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肚子发酸 脚冰凉 难道是老寒腿犯了?
医生提醒:天气转凉,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秋风瑟瑟,天气转凉,一些中老年朋友明显感觉足部发凉,“小腿肚子”发酸,甚至还有一些人运动后腿部疼痛,走路一瘸一拐,必须找个地方休息一下才能继续走路。出现这种情况,不少人以为是老寒腿或者是腰椎的毛病。
其实,如果经常这样“走走停停”,很有可能是下肢动脉出了问题。这种步态在医学上有个术语叫做“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最主要临床表现。天气转凉,就更要警惕这种疾病。
这个病更易找上老年人
人体里的血管就像管道,向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运送生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和房屋里的水管一样,使用时间久了会产生水垢、生锈,血管随着年龄增长也会“生锈”。
由于一些慢病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原因,血液中的脂质会堆积在血管壁中产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着斑块增大,血管管腔逐渐狭窄甚至闭塞,流向下肢的血流就会减少,进而出现下肢缺血的症状。“走走停停”正是因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导致的运动后肌肉缺血产生的症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根据国外的文献报道,7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为3%-10%, 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5%-20%。据估计,我国现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者2000万,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患者群体逐年增加。
四大因素是血管堵塞元凶
那为什么会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例如吸烟,饮食结构不够健康,过多摄入食盐等。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而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正是导致下肢动脉疾病的四大元凶。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吸烟会导致下肢疾病的发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物质会导致血管内皮的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而言,戒烟是绝对的。同时,糖尿病也会增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3-5倍,并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其症状及预后也要比其他人差很多。
此外,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内皮的损伤,血液中的脂质会在损伤的血管部位发生堆积,因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患者需要控制血压并口服降脂药物来减缓斑块的进展。
这些检查拆穿“老寒腿”假象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疾病早期可以表现为腿及足部发凉、麻木,有时运动后还会出现腿部肌肉痉挛,也就是“抽筋”。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很多人误认为是老寒腿或者是腰椎问题,延误了病情。在这里提醒存在以上症状的中老年朋友,应到医院的血管外科进行相关的检查,以判断是否需要治疗。
随着病情的进展,在发凉、麻木的基础上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也就是我们最开始提到的走走停停,在这期间如果还没能及时就诊,跛行的距离会逐渐缩短,从最开始的能走几百米,逐渐减少至200米甚至几十米。
如果病情继续恶化,就会出现“静息痛”。这时,即使在不运动的时候也会有腿部或足部的疼痛,尤其在夜间入睡时更加严重,让人寝食难安。
那么,怎样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由于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所以一定要到有血管外科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的专业检查。例如四肢动脉血压的测量、下肢动脉彩超检查、CTA、磁共振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血管的狭窄,必要时可能还会进行动脉造影检查。
不止腿麻脚凉甚至会截肢
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够,部分患者自认为是“老寒腿”,穿多点或者贴贴膏药、泡泡脚就好了。但是,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疾病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如果不及时治疗,其后果可能会很严重。一旦出现“静息痛”,必须要积极治疗,否则疾病再发展就会进入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阶段。在这个阶段,即使脚上破了一点也非常不容易愈合,下肢逐渐出现坏死甚至最后导致截肢,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群体中,5年死亡率约为10-15%,而当疾病进展到慢性威胁肢体性缺血阶段,其5年内死亡率高达70%,并且2/3的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的患者在确诊后的5年内进行了截肢手术。
因此,及早就医进行疾病管理延缓疾病的进展非常重要。
此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往往是一种全身血管疾病的局部表现,有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往往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这意味着患者一旦有了心梗或者脑梗的问题,也要关注下肢动脉有无狭窄、闭塞,以免延误治疗,造成截肢等严重后果。
病情有轻重治疗方法各不同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包括一般常规治疗、药物治疗、腔内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血管外科的专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也就是生活方式的干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戒烟。戒烟可以明显延缓病情的继续加重;其次,合理、健康的饮食,多食用低盐低糖、高纤维素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性食物,如豆类、水果、蔬菜等;进行适当的步行锻炼,坚持每天散步可增加侧支循环的形成改善缺血。
药物治疗 除了控制好基础疾病,按时服用降糖药、降压药和降血脂药控制好血糖、血压和血脂外,对于跛行症状较重的患者,血管外科医师还会给患者开一些扩张动脉的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必要时还会开一些止痛药。
这些药物的主要作用在于控制疾病的继续发展,改善肢体缺血、缓解疼痛和促使溃疡愈合。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通过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只有一部分重病患者,如严重跛行影响生活质量,出现“静息痛”,甚至肢体溃疡坏疽的患者需要采取腔内治疗和手术治疗。
腔内治疗 也被称为介入手术,是指选择人体对表浅没有病变的血管,如大腿根部的动脉、肘部的动脉等,用特殊的穿刺针穿个小眼,从这个穿刺眼放入一些特殊的导丝和导管。并在X线的监视下,到达病变血管,通过球囊扩张来开通狭窄或者闭塞的血管,然后根据情况选择植入支架或其他后续处理。
手术治疗 主要指的是旁路移植也就是俗称的搭桥手术。无论是介入还是开刀手术,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术后需要规律复查,坚持控制基础疾病按时用药。
文/曲诚家 张蕴鑫 刘建龙(北京积水潭医院)
搜索
复制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心衰患者已高达1210万 发病率逐年增加
- 以消费者为核心 跨国公司更理解中国“口味”
- 菲律宾贸工部长:RCEP将助菲实现包容性增长
- “小饭碗”承载“大民生”!重庆社区食堂何以细水长流?
- 广西矿山下的“愚公”:二十代人与石雕技艺“打交道”
- (第20届东博会)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愿与东盟一道加强数据和统计能力建设
- 十年禁渔看长江|“堡渔村”怎么读,“捕”鱼村or“保”渔村?
- 首个由中企投资建设运营的海外国际机场试飞成功
- 国航:即日起重启京沪航线
- 今年首列“中欧班列——进博号”抵沪
- 俄罗斯克麦罗沃市两辆有轨电车相撞 1人死亡逾90人受伤
- 报告显示,中国电影市场增速领跑全球
- 世界首例!美国医生将基因编辑猪肾移植到患者体内
- 超20万人涌入四川广汉 体验百年民俗“拉保保”
- 商务部:京沪等5城离境退税销售额约占全国80%
- 高盛:中国股市有望在今年底前出现上行的交易机会
- 中国汉简藏量最大的专题博物馆启线上数字展
- 新职业涌现折射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 广交会观察:从消费品到资本品 “中国制造”塑造新优势
- 鼻健康的“换季防线”,从医院到家门口
- 热门推荐
-
- 海洋生态环境不断完善 福建东山海域现海豚群
- 以军方称首架载有美国武器装备的飞机抵达以色列
- 三月近30部新片扎堆上映 多部聚焦女性题材
- 高质量发展的“经开航道”
- 科曼多尔群岛发生5.8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2023年中国光伏行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
- 调查:过半美国人经历过枪支暴力相关事件 少数族裔“最受伤”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东方芯港”已签约集成电路项目174个
- “2024织里青年新力量计划”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 沈铁:推出东北首款高铁旅游计次票 旅客出行更加便捷实惠
- 甘肃靖远羊羔肉:食药草喝矿泉水 20多种烹法四季不重样
-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定档2025大年初一
- 加拿大央行维持基准利率 对通胀前景仍感担忧
- 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促产学研用融合 凝聚科创合力
- 业内专家共商直流应用与碳足迹标准化发展新方向
- 国美零售去年亏损超100亿元 计划组建新国美电器欲发力无人零售
- 戈壁滩上“金果果”迎丰收 新疆阿克苏市特色产业助农增收(图)
- 山西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新建居住区绿地占比不低于30%
- “火热”的口岸贸易是中越经贸往来加密的真实写照
- 旅游复苏促酒店业绩普遍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