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女性眼泪可降低男性攻击性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当有人开始哭泣时,其他人常常会感到同情和关心,但其背后的生物学原因不仅仅是激发了同情心。据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的论文,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眼泪含有一种可抑制攻击性的物质。闻女性的眼泪可使男性的攻击性降低40%以上,并促使大脑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眼泪可能进化出具有保护哭泣的婴儿免受伤害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啮齿类动物的眼泪中含有化学物质。例如,雌性小鼠的眼泪可减少雄性之间的争斗;处于下属地位的雄性鼹鼠会“以泪遮面”,这样占主导地位的雄性鼹鼠就会减少对它们的攻击。
为了弄清楚人类是否也有类似的反应,研究小组首先将25名男性志愿者暴露在“情绪化”的泪水或生理盐水中。志愿者无法辨别他们闻的是什么,因为这两种物质都是透明、无味的。这些泪水来自6名女性志愿者,她们独自观看悲伤的电影,并用瓶子收集了眼泪。
这些男性参加了一种用于心理学的电脑游戏,该游戏可通过不公平地扣除玩家分数来引发攻击行为。但是,在男人们闻到眼泪后,这种寻求报复的攻击性行为在游戏中下降了43.7%。
这似乎与啮齿动物相同,但人类的鼻子中没有一种名为犁鼻器的结构。这种结构在人类物种的进化过程中消失了,它可检测到无味的化学信号。为了找出原因,研究人员将泪水放在实验室培养皿中的62个嗅觉感受器上,发现有4个感受器被泪水激活,但生理盐水不能。这表明它们或会对抑制攻击性的物质作出反应。
核磁共振扫描成像显示,当男性在游戏中受到挑衅时,与攻击性有关的前额叶皮质和前脑岛变得更加活跃,但如果他们闻到眼泪,效果就不会那么强烈了。
研究人员强调,哭泣的社会背景非常复杂,减少攻击性可能只是眼泪的众多潜在功能之一。(来源:科技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诗人于坚:有“地方”,才有“世界”
- 安徽专项行动查处网络交易违法案件1974件
- 台风“潭美”逼近 海南三亚部分景区涉海活动关停
- 产品为王、体验至上 从苏宁易购618看家电市场消费升级
- 杭州一高校西服免费借给求职学生
- 5G-A:网络能力提升十倍的5G“升级版”
- 探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时妈妈”用爱履责
- 一架客机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附近坠毁 机上有幸存者
- 乍得过渡总统访问以色列
- “我们可能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 山西非遗购物节将开市:构建消费新场景 赋能文旅产业
- 雄安383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614亿元
- 中国动力电池如何持续增强全球竞争力?
- 多地发文要求减少药店“无序竞争”
- 不起诉打伤猥亵女儿者,司法宽宥义愤之举
- 驾校“学时造假” 催生“马路杀手”当重罚
- 鼓励补贴、便利回收!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来了
- 中国内地首条空轨线路开通运营
- 传承千年古籍 西藏博物馆推出馆藏古籍保护展
- 美联邦最高法院暂时阻止下级法院对一款堕胎药进行限制
- 热门推荐
-
- 杭州城隍阁恢复开放 中外游客登高共迎新春
- 金立群: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货币政策必须发挥有力支持作用
- 沪医学专家在列车上临时搭设“健康诊室”为旅客义诊
- 俄官员:若美国部署,俄也会考虑在亚洲部署中短程导弹可能性
- 对话剧版《三大队》创作团队:拍出“案”中的暗与光
- 长三角地区海铁联运量显著增长
- 天津:红桥区规划、新建和改扩建23所学校和幼儿园载体
- 新疆阿勒泰等多地出现极光美景
- 2023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线下重启
- 市场监管总局:加大互联网广告乱象清理整治力度
- 第四届“智荟中欧·北京论坛”举行,聚焦企业全球化经营的机遇与应对
- 青海:牦牛、藏羊集群总产值分别达140亿元、187亿元
- 江西贵溪一化工厂发生火灾浓烟滚滚 暂无人员伤亡消息
- 广东自贸试验区形成制度创新成果696项
- 73岁佤族阿婆登上云南春晚:“只要音乐流动,就能感到生活的自在”
- 【经济观察】高质量实施RCEP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
- 四特酒获第七届宜春市人民政府质量奖
- 春茶季里学茶艺 “中式美学”课受热捧
- AI为何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前瞻:安徽如何成为“中国制造”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