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用奖学金交学费被孩子指“好恶心”,问题出在哪
□熊丙奇
有网友自述,自己高考完拿到了几万块的奖学金,本来想留着自己处理,结果却被爸爸拿走,用来交大学学费和生活费,爸爸每周再补他300元钱(每月1200元)。该网友认为这是自己挣来的钱,爸爸没有权力支配,这种行为“好恶心”。在原博评论区,博主的粉丝普遍认为:孩子应该完全自主支配这笔钱,“这是中国父母的通病,缺乏边界感”“每个中国小孩都有一个和压岁钱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简单到只有一句话:我先帮你保管”。转发区则从父母角度提出了另外的观点:孩子也应该体谅父母。有人甚至说:“生块叉烧,好过生你。”
该不该用孩子的奖学金交大学学费?在许多人看来,这本不是一个问题,但却成了“争吵不休”的话题,还被吵上了热搜,甚至演变为家长群体和孩子群体的“对立”。
能通过高考拿到几万元奖学金,这名学生的学业无疑是优秀的,但他却指责拿他奖学金交大学学费的父亲“恶心”,令人感慨万千。这一定程度表明,这名学生对父母缺乏感恩意识,也不愿意分担家庭的责任。这或许是功利家庭教育的结果,父母包办代替孩子除学习之外的一切,亲子关系就可能部分地异化为分数关系。孩子考出好的分数,就完成了作为子女的任务,而再获得奖学金,当然就属于自己。他们不管父母的生活如何,还有的甚至有“我是为你们上大学”的观念。
家庭教育最根本的职责,是把孩子培养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因此,对孩子从小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自立自强意识。值得注意的是,评论区站在学生立场的观点认为:“学费和生活费,本来就应该是父母来出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很多发达国家,孩子18岁成人后,就开始“经济独立”,哪怕上大学,也有不少是自己兼职打工或申请助学贷款解决学费、生活费。为鼓励所有学生靠自己而不是靠父母上大学,助学贷款不只向贫困家庭学生开放,而是向所有学生开放,包括富裕家庭学生,也可申请助学贷款,以贷款完成学业,毕业后归还贷款。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也崇尚独立、自主,把不花父母的钱上大学当作一件很酷的事。
由于缺乏独立、自主意识培养,除认为父母交学费是天经地义外,还有不少大学生有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攀比消费、超前消费。“卡奴”、校园贷问题也由此滋生,有的学生很快花完父母给的生活费,不够就找网络贷、校园贷。如果有自立、自强的意识,知道挣钱的不易、懂得量入为出,这类问题就不会发生在那么多大学生身上。
回到奖学金上,顾名思义,奖学金就是用来奖励、支持学业发展的,用奖学金来交大学学费,是奖学金再正常不过的用途了。有人说,父母应该和孩子商量,征得孩子的同意,结果可能就不一样。这就涉及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或许在父母看来,孩子应该“懂事”,理解家长的苦衷,因此也就没有和孩子商量,可是,父母在以前给孩子这方面的教育了吗?是否了解孩子的想法?对于此事,父母和孩子完全不同的态度,至少表明沟通存在问题。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培养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父母应该以身作则,通过交流、陪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强、自立、自尊的意识。或许,如果家庭教育“到位”,这名同学会很主动地告诉父母,自己获得的高考奖学金,可用来交学费、住宿费,可以给父母分忧了。
这是父母和学生都要思考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此事,有不少家长感慨20年教育失败;而对于要求学生理解父母,也有不少学生认为是父母的PUA。双方立论都指向了家庭教育。事实上,父母和孩子最基本的关系,是成年监护人和未成年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身依附关系,基于此,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要以培养自立、自强的社会合格劳动者为根本目标。
(作者是知名教育学者)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南宁面向东盟释放产业“磁吸力”
- 创新设立服务专区 杭州探索慈善共富新路径
- 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城与青年彼此成就
- 有儿童被烫伤、烧伤!紧急提醒,小心这种玩具
- “京津冀最美湿地”进入候鸟迁徙高峰期
- 中国与南非汽车业合作前景广阔
- 近60位台湾师生在河南开启文化交流研习之旅
- 性价比高、用着方便,婴儿面霜适合成年人吗?
- 新漫评:经济霸权瞄准世界,警惕美国“擦枪走火”
-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年 轻人缘何热衷上夜校?
- 上海“咖啡+”生活走俏 东西方元素交融出别样味道
- 端午节旅游数据报告:短途自驾游成出行首选 “避暑游”受追捧
- 国办: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企业上市和再融资、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
- 1-6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408330.1亿元 同比增长1.9%
- 新增6人死亡!美国多州报告李斯特菌感染病例
- 超1亿人次出游 全国多地文旅消费释放新活力
- “杜苏芮”逼近 福建宁德台风暴雨预警双提升
- 全球24城市长(代表)将聚杭州 探讨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 俄国防部长:下令加倍生产高精度武器
- 广州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
- 热门推荐
-
- 四川:暴雨蓝色预警 7564人提前转移避险
- 从盼盼、福娃,再到冰墩墩 人类为什么爱“墩墩”
- 藏族歌手扎西顿珠唱响云南开放姿态 盛邀八方游客“留下来”
- 中轴线前世今生:北京何以成为北京
- 宁夏出台多方面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
- 春运首日火车票今日开抢 规则有变、成功率增加
- 企业要当好个人信息“守门人”
- 补足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最大短板
- 江苏扬州创新推出文旅项目 打造“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全产业链
- 迄今最小光学陀螺仪没米粒大 未来有望用于航天器
- 小小太阳镜 挑选有讲究
- 1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回升明显
- 俄方回应布林肯突访基辅:不会影响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
- 抬棺出征的孤勇者:左宗棠为何能收复新疆?
- 上海古意浓浓 非遗“点亮”民众生活
- 6月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102.8% 市场运行向好
- 海内外艺术家联动 展现插画里的世遗泉州
- 吸睛亦吸金 国庆假期深圳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
- 优质纪录电影如何“破圈”
- (走进中国乡村)农文旅融合助贵州仡佬族古寨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