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禁渔看长江|“堡渔村”怎么读,“捕”鱼村or“保”渔村?
12月21日,“绿水青山踏歌行——十年禁渔看长江”网上主题宣传上海站来到上海市崇明区堡镇堡渔村。
堡渔村,位于堡镇港南水闸西首,东临堡镇港大河、南临长江、西至桃源村、北靠黄濠河,是一个以捕捞业为主的专业渔民村。
先说村子所在的堡镇,一张口“堡(bǎo)镇”,便暴露了你是外地人的事实,当地人习惯念作“堡(bǔ)镇”,而堡渔村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捕”渔村。
的确,村如其名。
“1966年以前,这里的渔民都以船为家。到1966年,出现了陆上定居户,渔民在陆地上盖起了房子,逐渐形成规模。1984年底改建为行政村,改名为堡渔村。那时候村里有60多条长江渔船,1000多名渔民。”堡渔村党支部副书记徐剑忠向记者介绍了村子的历史。
2018年开始,堡渔村积极响应“长江大保护”号召,由“捕鱼人”转身成为“护江人”,还成立了“护江人”志愿队,定期巡查长江出海情况。
如今,走进堡渔村,还能看到一座“渔业文化馆”,这里展示着渔乡生活、老物件、渔民故事,还原了堡渔村的渔业发展史。
崇明沐昕社区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楠,从小在堡渔村长大,已经成为大城市白领的她,却在2018年选择了返乡,召集村里的年轻人,发起“渔益季”村居自治项目。
“村里‘上岸’的渔民很多,他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除了捕鱼并没有太多其他的技能。”张楠说,为了让大家重拾信心,会组织渔民进社区、进学校,进行渔家文化宣传推广,让生态保护进一步深入人心。
渔民上岸,给长江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这么多年,我从来没在江里看到跳出水面的鱼。去年秋天,我到江边散步,看到鱼群游过,还有鱼会蹿出水面,现在这样的场景就越来越常见了。”徐剑忠说,长江禁渔之后,生态越来越好,江里的鱼儿也越来越多,这是肉眼可见的。“所以,现在村民都习惯自称‘保’渔村。”
(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专家挑战高风险手术 成功切除巨大肾肿瘤合并静脉癌栓
-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江西首列通过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的商品汽车班列顺利开行
- 长深高速河惠段改扩建项目杨村互通开通
- 广东梅州暴雨已致5人遇难、15人失联、13人受困
- 《中医药—地黄》ISO国际标准“面世” 将提供源头保障
- 8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216元 上调33个基点
- CNBC全球科技大会广州举行 聚焦AI、新能源汽车技术革新
- 四川剑阁万人诵读《蜀道难》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欧洲商界:“我们不会放弃中国”
- 外媒:因空难事件 阿塞拜疆总统正在返回首都巴库
- 中国历代中央政权治理新疆地区学术研讨会举行
- 韩法院审查结束 尹锡悦是否会被正式拘留 今天或出结果
- “双节”假期广州海关监管进出境旅客23.7万人次
- 页岩油气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 助力中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巴基斯坦将从8月14日起对中国公民免签
- 天涯社区被申请破产审查
- 哪些能换?旧的如何回收?甘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
-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开通国际邮件出口业务并实现常态化运营
- 交响乐《玛纳斯》将在北京音乐厅上演
- 热门推荐
-
- 开启新十年,乌镇峰会有何新看点?
- 大暑:送瘟消暑 滋补养生
- “西藏人人健康”义诊活动在拉萨 日喀则开展
- 长沙首条旅游云巴开通 可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
- 为希望的田野注入更多活力(话说新农村)
- 中国·哈密“甜蜜之旅”第十七届哈密瓜节暨第一届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
- 湖北襄阳推进汽车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 菲律宾多地拉响赤潮警报
- 中央财政紧急下达6600万元支持汛期水毁公路应急抢通
- 澳大利亚或向英国采购核潜艇
- 浙江:用电力变革为城市发展增添一抹“绿色”
- 通讯:我给城市“增色挂彩”
- 开渔了,肥美海鲜还在路上
- 俄军飞机弹药非正常坠落,别尔哥罗德市发生爆炸
- “双昌”两村携手记(区域协调发展微观察)
- 汪品先院士夫妇捐赠设立的同济大学海洋奖学金首次颁发
- 被虐待后自杀?乌情报高官在办公室内身亡,头部中枪
- 中国代表:中东地区不应受到核武器威胁
- 美学者分析:过去20年,美国外交为什么如此失败?
- “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烈士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在南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