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纪行)为古籍“疗伤” 助文脉赓续
中新社北京8月26日电 题:为古籍“疗伤” 助文脉赓续
中新社记者 应妮
凝神,一贴一补,轻轻压平。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修复组副组长宋晶正在修复的《通志》,是馆藏现存最早版本的元大德三山郡庠刻本,她在做的步骤是修补古籍上的破洞。
日前在北京启动的“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二期,除了这部《通志》,还将修复北京版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以及舆图、金石拓本等重要藏品,首都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的馆藏古籍善本也计划纳入此次修复支持范围。
古籍保护,“破圈”发展
这一公益项目源自2021年,为深度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古籍保护的重要作用,国家图书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字节跳动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启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实施“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围绕“你需要什么”“我能做什么”“咱们能解决什么问题”,在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古籍活化利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在此基础上,国家图书馆将资源引流到各级各类古籍收藏机构,实现更大范围的联动,推动古籍保护“破圈”。
“汇集社会各界力量,发挥公益平台优势,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古籍保护和活化利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表示,基金会重在发挥引导作用,拓宽资金来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一期项目不仅修复了《永乐大典》“湖”字册、《瀛环志略》《西夏文大藏经扉画》以及黄河舆图绘本、样式雷图档、碑帖拓本等珍贵古籍104册件,培养古籍修复人才107人,更因其开创“以公益基金搭台、促三方资源合力”的模式,入选了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古籍修复,科技助力
现代科技的引入,为古籍修复提供了有力支持。修复《永乐大典》过程中,修复师对书芯的修复参考了之前的成功修复经验,在不拆除原装帧的前提下,对书叶进行“掏补”修复。但与此前不同的是,修复前对书叶用纸进行了纤维分析检测,并从库存老纸中选择成分配比和颜色均相近的纸张作为补纸。
对书衣的修复则先对绢丝粗细、密度等数据进行准确测量,修复师利用现代织布机复原丝绢封皮的工艺,在修复过程中还借助高倍放大镜等仪器设备对接口处的每根丝进行梳理调整。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修复效果,也为如今修复《大藏经·甘珠尔》这样的民族文字古籍提供了参考。
一边修复,一边研究。工作人员还积极开展科学分析、材料研发、模拟实验,通过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推进了古籍修复的科学化发展。
二期项目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全国已有29家古籍收藏单位参与申报。文澜阁《四库全书》、顾炎武稿本《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一批珍贵典籍都被纳入修复计划之中。项目同时还将重点培养民族文字古籍修复人才,吸引更多人参与古籍保护与修复,成为古籍“守护人”。
古籍活化,走进日常
如何让原本“高冷”的古籍,借助新技术、新的传播手段焕发生机?“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自开展以来,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以短视频、微纪录片等形式讲述古籍鲜活有趣的故事,增进观众与古籍之间的“互动”,如推出首部中华古籍活化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在新媒体平台发起“#寻找古籍守护人”“#全民晒书”等话题,开展“永乐大典知多少”有奖答题,组织“《永乐大典》研学”“跟着样式雷游颐和园”直播等活动,让社会公众特别是小读者们深刻了解古籍聚散流转与国家民族兴衰紧密相连的传奇故事。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家图书馆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1500余个款式,涵盖配饰、箱包、家居、礼品等8大类别,对应《永乐大典》、敦煌拾遗、金榜题名等近30个主题,实现文创经营收入6000余万元人民币。
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表示,让更多古籍走下高阁“疗伤”,并在现代生活中活起来、传下去,这是赓续中华文脉的需要。作为海内外中华典籍重要收藏地的国家图书馆,将携手全国各级图书馆、博物馆进一步开展珍贵典籍的展示、利用和活化。(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山西太原千年古街古韵新潮 巡逻民警10年守护人间烟火气
- 特写:豫北小麦晾晒“图景” 村庄街道满目金黄
- 走进福建宁德首个“零计划停电”示范区: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
- 美国“毒火车”引发环境灾难 污染物外运未提前通知引发民众抗议
- 六大银行集体表态支持房企融资,将如何影响楼市?
- 国创数字经济论坛暨数字经济研究院成立仪式举办 聚焦数字经济热点
- 王扶林:把古典名著写进中国电视史
- 日企扎根上海长宁 中日会客厅在沪成立
- 2023商博会将在乌鲁木齐举办 总规划展览面积约7万平方米
- 新质生产力、新科技、新动能“加速跑” 书写着高质量发展“春天的故事”
- 全线覆盖5G专网 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今天上午通车
- 提升12条重点产业链 江西发布“产业链现代化‘1269’行动计划”
- “五一”假期广州接待游客近1104万人次
- 42个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新基因揭示
- 芬兰今年第三季度经济低迷
- 2023合肥科创金融峰会聚焦探索“金融+科技”新路径
- 以军袭击加沙北部医院 联合国机构深表担忧
- 海信电视发布E8N系列旗舰新品 打造《黑神话:悟空》专属模式
- 哈中学者探医药领域合作新路径
- 对华“要机遇”还要“寻求合作” 德国给出明确答案
- 热门推荐
-
- 川藏、青藏公路通车70周年 绿色能源点亮高原
- 从实习护士到车辆钳工:95后女生大跨度“转行记”
- 中国铁路实行新的货物列车运行图
- 共和国巡礼|在海南自贸港,修全球飞机
- 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 孩子发烧要立刻就医吗?
- 财经观察:农货“进城”与消费“下乡”双向奔赴
- 英国专家:“一带一路”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发展倡议丨世界观
- 广交会观察:中国玩具创意趣味“玩转”全球
- 沈阳举行祭英烈活动缅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 波士顿咨询发布报告:生成式AI技术落地,赋能银行转型增长
- 中国医疗出口企业积极参加菲律宾第六届医博会
- 调查:仅6.7%的外国公司因俄罗斯受制裁而撤资
- 十道“峰”味⑩丨从乌镇“一枝独秀”到奏响数字桐乡“十二乐章”
- 以色列空袭黎巴嫩南部市政机构致16人死亡
- 2023年“海棠花儿开”文化艺术节开幕
- 四川兴文发生4.3级地震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 重庆:清洁能源“照亮”三峡库区乡村振兴路
- 海南自贸港首票空港口岸“机坪直提”新模式业务落地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出席长野县日中友好协会年度总会
- 安徽五河援疆教师高仕路:将教育的火炬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