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遭遇严重“烂场雨” 实地探访小麦抢收现场
河南遭遇严重“烂场雨”,记者实地探访小麦抢收现场→
5月25日以来,河南出现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本次降水与豫南地区小麦成熟期高度重合,严重影响小麦正常收割,成为近1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烂场雨”天气。从5月30日开始,降雨基本结束,各地抓紧抢收小麦。
01
麦收季遇严重“烂场雨”
豫南小麦倒伏、发霉、发芽情况普遍
从专业气象机构发布的信息来看,河南本次降雨有三个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从5月25日开始降雨,到5月30日基本结束,历时6天时间,与豫南地区小麦成熟期高度重合;二是影响范围广,降雨覆盖全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特别是对河南南部的驻马店、南阳等地影响更大;三是过程雨量大,截至5月29日,全省平均降雨量达到35毫米,有11个省辖市降雨量超过30毫米,其中商丘81.3毫米、周口55毫米、驻马店48.8毫米。
这次降雨恰逢河南南部小麦成熟期,对当地麦田收割造成一定影响。5月31日,记者来到河南的小麦主产区驻马店采访,一位西平县的村民告诉记者:“大车根本下不进去,因为会陷到地里面。”记者在西平县几个乡镇田间地头看到,小麦倒伏、发芽情况比较普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地目前收上来的麦粒与正常的干麦粒相比重量更沉,含水量超过了13%的收购标准。“你咬一下就知道了,水份很大,平时我们收的麦咬不动,庄稼人到地里搓一个就知道能不能收。”
西平当地一位村支书介绍,村里会尽快收割小麦,农机不是问题,主要是看天气情况,现在的情况车进不了地。
河南南阳地处豫南,也是小麦主产区,同样是此次受“烂场雨”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南阳市唐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邹伟东告诉记者,全县214.8万亩小麦,雨前抢收了122.7万亩,目前又抢收了30多万亩,全县田间有2000多台收割机目前正在进行抢收工作,农民的损失也正在统计之中。
邹伟东解释说,不少农民看着田地里的麦子逐渐发芽、长根很着急,但是大型收割机无法在下雨时工作。“连续下几天雨,地太湿的话,机器下地前进不了,麦杆太湿割不断,颖壳和籽粒也不分离,达不到收割的目的。”
5月31日,从山东来到南阳邓州市进行收割作业的农机手王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刚刚结束了一整天的收割工作,经过30和31日两天工作,他粗略统计,所在乡镇80%的麦子已经抢收完成。
农机手王先生称,其实5月25日他们已抵达,受降雨影响无法开展工作,因为他开的轮式大型农机下湿地干活会影响农民下一季作物种植,但也有农户为了抢收这一季的小麦,地还湿着就用小型履带式农机去收割。
02
相关部门已组织人员指导农民抢收
并启动农业保险理赔工作
南阳邓州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家新介绍,当地组织了四个专家组上百名技术人员,分包乡镇进行技术服务,指导农民抢收,提前分配种粮任务。
要趁着麦子上没有水,地中无积水,立即组织抢收;
收回来之后,利用有利天气,开放学校、机关、厂房企业等一切有晾晒条件的场地供农民晾晒使用;
如果遇到阴雨天气无法晾晒时,可以把粮食送给烘干企业进行烘干,防止堆闷发芽霉变;
抓紧抢种秋粮农作物,保证秋季作物生长良好;
引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前分配种粮任务,在确保秋粮播种面积的同时,增加花生、高粱、水稻、红薯等经济效益高的作物种植面积,切实保障全年粮食安全生产任务。
中原农业保险邓州市支公司副总经理毕圣卿表示:“将全力做好农业保险理赔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农户的损失,目前所有的报案已经全部查看,正在进行损失鉴定,对符合理赔条件的力争尽快赔付到位。”
由于持续降雨湿度高且温度适合,加之小麦到了成熟期,就容易发芽。针对小麦发芽甚至发霉的情况,该如何处理?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茹振钢教授解释,如果麦粒已经长出了根,那么研磨后的品质会受到极大影响,和发霉的小麦一样只能做饲料。
茹振钢建议抓紧雨后的窗口期,支援河南南部农民抢收、烘干,尽最大努力减少农民损失。
03
网传“阻碍农机下高速”
相关部门回应
对于网传的“南阳唐河县收费站阻碍农机下高速,导致耽误农时”问题,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称,5月17日,高速唐河东收费站出现了7辆运送收割机车辆,共搭载21台收割机,出现滞留现象,经协调第二天上午放行。
5月22日,唐河收费站等个别收费站出现运送收割机的车辆集中下站,通行缓慢情况,高速收费站增配查验人员、提高查验效率,采取容缺放行。当日,唐河收费站累计通行运送车辆159辆。截至5月30日中午12时,南阳市47个高速收费站累计通行包括市内转场在内的运送收割机车辆12065辆。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崔梅告诉记者,跨区域运营的收割机,按照国家规定需要办理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证,而运输收割机的车辆,由于体型较大,今年开始还需要办理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由于部分从业者对这一新规尚不了解,导致了一些延误,经过及时协调都已经放行。
崔梅表示:“虽然流程需要,但迫于农时紧急,在接到请示后也主动放开检查限制,同时增加绿色通道,保证农机畅通无阻。”
22日曾发生农机运输车辆拥堵的唐河收费站的负责人,将当天收费站监控录像截图发给了记者。
从监控录像截图中记者看到,收费站没有发生2小时以上车辆原地不动的情况,凌晨至早10点的确有运输农机的车辆因为缺少证件在收费口排队的现象,但收费站负责人解释:“经过协调,都放行了。”
针对网上有人提出取消跨区作业证让农机畅通无阻等言论,从山东来的农机手王先生认为,发放跨区作业证要经过严格的车辆年审,还要检查安全设施,这是必要的,也的确有人因为年审不合格而没有证件。
有关河南抢收小麦的后续进展情况,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记者丨任梦岩 李杨 朱奕名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研究:美国枪击事件频发 88%美国人对枪支暴力感到焦虑
- 能工巧匠携“一丸土”同台竞技 助山西乡宁紫砂“器走天下”
- 签约金额52.25亿元 2024中国农民丰收节九江活动开幕
- 6月15日起长三角铁路实施新列车运行图
- 喀麦隆前总理菲勒蒙·扬当选第79届联大主席
- 湖北省政协常委、原秘书长何光中接受审查调查
- 英媒梳理:谁可能接替苏纳克出任保守党领袖?
- 美国会确认特朗普当选前夕 国会大厦附近架起隔离栏加强安保
- 60余名德国企业家赴赣觅商机 投资合同总金额逾2亿美元
-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暖春接羔图”
- 中德专家携手救治疑难病患
- 海内外桂商“回家”掘金 为“网红小吃”螺蛳粉“代言”
- 工业旅游走俏法国 去年法国企业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
-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在湖北宜昌举行
- 全网4000万粉丝的读书博主做对了什么?
- 呼吸道疾病患者发热期间怎么吃?这份饮食建议请查收
- 俄提出描述伤口愈合的数学模型
- 事关房子、车子和求职!8月一批新规将施行,影响你我生活
- 2023中关村论坛“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在北京举办
- 春节同学聚会,从饭店搬到了温泉
- 热门推荐
-
- (新春走基层)不停产不停工 福建蕉城跑出新春“加速度”
- 前三季度湖北智能绿色商品消费持续向好
- 探寻历史建筑的“地下空间”
- 国家会展中心⇋虹桥枢纽行程时间缩短近三分之一 详细路线→
- 专家:IPO超募缓解有利于防止资金浪费
- 去年以来法律援助机构帮助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68亿元
- 北美票房:《猩球崛起:新世界》强势登顶
- 科思创全球高级副总裁雷焕丽:进博会是一个开放包容的“超级平台”
- 福建省“文艺两新”人才漆艺作品展 助力漆艺文化传承
- 联合国秘书长:中东和世界都承受不起另一场战争
- 浙江启动“415X”重点产业招商年 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
- 北京金融法院建院以来审结仲裁司法审查案件近1900件
- “五一”假期天津接待游客超1400万人次 旅游收入122.1亿元
- 一部剧折射一部发展史 从《爱在平凡》看童装之都蝶变
- 成都搭建交流对接平台 激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动能
- 春运期间西安增加客运车辆班次780班 保障旅客出行需求
- 权威访谈丨如何看待全面消费走势?商务部部长回应热点
- 前三季度闽台往来旅客142.4万人次 同比增逾七成
- 去年数字贸易进出口总额达7716.5亿元 浙江来沪荐数贸会、拓朋友圈
- 29种生物样品随神舟十七号飞赴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