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工科专业火了20年:70后80后见证行业红利,新人入行更“卷”
作者:金叶子
“念高中的时候自己就选定了EE(Electrical Engineering,电子/电气工程)这个大领域,加上通信的就业前景特别好,就顺其自然地读到了研究生。”林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8月初,中部双一流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的“90后”林晟,入职了国内通讯设备商。同一月,“00后”黄子航高考分数超过了心仪的上海交大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衍生出的就业机会,让像林晟、黄子航这样瞄准EE专业领域的学生有增无减。数据显示,在近期2022高考专业热榜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连续几天冲上榜首,同样是EE相关领域的电子信息技术也稳居前五。
根据中国信通院测算,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有望维持年均约9%的增速,预计2025年规模超过60万亿元。同时,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深入,数字化转型的压力、意愿等显著提升,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2021年全球数字化支出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
“70后”回国投身智能制造
一个产业如果做到引领,就能为本国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
作为一个宽泛的工程领域,EE包含传统的电子、电路、通信、控制等领域的技术和研究。在中国,工程系中和电相关的专业,基本都能归在EE领域,例如电子工程、电气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测控仪器等。EE的就业范围也相当广,小到集成电路的设计,大到南极轮船上的仪表操纵都包含其中。
在上海创办了一家智能制造企业的“70后”陈谌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忆道,在本科毕业后他前往欧洲留学,随后留在了外企做信号相关工作。“我们同学从事集成电路领域的很多,我是在第二份工作时离开了通信领域加入了咨询业,最终又回国创办了现在的智能制造企业。”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通信领域仍处于起步跟随阶段,并不能给我国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纵深。
“我的第一学位是通讯信息工程,方向是微电子。那个时候我们毕业会优先思科、贝尔、惠普这些外企,鲜少有人进华为、中兴这些国内通信设备商。毕竟国内相关产业还没起来,个人发展前景没有更成熟的外企明朗。”陈谌说。
而谈及如今选择的赛道,曾经的学科背景让陈谌有了一些思考。他说,我国目前处于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过程,这也和经济发展大背景息息相关。此前我国的工业生产更多是大批量、标准化的,附加值还不够高。“随着国民教育程度、科技能力的提升,在制造业转型的过程中,就有很多可想象的空间,因此我回来加入了智能制造。”
“70后”“80后”共同见证通信发展
在移动通信赛道上,中国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崛起历程。从2014年开始,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4G网络。差不多从2G跟随3G突破开始,EE专业变得火热。
毕业就进入通信公司的“70后”俞泽,见证了过去二十年通信业的发展。“我们中学连续两年的高考状元都去了电子科技大学,毕竟EE是他们的王牌。”
在俞泽刚入行不久的1994年,中国获准加入国际互联;1995年,我国GSM数字移动电话网正式开通,2G时代开启 。
而截至2021年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142.5万个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5G用户数达到3.55亿户。全国超300个城市启动千兆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千兆用户规模达3456万户。农村和城市实现“同网同速”,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均超过99%。
2013年回国加入通信公司的“80后”范昱,如今正从事5G算法研究。他从未想过,高考后的专业选择,让他和这个行业绑定了15年。
“那个时候我记得有本高校专业报考指南,我就和爸妈在家一个个地选,先选城市,再从比较热门的理工科里圈定专业。”范昱回忆道,7岁时家里就买了两台电脑,他个人更感兴趣的专业其实是当时更火热的计算机科学(CS),不过综合考虑了未来深造和就业前景后,最终和父母一起选定了通信工程专业。
从C9学校毕业后,范昱顺利考取了美国Top30 EE专业的研究生,并以全A的成绩毕业。在毕业典礼举行前,他已顺利拿到了两家美国通信公司的offer和难得的H1-B工作签证。
中学时代就拿过物理国奥奖牌的范昱认为,EE课程偏硬件,对数学要求较高,也需要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本科到研究生课程包括微积分、数分、电路与电力系统、电磁学、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
“EE的就业方向有很多,强电方向例如电气自动化,这个方向的学生的主要是去跟电力电气直接相关的企业,比如国家电网、发电厂、供电局等,我是弱电方向的通信工程,同专业的同学当时大多进了通信或者互联网企业,另外像芯片设计这些也是EE大领域里的。就是因为就业领域宽泛,我们过来读研的同水平同学,基本都可以留下来。”范昱介绍。
由于家庭原因最终选择回国的范昱,也会偶尔对比留在美国和回国后人生轨迹的差别。以他同专业的校友为例,在美国安家立业后收入都在中产以上,也不会像他现在这样时常加班,“美国通信业起步早,就业环境趋于稳定,因此压力不会太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不会像国内这样因行业高速发展提供给个人站上风口的机会。”
范昱回忆,毕业那年回国求职时,其实已经没有太多的公司给他选择,中国通信设备商崛起的同时,往日他们专业毕业生趋之若鹜的“外企”已光鲜不在,市场份额开始被华为、中兴迅速抢占,与此同时,诺基亚和西门子的电信部门合并,阿尔卡特朗讯并入诺基亚,摩托罗拉出售电信部门。
也因此,范昱一家外企都没投,选了一家中国企业一直干到现在。
据范昱观察,和他们这些家庭条件相对好一些的“85后”不同的是,公司的“70后”“80后”前辈可以说完全凭一己之力在一线城市安家立业,甚至财务自由。在他看来,过去20年国内的通信行业发展机遇,让一些所谓的“小镇做题家”有了可以“翻身”的机会。“前辈们完整地参与和见证了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的高速发展期,而在这个领域‘会做题’是必须的,你还需要有相当程度的韧性和热爱。当然从某种意义来说,专业的选择确实决定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人生轨迹和生活水平,好的赛道能加速资产的积累。”
范昱称,相比他入职的那年,如今公司研究生应届生入职的工资已经涨了一倍多。
根据麦可思近期发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21届本科生毕业生中,月收入最高的本科专业是信息安全专业,达到了7439元,软件工程专业月收入也超过了7000元。此外,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互联网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自动化也进入前十名。可以看到的是,收入前十中,半数都属于EE相关专业。
与此同时,新人入行门槛也变得更“卷”。“来公司的年轻人越来越厉害,可能晚十年我就进不来了。”他笑称。
“00后”如何选择
数字经济时代,不管是制造业转型还是全球碳中和趋势下的新能源发展,时代机遇叠加政策扶持继续推动EE领域专业的热度。
在上海交大教师李铭看来,如今EE领域竞争也很激烈,以他专业方向的研究生为例,每年的录取分都在10~20分的区间上涨。不过,留给这些年轻人的机会也比以往更多。
7月25日,上海发布公告,面向全球发布5000余个博士后岗位,岗位年薪最高70万元。在这份博士后招聘计划中,EE相关领域例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电子科学与技术需求量较大、高薪居多。
7月22日,华为招聘官微发布“天才少年”招聘计划。这是自4月之后,华为今年第二次面向全球发出“天才少年”召集令。翻看这些“天才少年”的毕业专业,和华为主航道业务对口的EE领域占了不少。例如,90后“天才少年”最高档201万年薪的博士生张霁,本科为电子信息专业;同样入选最高档位“天才少年”的廖明辉,2012年本科考入华中科技大学选择通信工程专业后,2016年硕博连读,主攻信息与通讯工程方向。
李铭说,以往EE专业都热衷海外留学,企业招聘也比较青睐海归,而现在国内双一流大学的EE专业就业前景也很不错,“至少我们专业去到运营商、通信设备商工作的学生,他们的入职评级都和海归不相上下。”
在林晟看来,和以往不少师哥师姐去互联网公司的情况不同,现在他们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首选都是华为、中兴以及运营商,另外做人工智能的也不少,以至于在招聘阶段都很“卷”,双一流硕士是起步,也有不少全球TOP30学校回来的海归。
通信行业之外,EE强电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与我国“双碳”主线相契合,例如在煤矿大省山西,今年山西考生的高考专业热搜趋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居于首位。
在半路离开通信业的俞泽看来,如果说前三十年的行业机遇偏向了计算机、互联网、通信,未来二十年硬科技和新能源是需要关注的,“我入行那会通信业还是跟随,几乎一片空白,谁也没想到现在做到了引领。”
李铭也提醒未来报考的学生,不管是热度一直在的老牌工科,还是有交叉领域的新工科,在他看来,都需要沉下心来把基础学扎实。
“任何专业从研究的角度,都是可以持续产生新的问题并应用到社会中带来新的价值,老的专业会出现新的东西,新的交叉学科和也都是在已有学科的基础上来交叉融合,所以不管是新专业还是老学科,都需要去沉下心来研究和学习。”李铭说。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李铭、范昱、俞泽、李谌、林晟、黄子航为化名)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市场监管总局:对以人参、西洋参、灵芝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实施备案管理
- 冰雪研学游成新疆冬季旅游“新宠”
- 再现闽宁协作山海情 歌舞剧《杨岭村的故事》福建巡演
- 广州“光彩大篷车”推动消费帮扶 加速农产品“入穗融湾”
- “治理水平下降,债务负担加重” 惠誉下调美国信用评级
- (身边的变化)云南边境村寨“家园变花园”
-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举办“维也纳1900”特展
- 【光明时评】筑牢医保基金安全底线
-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发布2024音乐季
- 2023年加拿大国际矿业大会在多伦多举行
- 汇聚拼搏奋斗力量
- 新疆鄯善县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局地逾50摄氏度
- 三星堆首个线下城市数字空间亮相
- 走进民企看发展 | “尝新者”蔚英辉:打造实体经济的线上“要塞”
- 以金融支持促进住房租赁市场更好发展
- 海浪橙色警报:东海东部将出现6到9米的狂浪到狂涛区
-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发生5.5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故宫博物院发布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团队快速预约、检票措施
- 中国工信部部长:将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 为博物馆奔赴一座城
- 热门推荐
-
- 一文一物|琴鸣心声:奏响西南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华彩乐章
- 创新药中国上市 助斑秃患者开启人生新篇章
- 加拿大西部麦克尼尔港附近海域发生6.0级地震
- 多组数据描绘人民美好生活生动画卷 各领域不负春光“攥指成拳”促发展
- 福布斯发布2023年泰国富豪榜 正大集团谢氏家族排首位
- 在野党呼吁加速弹劾 尹锡悦组团反击 韩国政局仍然充满未知数
- 六盘山下“赏花经济”催热乡村游
- 金华去年海铁联运量居浙江各地区首位
- 甘肃榆中:“富贵之花”变身“富民之花”
- (经济观察)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反对“脱钩断链”
- 刘江红:让城市潮起来、酷起来 吸引年轻人“流量”变“留量”
- 探访宁夏,外媒记者感叹“中非合作像及时雨”
- “浙江一万年”展览开幕:万年稻米亮相 3D复刻吴越石窟
- 甘肃张家川70载“蝶变”闯新路:餐饮业年创收逾百亿 将告别不通高速史
- 中经评论: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网络晴空
- 美将对乌追加2亿美元援助 芬兰有限开放与俄边境口岸
- 这位中石油前高管被查,成今年落马的第24位中管干部
- 暖湿气流继续北上 南方阴雨雪湿冷状态还要持续多久?
- 在陕台商台企共寻商机、同话发展
- 如何解读央行前瞻降准?一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