个集人文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景区,来这里的游客很多都是被当地的诗词文化所吸引,本身就有很深的诗词功底,和他们交流后,刘光玉发现有不少诗词她都没听说过。于是,她寻诗、读诗,在工作、生活中遇到没听过的诗词立刻查询相关资料,背诵下来,完全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
去年7月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景区被正式确定为国家5A级景区。这一喜讯结束了奉节没有5A级景区的历史,也标志着长江三峡游新增一块“金字招牌”。
据了解,奉节正在不断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大力开展“引客入奉”行动。围绕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及三峡环线,奉节推出了各类旅游项目,奉宜奉滚装船、长江三峡豪华游轮、赤甲一号内河游、瞿塘峡深度游、画舫游、“巅峰双峡”游等,形成了丰富的水上三峡游线和旅游产品。
工作中的刘光玉给游客讲解景区时有着自己的独门秘诀。“我会依次和他们讲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登高》还有刘禹锡的《竹枝词》,再带着他们参观白帝城、夔门、瞿塘峡,让游客感受到奉节独有的诗词文化。”在她的手机壳里放着一张10元人民币纸币,每当参观夔门时,她就会拿出这张纸币,告诉游客这就是纸币背面图案的拍摄点,也是她的家乡。那里天高云阔,屡试不爽的她听着游客啧啧称奇,就是她一天最高兴的时候。
“通过诗词让更多的人了解奉节的美,就是我的价值。”刘光玉告诉记者,从2004年至今,她已经在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做导游、讲解员近二十年。二十年间,她见证了奉节第一条高速公路开通,奉节各景区迎来了游客大幅增长。2022年6月,她又见证了郑万高铁全线开通,奉节迈入高铁时代,最快1.5小时到重庆中心城区、3小时到成都武汉、3.5小时到郑州、6小时北京上海。
为抢抓高铁机遇,奉节发布了众多旅游优惠政策。如高铁通车首月,游客可以凭奉节直达高铁票,免费游览白帝城·瞿塘峡、三峡之巅、龙桥河等景区。
“高铁开通了,来奉节旅游更方便了,加上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今后来奉节的游客一定会更多。”刘光玉说,《中国诗词大会》不仅提升了奉节的知名度、美誉度,还推动了奉节的文旅融合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知道了奉节,被奉节的诗词文化所吸引而前来一探究竟。
据统计,2023年春节假日七天,奉节县共接待游客89.81万人次,同比增长42.04%,旅游收入达66828.06万元,同比增长37.69%。该县内各景区共接待游客33.2万人次,同比增长58.3%。(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2023年甘肃旅游收入较上年增长312.9%
- (新春走基层)铁路“CT医生”:每天分析3000张照片 保障旅客出行安全
- 广东发布现代化海洋牧场标准体系规划
- 巴西东南部三车相撞已致39死
- 特鲁多:如果特朗普执意对加拿大加征关税,将予以反击
- 重庆累计减免环境保护税超12亿元 助力建设“无废城市”
- 乳腺癌筛查指南:超声是更适合国人的乳腺癌筛查手段
- 黑龙江:前三季度签约数字经济和工业项目1556亿元
- 以军在加沙遭遇“伤亡最惨重一天” 单日死亡24人
- 广州打造民俗文化公交:“叹”粤音非遗 寻文化瑰宝
- 农业新设施、教育新模式、医疗新体系……科技之光照亮雪域高原
- 江苏特种设备焊接技能高手在扬州同台竞技
- 中国车谷助推“武汉造”汽车“出海”拓市场
- 微信真能改名成“文件传输助手”?
- 辽宁将举办俄罗斯食品文化节
- 陕西聚焦民营经济发展 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 无障碍设施,建好也要管好
- 拭去尘烟,在十三陵寻大明真容
- 中国与非洲全面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和重要成果——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宁注入强劲动力(新时代中非合作)
- 热门推荐
-
- 英国海上贸易行动办公室:有武装人员在索马里附近海域非法登上一艘商船
- 哈尔滨机场二月份运送旅客238.5万人次 再创新高
- 美研究:受通胀等因素影响 八成美国老人负担不起养老成本
- 调规后沈阳首家外资旅行社落户 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再突破
- 欧洲最大核电机组正式投入运营
- 常住大陆台湾医师福建共话中医药融合发展
- 海底捞把“业务管理”搬上飞书,自建、集成应用数超300个
- 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再创新高
- 王毅会见印尼外长蕾特诺
- 规模回落 6月末银行理财存续25.34万亿
- 欧洲学者专访:保护主义将导致欧洲汽车产业“加速老化”
- 外媒:委内瑞拉总统对伊朗总统莱希遇难表示哀悼
- 【桥见天津】“会开门”的大桥:便利通行联通海河两岸
- 从研发、测试到成果落地,雄安科创产业链初具规模
- 探索养老新模式:中华慈孝养老论坛聚焦“智慧科技”
- 湖南东安开设“田间课堂” 农技专家现场“开方”
- 《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4》在京发布
- 俄燃料库遭袭,12个燃料储存罐爆炸起火
- 中国烹饪协会:前三季度餐饮消费持续恢复
- “以我为主”实施好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