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古山村:菊花飘香丰收忙
村民手捧菊花展示。 鲍锋 摄
中新网合肥11月17日电 (施智飞 张强)初冬时节,在安徽泾县茂林镇溪口村,30余亩贡菊为大地披上盛装。朵朵菊花如繁星,农户成群忙采摘,菊香人欢的丰收景象,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溪口村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达91%,林木资源非常丰富。此外,村内水面资源较广,青弋江支流横贯该村,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每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走进溪口村杨村菊花产业基地,怒放的白色贡菊接天连片,美不胜收,田间飘散的缕缕清香更让人陶醉其中。村民们拎着篮子,娴熟地摘取丰收成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年初,溪口村沿着“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村“两委”通过外出学习、调研,对杨村组70余亩撂荒土地进行实地测量,最终决定由溪口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旌德格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先期在溪口村杨村组开垦荒地,开发试种30余亩贡菊。
贡菊的种植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带动了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今年67岁的杨湖北,2021年从上海打工回来之后,一直闲在家里。村里开发荒地种植菊花后,他便选择在菊花基地里干点轻松的活。
“一天能采个八十斤,一百多块钱,菊花产业不仅给我们解决了就业问题,还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新的希望。”杨湖北笑着说道。
据茂林镇溪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苏红介绍,菊花在种植期间,带动该村剩余劳动力50余人,其中包括不少脱贫户。预计今年亩产大概在1.2万-1.3万元,给村集体经济收入带来约25万元。
土地“活”了,乡村“美”了,壮美的菊花花海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采摘、拍照。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下一步,溪口村将继续围绕菊花做文章,探索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旅游观光与休闲体验等业态发展。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拓展菊花的种植面积,撬动乡村振兴,带动民富村强。(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带海外文物“回家” 太原理工大学组建文化遗产数字化团队
- 商务部: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
- 广西举办全域旅游大集市 近百地好物“齐聚一堂”
- 埃及称加沙停火谈判取得进展 联合国称以进攻拉法将致更多苦难
-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沪宁段首榀箱梁成功浇筑
- 果蔬、梭子蟹、牛羊肉……多元消费让中秋市场“热”起来
- 黑龙江云南等地强降雨不断 长江中下游高温超长待机
- 广西打造特色电竞文化 深化与东盟电竞产业合作
- 打好乡村振兴“人才牌”
- 外媒: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退出新任期竞选
- 警惕热门知识付费背后侵权陷阱
- 湖南双牌6.5万亩早稻陆续收割
- 巴布亚新几内亚爆发部族冲突致数十人死亡
- 中国南方航空7月新开多条中国至泰国直飞航线
- 《国家的孩子》在京演出 “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如何搬上舞台?
- 《江姐》将出音乐剧 9月北京首演
- 新西兰移民局“建议”留学生提前4个月申请签证,原因是……
- 台湾风雅颂古筝乐团来皖交流民乐文化艺术
- 律师化身接线员 长春法律服务热线解群众之惑
- 两岸青年推动天文学科普与交流
- 热门推荐
-
- 2021年“五一”旅游黄金周 高端民宿一房难求
- 两部门:支持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 加快高能耗高排放老旧船舶报废更新
- 美国马里兰州发生枪击案 致1名未成年人死亡3人受伤
- 中国水利部:加快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实施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金代河津窑枕入藏仪式
- 深圳通报某工地发生火情:现场无人员伤亡 起火原因待调查
- 普京对土库曼斯坦工作访问 计划在此与伊朗总统会面
- 5天16场时装展演 2023第七届亚欧时装周进入倒计时
- 兴凯湖禁渔期首日 黑龙江省增殖放流1100万尾鱼苗
- 踏浪前行 上半年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全球领先
- 沈阳边检站圆满完成沈阳至法兰克福新航线首航通关保障任务
- 广西百色搭建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平台 提升发展水平
- 向拜登施压?采购美战机受阻 土耳其考虑购买欧洲战机
- 奶酪产品加速升级迭代
- 香港“慈善万里行”为云南特殊学校、基层卫生院捐赠90万元
- 让“布尽其用” 江南布衣探索可持续时尚新方向
- 让微短剧告别“无序狂奔”时代
- 中国经济“期中考”成绩如何?“质”与“量”这样发展
- 转给家里老人!卖书卖药的或是假专家 电话骗钱的很会“装孙子”→
-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桂平发展特色产业 奏响致富“椒”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