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专家携手救治疑难病患
除了参加学术交流会议、正常的教学、病例讨论和查房外,巴特朗菲教授还为近30例疑难脑瘤患者主刀手术。 INC供图
中新网上海2月2日电 (记者 陈静)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跨国高难度医疗救治并没有间断。
记者2日走访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INC)了解到,作为世界知名颅底、脑干肿瘤和脑血管病领域专家巴特朗菲教授,2022年多次来华开展学术交流。期间,两国医学专家同台手术,在救治疑难病症患者的同时,积极推进中外神经外科之间的互动。
据悉,江苏省卫生支撑计划中德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合作专家,2022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巴特朗菲教授开启了第二聘期(5年)的合作。同期,苏州独墅湖医院聘请巴特朗菲教授成为该院神经外科首席顾问,以提升国际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中外专家交流合作。据了解,未来,巴特朗菲教授将每年定期来到苏州,围绕神经外科临床复杂难题与该院医疗团队深入合作,在高精尖医疗设备的支撑下,让国内疑难脑瘤患者不出国门,就能接受顶级专家手术治疗。
据介绍,2022年11月份至12月份线下学术交流活动历时21天,除了参加线下及线上学术交流会议、正常的教学、病例讨论和查房外,巴特朗菲教授还主刀,为近30例疑难脑瘤患者进行手术。在示范手术中,巴特朗菲教授进行了“世界高难度”脑干-延髓手术示范教学直播。这是一例成功的脑干延髓海绵状血管瘤的全切根治性手术,挽救了一位19岁少年的生命。近7000名国内神经外科医生全程观摩、交流互动。
据介绍,多名接受手术的患者,其肿瘤分别位于脑干、颅底、脊髓及视神经内等位置。在国内神经外科专家的协作配合下,巴特朗菲教授最大程度切除肿瘤,且尽力完好保留患者的正常神经功能。目前,这些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已基本顺利出院。
12岁少年小宇(化名),罹患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四处求医后,小宇妈妈均被告知手术风险巨大,手术可能导致瘫痪,包括一些其他神经的损伤;可能视神经、吞咽功能、语言…都会受损。最终他们求助巴特朗菲教授。这位专家给了他们积极接受治疗的信心。
2022年11月20日,在中德专家合作诊疗、密切配合之下,小宇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顺利接受。出手术室,小宇即清醒;术后第二天,孩子正常吃饭;第三天可下地行走;术后10天,小宇妈妈开心地说:“我儿子说,想要自行车。他健康了,让我给他买辆自行车!”
在另一台教学手术中,巴特朗菲教授主刀,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30分,历经12个半小时的高难度手术,这位专家从33岁郑女士(化名)的脑中,成功切除一个巨大的脑干-脊髓髓内肿瘤。据介绍,这台手术其实相当于两台手术——脑干延髓、脊柱。术后,巴特朗菲教授表示,郑女士的肿瘤起源于脑干下部,累及延髓和颅颈交界区,且向下方延伸到整个颈部脊髓以及一直到第一胸椎水平,病变累及范围近15cm,这个位置的手术稍有不慎,患者可能面临瘫痪、呼吸心跳暂停、昏迷植物人等不可挽回的结果。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保护该名患者的正常神经功能并切除肿瘤,仅仅延髓、脊髓部位的肿瘤剥离,巴特朗菲教授就用了4个小时。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实施,也体现了中德医疗团队的精诚协作。
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开始实施,中外人员流动和学术交流合作正逐步恢复正常。
据悉,当下国内外神外科医生期待更多面对面沟通交流、切磋手术技巧的机会,以能拉进彼此的距离,增加相互了解。据透露,今年3月下旬,巴特朗菲教授还将再次来华学术交流并示范手术。
INC方面表示: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神经外科医生不仅要更多“走出去”,积极出国参加学术交流,也应邀请更多国际神经外科大咖来华访问交流。
INC方面表示,今后将展开多场由多位世界知名专家领衔授课、国内知名医院的专家来沪参加的学术沙龙,并组织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医生等赴海外进修;希望分享前沿技术成果,在深化国际间手术技术合作进程中,让中国医务工作者了解国际最新的学术动态,共同推动世界神经外科学科发展、造福更多神经外科疑难病患。(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1月1日起,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师生实现畅行互通
- 美国最新研究:遭受种族歧视,亚裔、西班牙裔、非裔都缺乏归属感!
- 一颗柑橘的致富经:20余年何以成为“橘中爱马仕”?
- (年终经济观察)“投资中国”仍是大势所趋
- 中国首条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铁开通
- 湖南零陵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实现粮食增产
- 美媒:美国药品短缺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 美国一军机在地中海东部坠毁 “未发现敌对活动迹象”
- 谢锋谈中美经贸合作三“利好”和三“重点”
- 灭不了火的“网红”灭火器,赶紧“灭了”!
- “与火共舞”的熔炼工人:“火眼金睛”精准判断炉温
- 泰国北部遭遇暴风雨和冰雹袭击 约600户家庭受影响
- 广西桂林举办金秋菊展 市民游客同鉴古典文雅菊花盛宴
- 多地交通建设驶上“快车道” “中国速度”助力高质量发展“跃马扬鞭”
- 山东临沂:一碗糁汤里的沂蒙情怀
- 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不断提升 注册用户超6亿
- 各界携手 对校园欺凌说“不”
- 六一儿童节 斗鱼x鹅伴青少年守护公益计划启动
- 2021年以来广州共打掉涉黑组织7个、涉恶犯罪集团38个
- 欧盟新一轮对俄制裁方案“卡壳”
- 热门推荐
-
- (新春走基层)小年赶大集 “宁波第一长寿村”洋溢浓浓年味
- 持续抓好防沙治沙工作(今日谈)
- 为孩子带来快乐“六一” 12部剧目开启中国儿艺“绽放·启航”第三季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解码新松如何助推辽宁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
- 调查称:消费者AI认知崛起,应把握“兴奋情绪”的机遇
- 时隔5年,韩日重启“2+2”司局级外交安全对话
- 山西岚县王家村农文旅深度融合 成为新晋的“诗和远方”
- 专访艾克拜尔·米吉提: 1980年代,民族文学如何“被看见”?
- 俄乌局势进展:普京重申和平解决危机立场 卡塔尔首相访乌
- 秦岭深处的扫山“特种兵”
- 从万安桥失火看木拱廊桥保护之困
- 加沙卫生部门公布巴勒斯坦遇难者名单 回应拜登质疑言论
- “天价”养殖娃娃鱼 跌下神坛
- 2023中国文化计算大会举行 发布8项国家文化大数据团体标准
- 一辆大型卡车冲进得州公共安全部办公场所 致1死13伤
- 中外青年诗人话西湖诗意:好似“旧相识”
- 新版歌仔戏《燕归巢》厦门献演 让传统艺术焕发青春活力
- 长篇小说《耐烦》:根植乡土呈演陕北乡村五十年变迁
- 今年前11个月山西省进出口总值1595.8亿元 贸易顺差370.7亿元
- (身边的变化)新机具新技术助福建宁德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