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鸭和朋友们在北京聚会,让巨型动物的快乐抚慰人心
作者:吴丹
2007年,一只身高26米的巨型充气“大黄鸭”驶入荷兰阿姆斯特丹港,成为全球闻名的公共艺术符号。过去十多年里,“大黄鸭”出现在世界各地,这一次,它和其他巨型动物在北京今日美术馆聚集,带来一场名为“弗洛伦泰因·霍夫曼:欢聚!”的展览。
“很多人觉得,我的作品总是出现在公共空间,融入当地观众。事实上,我对这些作品如何出现在美术馆也很感兴趣。”9月3日,因疫情无法来到中国的霍夫曼通过视频连线进行对谈。他说,在疫情的三年里,自己持续完成了在世界各地的巨型动物雕塑作品。
“疫情时期,全世界发生了诸多变化,很多人陷入隔离、封控,以及情绪的茫然。我们之所以想要做这场关于‘欢聚’的展览,是想告诉人们,庆典和欢聚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在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霍夫曼希望人们可以在庆祝与欢聚中重拾快乐,重拾人类独有的特质。
2022年是艺术家工作室成立的第20年,展览展示霍夫曼20年艺术生涯的重要创作,总计25件庞大的动物雕塑作品从世界各个角落出发,来到北京,仿佛参加一场盛大聚会。在今日美术馆外的广场上,一只戴着生日帽的蓝色巨鸟站在停车场最醒目的位置,汽车在它面前都显得小巧玲珑。
巨型动物欢聚北京
走进今日美术馆展厅,观众会看到一只“大老虎”。它的体积约等于一架波音飞机,占据整个二层楼高的展厅。与巨大尺寸相对应的是它躺卧在地的憨态,是一只虎崽正在撒娇打滚。
这是霍夫曼为本次展览独家定制的作品,由200万只乳胶气球制作而成。2022年是中国农历虎年,艺术家以这只“大老虎”致敬中国文化传统。跟门外那只站立的鸟一样,“大老虎”也头戴生日帽,贯穿着欢庆主题。
在超过2000平方米的展厅中,霍夫曼带来的巨型动物置身色彩斑斓的不同展厅,以九个主题串联起一场关于“欢聚”的畅游天地。提着购物袋的猴子、松鼠与蛇,像是喜欢买买买的消费者。
在“享乐生活”单元,头戴生日帽的“鹦鹉”、信奉享乐主义的“胖熊猫”、感伤的“黑鼹鼠”,既给观众营造了走进巨型动物园般的沉浸体验,也暗含艺术家对享乐主义与快乐真谛的讨论。肥猫、胖鼠和胖熊猫三件装置都用厚厚的羊毛绒地毯材质制成,孩子们在装置上爬上爬下。
一件“五彩纸人”的雕塑,看上去是轻盈纸片制成的,但事实上足有600公斤重。这件作品配以礼花装置,让观众通过展览直接进入派对语境,并重新审视人类欢聚和庆祝行为的本质。
“在西方文化里,五彩纸屑象征着环保再利用,缤纷的纸屑能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快乐。”霍夫曼说,在象征着派对庆典的“五彩纸屑”展厅,欢聚的气氛被推向高潮。
满地的五彩纸屑让孩子们很兴奋。他们蹲下,跪下或躺下,捧起纸屑洒向天空,伴随着尖叫和欢笑声。
“我的作品不仅可以看,可以摸,还可以爬上去玩,跟它们互动。”霍夫曼说,他曾在荷兰鹿特丹做过四个分散在不同社区的黄色爬架装置,那上面每天都爬满了孩子。他认为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玩乐都很重要,“尤其对孩子来说,玩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情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展览现场还有一个“秘密创作基地”,纯白的中国十二生肖雕塑陈列在现场,邀请观众找到属于自己的生肖,拿起彩泥在雕塑上实现自己的创意。艺术家设计的这个区域,成了不同年龄观众玩乐的空间,艺术变得无边界。
“这次展览我想传递一个信念,即使在疫情艰难的时刻,我们仍要怀揣信念和希望去继续生活,面对当下。”霍夫曼说。
公共艺术的社交属性
自2007年的“大黄鸭”开始,霍夫曼以不同的动物为主题进行创作,其核心都是放大尺寸,制造视觉冲击。
霍夫曼观察日常事物的独特视角,某种程度上与他1.92米的身高无不关联。在创作“大黄鸭”时,他想象站在高空,以巨人的视角,把地球当做一个巨型浴缸,让“大黄鸭”在全球游历。
他创作的巨型玩偶,不涉及丝毫政治或是地域色彩。凝视他的作品,常让人产生一种渺小感,一种被放大了的日常化与诗意的童真。
“大黄鸭”爆红后,神户兵库县立美术馆邀请霍夫曼将“大黄鸭”带去当地。艺术家重新创作了一只《神户蛙》,趴在美术馆的屋顶,成了当地的标志性作品。
“神户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城市,我想以这只青蛙传递出一种正能量,在不可预知的灾难面前,我们不要担忧未来,而是要充分过好当下每一天。”霍夫曼说。
他的雕塑作品不仅材料丰富,而且像是一首首献给城市的诗,让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忽然关注到不曾留意的细节。
一只平躺在建筑群中的巨型食蚁兽,一只叼着购物袋准备过马路的狐狸,一只像是被随意扔在地上的兔子玩偶。这些作品融于城市,融入当地观众,每一个地方都因为作品的到来而改变。
早期,他的很多作品都为不同城市的公共空间而设计,出现在城市中心广场、公园或是街边,这些临时性的公共雕塑虽然只能存在几个月的时间,却能带给城市丰富的情感记忆和影像资料。
现在,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城市、各国美术馆甚至是教堂、商场的委约,让霍夫曼作品的出现场景更加多元化,探讨的意义也更为深刻。
即便在疫情期间,他的新创作依然出现在全球各地。2020年,他为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一家博物馆创作了一组欢庆的鸟,这些鸟停靠在屋顶、广场,眺望远方,“我希望告诉人们,即便未来充满不确定,我们依然能像小鸟一样,随时具备飞翔起来的信心与能量。”
在中国,他受邀委约的创作也很多。他为深圳设计过一个戴着灰色帽子的红色大章鱼,孩子们可以通过章鱼的触角爬进身体,里面其实是一个大型的游乐场。他为中国眼疾儿童的筹款而设计的“抱抱象”也出现在深圳万象天地的屋顶。
去年,他为都江堰创作了一只极具标志性的城市主题雕塑——一只长26米、宽11米、高12米、重达130吨“自拍熊猫”。2021年4月,“自拍熊猫”在都江堰仰天窝广场亮相后迅速成为打卡地。
“当这只熊猫躺在地上,拿着自拍杆,传递出的是大熊猫慵懒放松的生活,以及当代人最熟悉的生活方式。手握自拍杆的熊猫会让人们反思,社交媒体对人的渗透和影响。”霍夫曼说。
谈及巨型公共艺术的影响力,艺术家强调,他尤其重视艺术的社交属性,“我的作品都是通过放大的手法来创作,我希望人们用眼睛和手去感知每一件作品,甚至进入我的作品中去玩耍。”
在所有作品中,霍夫曼都想要传递一个概念:在世界上,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都是平等的。动物并非异类,而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员。
展览将持续至10月23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陕西省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浙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配型成功感觉像中五百万”
- 清宫画家郎世宁绘画作品亮相沈阳
- 扩大朋友圈!本届服贸会给参展企业带来了哪些商机?
- 摩洛哥2024年接待入境游客数创纪录
- 外资企业地方行四川专场在蓉举行 促外企赴川投资兴业
- 东部洪水、西部高温,美国遭遇异常气候,原因是……
- 法国前总理菲利普宣布将参加下届法国总统大选
- 强化民营经济融资支持 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正式发布
- 乌兹别克斯坦影片《星期日》问鼎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
- 百年老戏院开辟新赛道 多业态迈出转型第一步
- 中国官方提出在京沪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
- 走进中国第七大沙漠:片片绿色染沙海
- “超长版”三伏天来了!警惕“夏日杀手”热射病
- 哈萨克斯坦总理称将扩大对乌兹别克斯坦出口供应
- 泰国首例猴痘患者康复 所有接触者未被感染
- “杭州奇妙夜”上演进“宫”夜游 主会场首次跨多个区域
- 杭州亚残运会丨魏琨:从运动员到志愿者,身份转换迎接新挑战
- 美国洛杉矶列车与汽车相撞致二死三伤
- “喜茶”们为何批量推出IP联名款
- 热门推荐
-
- 15日中国铁路发送旅客量再创春运单日历史新高
- 123米超长海上风机叶片是怎么做出来的?
- 自首男子亲述缅甸洗钱经历:子弹飞过头皮,被吊窗台暴打一夜
- 海外名校博士厦门行
- AI中国范儿丨一线越千年 “绣”出中式美学
- 北京市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今年发布
- 直击2023高考:爱心护考队伍不断扩大
- 柴窑艺术作品全国巡展佛山顺德开幕 200多件作品亮相
- (新春走基层)七百余年马街书会:一场冰天雪地里的曲艺盛宴
- 环环相扣治理“舌尖浪费”
- 新闻1+1丨冰雪旅游,看辽宁怎么玩?
- 长三角多地出现强对流天气
- 北京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四年累计记录物种6895种
- 纳斯鲁拉遭袭身亡震动中东 以总理首度发声:军事行动不会停
- 贵州茅台自11月1日起上调茅台酒出厂价格 平均上调幅度约为20%
- 墨西哥总统:七成收缴枪支从美国非法流入
- 14国冰雪产品集中亮相内蒙古呼伦贝尔
- 广西龙州县发现清代八角茴油蒸馏遗址
- 报告:全国碳市场发展影响持续扩大 市场活力稳步提升
- 抗洪牺牲的吉林省临江市副市长夏琨被评定为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