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雀鳝、福寿螺终于上榜 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遴选标准公布
南太平洋的活体蜥蜴被爬宠爱好者装入裤兜携带入境、全球新物种拉丁蠊属蜚蠊种在口岸被海关截获、“生态杀手”巴西红耳龟活体在走私过程中被发现……
近期,多地外来物种入侵信息频频见诸报端,成为舆论热点。农业农村部指出,不少外来物种严重影响入侵地的生态环境,损害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影响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提到,依据四方面遴选标准,包括草地贪夜蛾、鳄雀鳝、加拿大一枝黄花、红火蚁、福寿螺等在内的59个物种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这些物种也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的重点所在。
非法引进、违规放生 加大外来物种侵害风险
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传入定殖并对生态系统、生境、物种带来威胁或者危害,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
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巴西龟、加拿大一枝黄花等都是外来入侵物种。负责人指出,由于我国陆地边境线长,始终存在着外来入侵物种随气流、水流等自然途径传入的风险。同时,随着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外来入侵物种随货物贸易、人员往来等无意传入进而造成危害的情况日益增多,非法引进饲养“异宠”、违法违规放生等新情况不断出现,更大程度上加大了外来物种侵害风险,这些物种一旦扩散定殖,彻底清除难度较大。
负责人介绍,为防范和应对外来物种入侵,《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作出专门规定,有关部门联合出台配套的《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从源头预防、监测预警、治理修复等方面,全面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管理。
同时,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署、中国科学院、国家林草局等10个部门组成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组建多领域专家组成的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专家委员会,制定实施了《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系统推进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
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考量四个方面
日前,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制定了《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以下简称《名录》)。负责人指出,在物种的遴选依据上,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危害程度重。严重损害入侵地区农林牧渔业生产,可造成种植作物或养殖物种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的物种;或者对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具有重大威胁,一旦发生,将造成局部地区本土生物大量死亡的物种。
二是扩散蔓延快。发生面积或潜在威胁面积较大、易随风或水流快速传播的外来入侵病虫害和植物;或者已在我国长江、珠江等多个重要水系发生的外来入侵水生动物。
三是防控治理难。对农田、森林、草原、城镇绿化带等多种生境区域构成威胁,治理难度较大,需要多部门综合协调加以阻截控制的物种。
四是危害形式多样。除威胁农林牧渔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外,本身含有毒素、或者通过叮咬等途径对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物种。
负责人指出,为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管理,2013年,原农业部制定了《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共计52种已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被收录其中。生态环境部会同中科院,先后于2003年、2010年、2014年、2016年发布了4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包括71种外来入侵物种。
而在此次《名录》制定过程中,在经过调整和反复评估论证,包括草地贪夜蛾、鳄雀鳝、加拿大一枝黄花、红火蚁、福寿螺等,共计59种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列入《名录》。负责人提到,《名录》所列物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的重点所在。同时,《名录》实行动态调整原则,后续将在加强物种发生情况信息收集和危害风险研判的基础上,进行物种的适时增减。
综合防控的同时 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负责人表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相关法律规定和政策规章,坚持遏增量与清存量相结合,以《名录》所列物种为重点,通过强化源头预防、强化普查摸底、强化监测预警、强化精准治理、强化科技支撑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综合防控。
而同时,有效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负责人指出各部门将加强宣传普及,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提升防范意识,构筑起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防线。
做好宣传解读,加强知识普及。将通过科普文章、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做好生物安全法、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重点管理物种名录解读,提升公众识别能力和防控意识,让公众科学客观看待外来入侵物种。还将支持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发现《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中的物种时向相关主管部门报告。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媒:土耳其或在5月前单独批准芬兰加入北约
- 首届中国—拉共体法治论坛在沪举行
- 尼尔森IQ:预计到2030年全球“Z世代”市场购买能力将达12万亿美元
- 持续努力优化税收软环境
- 山东烟台举办海洋放鱼日公益活动 30万尾鱼苗“安家”八角湾
- 北京亦庄将建全域人工智能之城 开放十大标杆应用场景
- 俄罗斯商务日在长春举办 商讨地区间多领域合作
- 海关总署推出12条重点措施 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
- 89项工程获颁第二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 西班牙发生行人穿越铁轨被撞事故 致4人死亡
- 第四届“宣南杯”鼓曲大赛落幕 名家新苗齐聚一堂
-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元旦开启商业首航——“明珠”向海踏浪行
- 上海海关创新监管模式高效保障国产大飞机研发制造
- 【行藏西 看阿里】河北援藏:十年守护只为阿里妇幼健康
- 王某强及其公司涉嫌诈骗?成都警方通报
- 严重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在上海成功接受宫内手术
- 全球1/3人群未接种疫苗 专家研判走出新冠疫情关键
- 美国一炼油厂接连发生爆炸 引发火灾并产生大量黑烟
- 送别95岁战地记者张崇岫 上千张照片记录“最可爱的人”
- 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唱响红色旋律
- 热门推荐
-
- 山东各地上线“官方带娃”服务 破题暑期“看护难”
-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肠胃不适”,突然中断直播采访
- 韩国客机碰撞起火事故两名幸存者均为机上乘务员
- 四川乐山:一男子持刀袭警被民警开枪击伤制服
-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沈赟解读 2023年10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 “尔滨”“掏心窝子”:538家旅行社签署诚信承诺
- 这家档案馆,藏满了每个人童年的秘密……
- 今年前2个月海南对其他博鳌亚洲论坛发起国进出口同比增长超五成
- 印尼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6.25%不变
- 纳卡地区油库爆炸 已造成至少125人死亡
- 新一轮大范围强降雨来了 京津冀等地高温将短暂减弱
- 交通运输部:2024年全年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8条
- 今年前4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突破1000万吨
- 服务四十载 从“公交母婴车”到“学生班车”
- 今年以来全国缉私部门立案侦办走私等案件2520起 案值663.5亿元
-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学术委员会成立
- 中新健康周报|九芝堂拟易主黑龙江国资委;海南海药被责令改正
- 中国正在开展最后一类ODS含氢氯氟烃的淘汰和替代工作
- 恺英网络出席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年会 多方面展现公司发展成果
- 美军宣布结束加沙临时码头任务 美媒: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