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身热”持续升温
原标题:(国际论道)中国“健身热”持续升温
本报记者 贾平凡
“肌肉锻炼、搏击操、瑜伽……在中国,即使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健身热潮仍在继续。”日本《东方新报》援引《2021年度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称,2021年中国健身行业逐步回暖,健身会员和健身人口渗透率呈现连续5年增长的态势。截至2021年底,中国健身房注册会员数为7513万人,比2020年增长6.89%;健身人口渗透率也从2017年的3.46%增长至2021年的5.37%。坚持营业的健身房平均月收入达到48.3万元,比2020年的43.5万元增加11%。
外媒关注到,疫情之下,中国人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空前提高,自发健身意识大幅增强,线上健身用户激增。这些都为体育健身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
健身蔚然成风
“摆臂、抬腿,腰间赘肉咔咔掉”、“跟着刘畊宏老师打卡,一起瘦瘦瘦”……今年,短视频平台一股“刘畊宏”健身直播的爆火,成功带动了大众对线上健身的热情。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云健身”的普及率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启“云健身”模式。
日本《东方新报》报道称,受疫情影响,中国在线健身产业飞速成长。2021年,健身应用程序“Keep”的月活跃用户达到3440万,每人每月参加4.1次训练。在抖音上,2021年健身类账号的粉丝也增加了3倍,运动类主播收入平均增加了2.5倍。台湾歌手刘畊宏在上海疫情封控期间做健身直播,涨粉超过4000万。
伴随中国全民健身热潮,包括陆地冲浪(简称“陆冲”)、飞盘等新式且易上手的体育运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热捧。新加坡《今日报》网站近日报道称,陆冲自今年春季以来在中国城市特别是女性中间兴起。与其他形式的滑板运动相比,陆冲被认为更容易学习。北京冬奥会雪上运动的热潮也推动了陆冲的发展,相关俱乐部、组织和课程数量猛增。在北京地标性建筑“水立方”附近,每周一次的女性免费陆冲活动,已经从4月下旬的十几个常客增加到近百人。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受疫情影响,很多过去常出国旅行的中国城市居民前往野外,寻求探险之旅,从而催生了露营和户外运动产业。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大都市周边的田野、河流和山脉,已成为城市居民的热门目的地。
在人们印象当中,相比在家庭跑步机上佩戴iWatch测量心率这种年轻化的运动方式,中国老年人的健身方式更加“野生”,公园里一棵树、一支单杠,就是他们健身的舞台。倒挂盘桓,悬空站立,旋转翻越……这些娴熟动作就连年轻健身达人也望之惊叹。
美国《赫芬顿邮报》曾如此描述这些老年人的健身场景,“没有跑步机,没有iPod,也没有吸汗面料的衣服。没有蛋白质奶昔,不做热瑜伽,也没有运动记录器。只有攀爬架和令人难以置信的体能水平,那些中国老年人在北京天坛公园展现了人类的灵巧。”
多重因素助推
健身运动的热潮为何会在中国方兴未艾?外媒从多方面进行解读。
日本《东方新报》分析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因而大幅增加了就餐、健身、文艺等娱乐活动方面的支出。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让越来越多城市居民希望通过健身运动保持身体健康。此外,人们越来越重视颜值。以前,男性肥胖被视作“有威严,很可靠”。而现在,大家普遍认为,健美的身材和硬朗的外表“能给人的工作、收入、婚姻甚至整个人生带来积极影响”。于是,“保持体形”的观念逐渐在中国火了起来,从而带动健身的盛行。
政府鼓励也是中国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2021年8月3日,中国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称,到2025年,全民健身将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激活力的工作方案》,从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和加大体育产品供给两个维度提出落实纾困政策、加大赛事供给、加快投资建设、深化融合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等举措。
美国体育商业媒体FOS发表题为《中国想让其体育产业发展壮大》的分析文章,中国要实现体育产业规模2025年达到7730亿美元的目标,必须比2019年规模增加70%,“计划让每个社区都拥有体育设施,新建或翻修的运动场馆、体育公园和健身中心将超过2000个”。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中国近年来多举措推广冬季体育运动。自从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中国对冬季体育运动的总体投入相当可观。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现在已有超过650块标准冰场和800多个滑雪场。这两个数字较2015年分别增加了317%和41%。自从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以来,已带动超过3亿中国人参与了冬季运动。现在,中国各地的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冬季运动。即使在中国一些气候相对温暖的城市,室内滑雪场、溜冰场、模拟滑雪机和其他冰雪运动场地也在不断涌现。
奥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极大激发了公众参与运动健身的热情。
俄新社报道称,在筹备和举办冬奥会的过程中,中国人对冬季运动越来越感兴趣。北京冬奥会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与奥运会相关地区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美国《纽约时报》称,冰雪运动在中国各地蔚然成风,冬奥会助推中国实现体育强国梦。
带动效应可期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到2025年,要将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发展到5万亿元人民币。这可能使体育具备驱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和吸引投资的作用。”彭博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GDP数据估算,如果此目标得以实现,到2025年,体育运动将占中国GDP的3.3%,高于2015年的2.5%。根据“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来计算,《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将为中国带来300多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以鼓励公众锻炼。这将超过2019年在中国酒店和餐饮业工作的人数。
日本《东方新报》报道称,《2021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未来,中国健身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的7866亿元增至2026年的1479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3.5%,远高于同期全球健身市场增速。
在外媒看来,陆冲和露营等运动的产业带动效应值得期待。
新加坡《今日报》网站报道称,推荐应用程序“小红书”表示,6月,“陆冲”的搜索量同比增长了50倍。电商巨头京东报告称,6月陆冲板销售额同比增长80%。据一名滑板商店经理说,他们店今年的收入增长了大约300%。陆冲板占涨幅的大约50%,女性消费约占店内销售额的70%。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艾媒咨询公司预测,中国消费者今年将在露营设备等方面花费约3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20%。博圣轩咨询公司的专家施特菲·诺埃尔说:“时尚品牌、运动服装公司和户外装备零售商正在抓住户外休闲趋势。”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中国·高阳家纺·优品汇暨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启动仪式举行
- 丰富“电影+”文化产品 “京演1号厅·剧汇暑期欢乐季”开启
- 冷空气继续影响中东部地区 西藏南部等地将有强降雪
- 新设一批撤销一批 吉林将迎高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
- 第九次中俄财长对话在华举行
- 四川:持续发力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 重庆将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升级为Ⅲ级应急响应
- 马拉松赛事火热,科学“跑马”很重要
- 苏轼真迹《题王诜诗词帖》页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
- 中国最大涉外考古项目,洛阳铲露脸
- 新疆兵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精准服务企业用工
- 补贴范围扩至15大类 山西加力支持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启动
- 国际锐评丨从美企到韩企,它们为何被中国动力电池“圈粉”?
- 上海市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强降雨致四川内江11482人受灾 灾情仍在进一步统计中
- 台风“泰利”减弱消散 海南岛未来三天多阵性降雨
- 2023北京新年演出季全力以“复”相约剧场度新年
- 俄乌局势进展:泽连斯基与欧洲多国领导人会面 美停止向俄提供战略武器部署相关信息
- 培养“数字原住民”,学校如何回归“主阵地”?
- 铁力站改建完工开通运营 候车能力提高一倍以上
- 热门推荐
-
- “林芝”号旅游专列“驶入”广州 展示“醉美林芝”
- “中数数字艺术嘉年华”用光影盛宴为北京夜景增辉
- 吉林镇赉柠檬酸项目产品下线 年可消纳玉米26万吨
- 畲乡景宁:招才引智政策蕴含何种畲味?
- 西藏布达拉宫等多处景点暂停对外开放
- 中国李庄杯·第二十届“十月文学奖”颁奖典礼举行
- 南方也有冰雪热
- 赓续孩子对足球的热爱 中国红基会等为贵州山村小学捐建足球场
- 北大“大讲堂”百年历史首次集中呈现
- 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举办“留学第一课”宣介海外安全及领保协助
- 湖北神农架发现新记录鸟类长趾滨鹬
- 中国驻英国使馆举行中英医疗卫生界人士招待会
- 溯源寻本 宁夏探索枸杞别样文旅融合路
- 美国宣布:将研发这种新型核武器!
- 云健身让锻炼无处不在 疫情之下民众尝试健身新方式
- AI创作,现实“不存在了”还是“弥足珍贵了”?
- 天津上半年各项贷款投放达近5年最大
- 外媒:数百名伊拉克民兵已进入叙利亚
- 纽约地铁站发生枪击事件 警方开枪伤及路人引担忧
- 印尼一座火山喷发致10人死亡 当地发出“最高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