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研考可设核酸阴性、核酸阳性考场
本报讯 (记者 吴金娇)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2年12月24日至26日举行。当前,2023年研考组织工作正在平稳有序推进。近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二十条”和“新十条”要求,就高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工作进行专项部署,全力实现“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工作目标。
经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综合研判,研考为聚集性重大活动,研考考点为特定场所,考试工作人员和考生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具体方案由属地自行确定。各地要科学精准对考生群体分类,按照“一类一策”组考模式,根据防疫要求科学划定考试区域和专用通道,结合实际可有针对性地设置核酸阴性考场、核酸阳性考场,以及用于体温异常等突发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置考场等。
所有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均应按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考生进入考场前必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进入考场后坚持做好个人防护,提倡全程佩戴口罩。考场内将配备充足的口罩、手消毒剂等防护用品,每个考点配备至少1名医务人员。考前和考后将对考场进行通风和消毒,对电梯间、卫生间、楼梯间等公共区域以及门把手、电梯按钮等接触频繁的部位进行随时清洁和消毒。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各地将及时采取强化个人防护、增大考场座位间距、加大考场通风消毒、加强考点医疗卫生保障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邮储银行发布《邮赢洞见》行业报告 促进同业生态数智化建设
- 国际最新研发出一款机器学习模型 有望准确预测天气与气候
- 上海浦东海滩失踪女童遗体被发现 排除刑事案件
- 琼台青少年乒乓球交流研学活动在海口启动
- 玩趣端午,与你“童”行中韩游园会活动在韩举行
- “眼球”经济,国产美瞳拼进决赛圈
- 中新健康丨青海省第二十三批援布隆迪医疗队启程
- 一个女孩朝前走:向世界讲述中国青年成长之路
- 别让彩礼失了“礼”
- 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创新高
- “千名港澳青年湖北行”活动启动
- 隆基绿能宣布终身认养一只秦岭大熊猫 命名为“嘿猫”
- 《百年巨匠·非遗篇》开篇讲述非遗传承大师季克良的酿酒人生
- 推动“文旅文创成支柱” 河南绘制旅游强省“路线图”
- 北京地铁昌平线分区段运营 所有地面和高架线路降速运行
- 山东持续推进“互联网+旅游”建设 智慧旅游渐入佳境
- 清华北大将办优秀中学生寒假课堂活动
- 截至6月底 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年度目标近240万人
- (“一带一路”10周年)一条“气”脉贯东西 能源丝路情相通
- 聚力优势产业 壮大现代产业体系
- 热门推荐
-
- 重大项目建设提速 政府投资带动效应持续释放
- 新疆重要电网工程开工 将成中国覆盖区域最大750千伏环网
- 长跑运动风险频发 专家提醒量力而行
- 保险补贴8000元,“鲶鱼”特斯拉变相降价清库存?
- 猕猴桃有高温热害风险 陕西发布农业气象风险红色预警
- 民政部:一季度累计支出低保资金477亿元
- 国产AI“先问”会看脸色
- 山西岚县一公交车发生交通事故 有人员伤亡
- 沧浪亭前,昆曲VS青春=“最苏州”
- 一到雨天,地下车库就成了遛狗场?
- “尔滨”“掏心窝子”:538家旅行社签署诚信承诺
- 33460羽!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进口种鸡再创新高
- 11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余额同比增长7.1% 增速基本稳定
- 高价宠物殡葬收费达万元,“高情绪价值”还是诱导消费?
- 来阆中过年,这篇攻略就够了!
- 深圳超5万个托位推动破解“带娃难”
- 2023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破500亿 前十均为国产片
- 美媒:美国或提前迎来债务上限,焦虑情绪扰动市场
- 特朗普账号或被删?马斯克宣布推特清理“僵尸”账号
- 中国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助稳股市现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