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就暑期儿童“整牙热”答疑
新华社杭州7月27日电(记者黄筱 黄凯莹)暑期是儿童正畸整牙的高峰时间,不少儿童口腔诊所、口腔医院一号难求。“儿童正畸千万要趁早”“不要让大门牙遮住了孩子的笑容”“早一步,让孩子颜值赢在起跑线”……在部分商业儿童口腔机构和社交平台,类似的广告语并不鲜见。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商家和机构刻意制造焦虑,年龄过小或者在不适当的生长发育阶段做牙齿矫正,不仅会让孩子承受较大身心负担,同时不利于口腔功能稳定,影响牙根发育导致牙齿脱落等严重问题。
早早“戴牙套”颜值赢在起跑线?
刚刚换完乳牙的小学生方依文(化名)暑假前开始了她的“牙套生活”,由于两颗门牙之间缝隙有点大,妈妈陈女士担心牙缝问题影响女儿颜值,便带她到杭州的一家商业儿童口腔机构就诊。
“接诊医生说,我女儿这种情况要佩戴牙套做正畸,把后面的牙齿往前推一推,缩小缝隙。”陈女士说,女儿刚开始很不适应,经常抱怨牙齿很痛,一度也想过要放弃,“但是每次去复诊,看到诊所里贴着‘别因为牙齿不美丽,欠孩子一个自信的笑容’,就鼓励女儿一定要坚持。”
记者在多个口腔机构看到,来正畸的孩子各个年龄段都有,有的只有三四岁。不少家长都表示,担心孩子牙齿不整齐影响颜值,进而影响自信。“班上很多孩子都戴上了牙套,家里有条件,不能让孩子因为牙的问题不敢开口笑。”一位10岁孩子的妈妈说。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抓住这些家长的“容貌焦虑”,利用各种营销话术向家长兜售针对孩子的矫正治疗,“不要让大门牙遮住了孩子的笑容”“早一步,让孩子颜值赢在起跑线”……类似的话术让不少家长心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叶宇观察到,部分家长对于儿童早期矫正认识不足,对于一些诊断后不需要做矫正的孩子,即便向家长耐心解释了“五六岁、七八岁、甚至九岁替牙期的时候,牙齿乱是正常的,到后面就可以慢慢调整了”,但个别家长还是表示“等不及,无法接受孩子外观上‘有缺陷’”。
多位牙科专家表示,过早正畸可能给儿童牙齿健康带来风险,甚至引发医疗事故。
警惕两大套路误入过度治疗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牙科机构通过各种营销手段,让一些家长对“整牙必须提上日程”的错误观念更加笃定。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上看到关于儿童正畸的种草笔记、体验心得,不少母婴博主、育儿博主宣传推广隐形牙套产品,发布使用体验和正面评价来吸引顾客。事实上,这些博主是被机构或者商家招募,发布的图文内容也并非自己真实体验,而是根据统一的宣传文案编撰。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显示,2020年12月16日,正雅齿科与上海趣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了服务订单,约定正雅齿科通过上海趣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随机招募400名流量博主在某电商平台App上宣传推广其销售的隐形牙套产品。经核查,这400名博主均不是涉事产品的实际使用者,发布内容均是虚假编撰。趣摩文化在上述宣传推广服务中获得服务费用33.92万元。最终,上述机构被相关部门罚款45万元,400位博主发布的推广图文也已被删除下架。
此外,一些口腔机构用低价吸引家长,在治疗过程中再不断增加各种费用。
目前金属托槽矫正项目一般价格为2万余元。记者在一个团购网站上看到,一牙科私人诊所的儿童金属托槽矫正项目,活动价4980元。在致电详细了解4980元是否包含全周期所有费用时,商家客服人员不置可否,再三追问下才说还包括额外费用,拍片费100元、取模型200元、复杂病例3000元、治疗费用3000元等全部需要另外支付。
多位受访专家提到,许多孩子在替牙期时会出现暂时性错颌,一些不良商业口腔机构为了谋利过度医疗,用“越早治疗花钱越少”“无复发二次矫正之忧”等说法吸引家长,不仅浪费了时间、金钱做无用功,并且过早正畸可能会直接影响乳牙的发育、恒牙的替换。儿童心理专家则表示,儿童在低龄时期过度追求“颜值”,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专家表示,儿童在替牙期时盲目做矫正还存在风险:“后面的牙齿还没长完不够高,或者是整个颌骨的发育还不够宽,会显得轻度的拥挤。如果这个时候就干预牙齿,牙根都没发育好,就可能把牙齿矫正脱落了。”
“时机选好”优于“越早越好”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儿童牙齿矫正问题,有这样的健康素养方面的意识是非常好的。”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口腔正畸学教授徐宝华说,但矫正不是越早越好,“寻找最佳的时机,用最短的时间,这样的矫正才是最科学与人性化的。”
徐宝华介绍,错颌可分为功能性、牙性和骨性。骨性反颌的成因是上颌骨长得慢,下颌骨长得快,“上、下颌骨就像两台速度不同的车,上面慢下面快,年纪越大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即使两三岁时候解决了反颌问题,还可能复发。”
再如小下巴、面部左右发育不对称、严重的龅牙等属于骨性牙颌畸形,专家介绍需要对儿童牙颌颜面进行综合的检查,分析错颌类型、严重程度以及骨龄,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始正畸,而不是越早治疗越好。对于不良习惯以及面部肌肉功能异常等影响面部骨骼正常发育和口腔功能的问题,只要孩子配合,越早矫正效果越好,但一般还是要在4岁之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吴志芳表示,家长要避免一些误区和陷阱,需要把握一些原则性问题,例如一定要到正规的口腔机构找专业的医师面诊,而不是看到广告就自行在网络平台购买矫治器居家矫治;此外不能把其他矫治病例生搬硬套到自己孩子身上,早期正畸都是个性化的。
受访专家建议,医疗机构应该遵循医疗标准和规范,严格遵守科学治疗原则。行业协会应探索制定儿童牙齿矫正治疗标准,厘定适合矫治的年龄段,引导科学合理地开展儿童早期正畸。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展望量子与超算的融合发展——德国莱布尼茨计算中心访问记
- 中国洞穴鱼类新增两个物种
- 快速止付、远程奔袭 云南警方筑牢反诈“防火墙”
- 央行:将加强对资金空转的监测 未来资金沉淀空转现象会缓解
- 抗击艾滋需要全社会合力 基因编辑或重塑抗艾未来
- 伊拉克南部发生交通事故 至少6名学生死亡
- (经济观察)透视中国经济“半年报”:民生福祉有保障
- (新春走基层)“鸭宝”迁徙为内蒙古什那干村带来的烦恼与欣喜
- 以案释法增强师生防范意识 北京知识产权普法进校园
- 监管AI,欧洲议会通过《人工智能法案》
- 广东佛山台青到黔东南打了一场“村BA”
-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中新健康 | 国产HPV疫苗竞争加剧 男性市场或成新增量
- 北京地坛书市重启 40余万种精品图书展示展销
- 新疆开放包括喀纳斯、赛里木湖等5家5A级景区在内的232家A级景区
- 将嘎授勋:来自蒙古族搏克文化中的前辈传承
- 记者观察丨美元霸权危害经济 肯尼亚通胀严重
- 上海中心城区“智慧跑道”启用 趣味性多多、科技感拉满
- 西藏拉萨河畔 青年驰骋高原“村超”足球赛场
- 品“夜宵顶流” :江苏盱眙万人龙虾宴火热开席
- 热门推荐
-
- 如何用京剧唱响统战好声音?首都统一战线京剧音乐会的幕后故事
- 中国专家团队破解人类卵子“密码” 助力生殖障碍疾病诊疗
- 图书馆记忆资源建设主题论坛首发《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
- 联想拯救者四款AI PC新品齐发 首发价7299元起
- 中国新疆—中亚媒体沙龙首次在喀什举办
- “拔苗助长” 试试贴敷
- 中国A股9月开局遭遇调整 保险股逆势上涨
- 上海“生命大摇篮”与法国医院签约 构建多学科智慧化妇科肿瘤诊治体系
- “猪加索”画展在渝开展
- 枪击特朗普枪手为注册共和党人 更多信息曝光
- (身边的变化)大兴安岭深处的百万亩人工林:70年,让荒山变林海
- 两岸青年驰骋卡丁车赛场 以运动为媒增进友谊
-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沪开幕 当“AI智”遇见“全球治”
- 韩国警方对务安国际机场展开搜查
- 我国已初步布局石墨烯全产业链
- 国庆假期准备自驾游?一份出行安全指南请查收!
- 经合组织上调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至3.2%
- 济南古树名木探访:让“绿色”留住历史、焕发“新生”
- 国家能源局:1-4月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4.1%
- 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附近发生6.2级左右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