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广西桂平发展特色产业 奏响致富“椒”响曲
中新网桂平1月9日电 (杨志雄 蔡宇宁 韦华权)近日,走进广西桂平市木圭镇四德村辣椒种植基地,只见一垄垄辣椒植株长势旺盛,个头饱满、青红交织的辣椒挂满枝头。村民们穿梭在辣椒丛中,一掐、一攥,麻利地将辣椒采收入桶。
图为村民在基地采摘辣椒。桂平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目前我们在木圭镇承包了500亩土地种植朝天椒。我们的朝天椒主要销往贵州,用来做辣椒酱,是订单模式。现在这一季每天大约有200人至300人来采摘辣椒,全年产量基本有400吨至500吨,累计收益约300万元(人民币,下同)。”桂平市开拓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开磊说。
图为长势良好的辣椒。桂平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辣椒种植周期短、效益高,从育苗、管护到成熟采摘,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也为周边的村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村民们不出村就能找到工作,增加收入。据当地村民介绍,在基地一天做满九个小时,就能摘75斤左右的辣椒,一天能拿到90元左右的工钱。
图为航拍辣椒种植基地。桂平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据了解,目前,当地辣椒种植基地已建立起了成熟的销售渠道,辣椒种植为企业和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公司计划扩种100亩,种植新品种。新品种试验成功的话,我们计划再扩种1000亩至1500亩。”周开磊说。
近年来,桂平市木圭镇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千亩亿元产业新基地,持续做好肉猪养殖、糖蔗、辣椒等特色产业发展文章,以特色产业多元化蓬勃发展,带动民众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商独资医院扩大开放政策出台,外资就会来吗?
- 上海入境游渐热 业界期待旅游市场“百花齐放”
- 斯里兰卡赴厦门展开2024年春季中国区巡回路演
- 新漫评·透视镜:美国掷出经济霸权“回旋镖”,终将击伤自身
- 太原莲花落传承人花式“整活” 让千年非遗“焕新出圈”
- 福建三明:治水保安澜 兴水润民生
- 青岛胶东机场海关查获一批烟草制品
- 白洋淀水质连续三年巩固保持Ⅲ类
- 纪录片《家在澳门》:用“小镜头”呈现澳门回归25年的变迁
- 2024国庆档新片票房破4亿
- LRQA劳盛领导力系列: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与创新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 进博会展现“健康未来”
- 云中锦书丨委内瑞拉媒体主编:介绍客观真实的中国
- 甘肃庆阳:电力通信“花木兰” 又美又飒
- 河南遭遇严重“烂场雨” 实地探访小麦抢收现场
- “梅花”演员“师带徒” 2023年福建戏曲表演艺术名师工作坊结业
- 石建平当选西宁市市长
- 云南:到2025年森林火灾年均受害率稳定在0.9‰以内
- 聚焦产教融合新路径 “智能+”论坛举办
- 从“因油而兴”到“以旅促发”,大庆试答资源转型考题
- 热门推荐
-
- “建行惠懂你”4.0焕新发布暨“惠企节”开幕
- 粤东城际铁路全线首个车站三联道岔连续梁浇筑完成
- 到2025年,中国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3万亿元
- 西南大学校长寄语毕业生:莫做“光想青年”“略懂先生”“坐等过客”
- 中越快通班列单月货物发送量首破700标箱
- 上半年外汇市场呈现较强韧性 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 浙江庆元乡贤一根“铅笔芯”:抒写创业创新 诠释责任担当
- 海内外青少年“做十六岁”体验闽南成年礼
- 中国自然资源部通报80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问题
- 中越米轨国际铁路中亚班列累计开行超4000列
- 河南28家博物馆晋级第五批国家二三级博物馆
- 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新监测成果 鱼类物种数量再增加
- 11月中国气温创历史同期新高
- 神山村“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
- 山西临汾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流量”变“留量” “网红”变“长红”
- 中外摄影名家用镜头语言“诉说”多彩世界
- 重压之下马克龙将打破沉默 法媒:他还能再干四年吗?
- 青海海东驻村队工作记:岁月一载 风景千重
- 花式“蹭凉”,室内纳凉游成新潮流
- 美国通胀压力显现 市场担忧后续政策或加剧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