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旅游数据报告:短途自驾游成出行首选 “避暑游”受追捧
中新社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旅行社交平台马蜂窝24日发布的旅游大数据显示,端午假期短途自驾游成出行的首选,同时,“避暑游”综合热度高涨,青岛、承德、贵阳等地凭借天然的避暑优势成热门目的地。
出行数据显示,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体验自然风光,短途自驾游成了此次端午出行的首选,距离北京较近的乌兰布统草原,自驾热度上涨110%,是首都青年“逃离都市”的重要目的地。
恰逢高考结束,端午假期被“毕业季”覆盖,亲子游、毕业游搜索量持续拉升,在马蜂窝站内平均热度涨幅分别为135%和115%。亲子游方面,融入了动物观赏、科教研学、亲水游乐、生态体验等主题的热门目的地受到追捧,如北京环球影城、上海迪士尼乐园、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以及四川遂宁的“中国死海”、贵州黔南的“中国天眼”等,迎来大批家庭游客。
成都、重庆在“网红”城市和烟火美食的双重加持下成为毕业游的热门之选;南京、西安依靠千年古都的魅力赢得年轻人的芳心。值得一提的是,端午期间草莓音乐节在桂林火热上演,带动桂林搜索热度直线拉升,跻身端午毕业游热门目的地前十。
此次端午假期“撞上”入夏高温,马蜂窝旅游大数据显示,近一周来,“端午避暑”的综合热度涨幅高达145%,青岛、承德、贵阳、昆明等城市凭借天然的避暑优势入列热门目的地。
受端午、“毕业季”等多重效应叠加影响,今年的旅游旺季已提前吹响集结号。马蜂窝旅游研究院院长冯饶表示,端午往往是暑期旅游市场风向标,从今年端午超一亿出行人次的火热程度来看,预计接下来的暑期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旅游小高峰,旅游业也将进入结构性复苏新阶段。(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早就阳康了 为何留下失眠病根儿?
- 江苏首次“打包”出台系列新举措繁荣夜经济
- 中国民航11月货运规模创历史新高 连续4个月超疫情前水平
- 新学期学习计划执行起来虎头蛇尾 孩子总是“三分钟热度”咋办?
- 非遗传承:新疆皮影“背后”有人
- 今年以来宁夏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20.1亿元
- 2024年暑期旅客运输7月1日启动 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4亿人次
- 北京人艺2022级表演学员培训班结业仪式举行
- 山东省人大代表热议“新质生产力” 赋能产业发展“新”动力
- 孩子发热如何居家护理?
- 涉贪腐被捕的欧洲议会前副议长向欧洲法院提出上诉
- 权威人士指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将创造巨大的绿色市场机遇
- 夜间出游如何更安全(链接)
- 中国科研人员发现一种抗癌蝙蝠
- 北京七部门联合发布通告:加强行业使用电动三轮车通行管理
- “吉林水田第一县”迎丰收 预计增产5000万斤水稻
- 商务部:对原产于日本和印度的进口邻二氯苯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发起期终复审调查
- 印尼中资企业向雅加达孤儿院捐赠
- 沈阳李氏糖人传承百年“甜美记忆” 搭起中外“糖桥”
- 欧佩克秘书长:预计2045年全球每天石油需求量将达1.1亿桶
- 热门推荐
-
- 上半年租房市场价稳量增
- 农业农村部:努力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 全球近280个优质项目汇聚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
- 庆祝中马建交50周年 中马智库论坛在吉隆坡举行
-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 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不该再是个争议话题
- 中消协消费提示:关注日本小林制药有关产品风险
- 爆梗频出 喜剧电影《火锅艺术家》北京首映
- 福建厦门森林消防全力打好秋防战备“主动仗”
- 自然资源部: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2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 中国工信部拟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
- 线上线下互动 国家图书馆推出多项龙年春节文化大餐
- 孟加拉国一列火车遭人为纵火
- 精细化服务助企享税惠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 “先别管专业,考进去再转”,现实吗?
- 银川海关:强化监管 严把进出口食品安全关
- 武汉:医患携手用中药“作画” 传播中医药文化
- 国医大师旺堆:用一生传承守护藏医药文化
- 山东烟台直飞日本福冈客运航线复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