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红:让城市潮起来、酷起来 吸引年轻人“流量”变“留量”
中新网北京7月27日电 (李金磊 宫宏宇)随着淄博、重庆等一批城市在海外“火出圈”,中国别具一格的城市文化也受到外国观众特别是“千禧一代”的关注和喜爱,并成为突破西方政治化叙事、传递真实中国形象的窗口。
中国城市为何能“扬帆出海”?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导刘江红近日在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中表示,中国城市吸引外国人,通常得益于其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美食文化以及城市特色。其中,城市特色尤为重要。
比如,位于太行山山脉的中国林州,凭借独特的地貌成为国际翼装飞行友人的聚集地。同时,目前很多旅游城市都通过短视频推广自己。短视频成为帮助旅游目的地出圈的常见形式。
“现在通过短视频等新形式走向海外的中国文化主要有五类”,刘江红指出,一是日常的文化娱乐。现在外国友人对中国的了解很多还是通过长城、熊猫这类经典的形象,以及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麻将和武术等等。二是影视、文学作品。比如以刘慈欣为代表的科幻作家的作品,受到许多外国文学爱好者的喜爱。三是“中国风”文创。例如被热议的“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汉服的一种),还有很多已经融入衣食住行的文创产品。四是网络原生的文化产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游戏《原神》目前已经在150多个国家上线,在海外很受欢迎。五是网络文化。例如非遗“纸翻花”,通过外国博主的rap配音走红海外社交媒体。
此外,中国城市走红海外,从根本上来看,离不开城市活力的迸发。刘江红表示,青年群体是城市活力的源泉之一。青年人能够为城市经济发展、产业创新、社区治理以及品质提升贡献力量。
“以前,城市建设更多强调‘青年友好型城市’,现在则强调‘青年发展型城市’,从友好到发展的变化,体现了要让青年人从城市流动的‘流量’变成留下来的‘留量’”,刘江红提到。她进一步指出,目前,已有许多城市通过打造青年文化园区、改善绿化环境、加强国际化建设等方式丰富年轻人的生活,吸引年轻人在城市中安居乐业。
在刘江红看来,未来还要加强城市文化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让城市“潮”起来,“酷”起来。同时,要关注小城市的文化建设,调动多方力量协力满足青年的文化需求。(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塞瓦斯托波尔一工地活动房发生火灾 已致8人死亡
- 突发!以色列发动袭击后,伊朗宣布关闭领空
- 西藏白朗:藏族大学生返乡创业做“新农人”逐梦高原
- 向海而兴 “中国最美滩涂”福建霞浦奏响滨海旅游新乐章
- 苏丹武装冲突已致56名平民丧生 国际社会呼吁各方立即停火
- 兰州新区秦川打破“村界”创收 产业联盟诞生“百万村”
- 青海“海南州故事”彰显绿色算力发展优势
- 外媒:黎巴嫩真主党任命新任领导人
- 总编剧谈《欢迎来到麦乐村》:如何做到不悬浮与接地气?
- 专家:我国数字政府发展水平呈逐年提升态势
- 【国际3分钟】“伏特台风” 刮的不是风 而是美元
- 全国计生协工作会议:调动更多积极因素参与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从三个维度读懂“中国第一展”的热度
- 包头市人才直播带岗基地正式启动,快手快聘赋能就业服务数字化升级
- 定日震后首颗探空气球施放 震区气象服务有保障
- 男子偷6件快递作为“情人节”礼物送女友被抓
- 重庆大轰炸幸存者粟远奎:有生之年帮遇难同胞讨回公道
- 138家外商在中国最大丝网产销地洽谈合作
- 雪山脚下的“90后”:守正创新草原音乐,还会跳敦煌舞
- 云南丽香铁路增加运力 应对客流持续增长
- 热门推荐
-
- 普京:俄罗斯须做好准备应对西方加大制裁
- 万象“耕”新 新疆兵团各地温室大棚育苗忙
- 国家发改委: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 (申城风景线)国乐雅音连续奏响 咏叹文明的厚重与灿烂
- 花香浓缩深情厚谊 友谊跨越半个世纪 中美乐团上演“茉莉香飘《茉莉花》”
- 粤港澳上百名“粤菜师傅”参与技能大赛比拼
- 外媒:以军袭击加沙地带难民营学校 已造成至少40人死亡
- 石猴齐天儿、小胖墩哪吒……这版美猴王不一样
- 外媒: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后,加沙一家庭被迫搬迁14次
- 献给孩子的话剧 《诗仙李白》再现伟大诗人传奇人生
- 国庆楼市“卖爆了”,北上广深新房成交量同比成倍增长
- 北京中招录取总成绩满分670分 体育与健康科目分值50分
- 第十三届厦门苏颂文化节聚焦新质生产力及高质量发展
- 突发!肯尼亚首都发生巨大爆炸,已致3死数百人伤
- 西藏首单古树名木保险在山南市加查县落地
- 躲过了雪糕刺客,你躲得过“爱情刺客”吗?
- 聚焦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陕西省2024职业技能大赛开幕
- 海内外易学研究专家齐聚山东济南 共谋易学传承创新之道
- (年终特稿)科技赋能助残事业 数字之光何以照亮残疾人未来?
- 二十国集团外长会议支持“两国方案”解决巴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