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到大海 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以“影像”诠释命运紧相连
中新网青海玉树8月24日电 题:从源头到大海 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以“影像”诠释命运紧相连
作者 张添福 肖玉笛 潘雨洁 祁妙
“我虽然长期作中国-东盟研究,但对于从中国流入东盟多个国家的澜沧江-湄公河的源头,没有立体的认知,”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玉主表示,“但当我在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上看到这么多影像,令我震撼。”
“我想提笔写一篇文章,叫《影像周,澜湄情》。”王玉主说,“相对于研讨会,‘影像周’能给所有人提供最直接的视觉冲击,让大家看到这条江如何辗转千里,流到我的身边。”
24日,以“同饮一江水·光影耀澜湄”为主题的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接近尾声。其间,参与影像周的嘉宾们表示,从源头到大海,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以“影像”纵览“黄金水道”澜沧江-湄公河,同时,亦用影像力量诠释何为“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
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于21日在澜沧江-湄公河发源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启幕。影像周期间,举行了开幕式、澜湄六国青年对话、澜湄星空音乐会等,同时,中外摄影师、媒体记者、网络达人及专家学者,赴澜沧江-湄公河发源区域的玉树州杂多县、囊谦县摄影采风。
活动期间,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表示,“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的文化亮点之一。影像周通过视频和图片记录风景、动植物、习俗、民间传统以及歌舞等,不仅将培育澜湄流域平等、真诚、互助和亲和的文化,还将增进这一区域民众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
“在影像周美丽的影像里,我们看到澜沧江-湄公河滔滔不绝、奔腾向前,一如澜湄六国友好交往和合作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参赞孙晓琳说,我们坚信澜湄合作必将继续走深走实,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造福更多民众。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孙发平表示,如同诗歌所描述的,澜沧江-湄公河是连通六国的文明之河、友谊之河、生态之河、繁荣之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都有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有较强互补优势和比较优势。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澜湄研究领域专家赵姝岚本月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澜湄合作将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传统友谊世代相传,互利合作硕果累累,展现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东方哲学。
青海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蔡征表示,“通过澜湄国际影像周的采风,我感觉这里的景色无与伦比,可以说这里是摄影家的天堂。这给我们的创作增加了非常多的激情、热情。”
“(一路采风)非常累,但这里很美!”来自希腊的摄影师乔治说,“我对环境保护并不算了解,但是我的眼睛告诉我,这里有绿色的风景、干净的河流。当地藏族居民非常友好,喜欢和我合影。这几天,我给他们拍了很多照片,他们也给我拍了很多照片。”
来自越南的青年代表阮光雄说,“澜湄六国山同脉、水同源、人相亲、地相连。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青年人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并存。我们既要走出去,给世界朋友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也要引进来,把真实的所见所闻讲给身边的人听。”
“澜湄国际影像周是澜湄合作发展进展和成就的最有力证明之一。”越南驻华大使馆随员胡春月琴表示,“越南愿继续与其他澜湄国家紧密合作,不负地区和国际社会的期望。”
在澜湄星空音乐会上,从《星光大道》走出的青海囊谦籍歌手更却才仁表示,现在的他非常自豪,因为澜湄流域的嘉宾走进了囊谦,“我也会继续努力,用更优秀的作品回报我的家乡。”
影像周期间,还为2022年首届“澜湄印象”短视频大赛的获奖者颁奖。“这次获奖,让我们感到跨国友谊的力量,”悟空传媒公司代表表示,“获奖作品讲的是中柬友谊故事,展现两国民众共同发展的愿景。我们将继续用影像传递友谊。”
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由中国新闻社指导,青海省外事办公室、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共玉树州委、玉树州人民政府、中新视频、中新社青海分社主办,中共玉树州委宣传部、玉树州文体旅游广电局、中共玉树市委、中共杂多县委、中共囊谦县委及玉树市人民政府、杂多县人民政府、囊谦县人民政府、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青海分公司承办。
同时,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获得复旦大学、河海大学、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澜湄环境合作中心、中国新闻摄影学会、青海省摄影家协会的支持。(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黄檗文库》首批图书发布会福州举行
- 八旬老人杨文华:反哺家乡作贡献 助小乡村换新颜
- 两部门: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医科?(新视野)
- 直击四川雅江森林火灾现场:火线在风中蔓延 救援力量彻夜扑救
- 数据勾勒“China Travel”火爆生动图景 多举措推动“打卡中国”欣欣向荣
- 【锦绣中国年】多姿多彩庆新春 欢欢喜喜过大年
- 金观平:抓住关键核心要素建设金融强国
- 古稀侨胞“寻根”浙江乡村:是归人,不是过客
- 山西朔州一酒坊发生爆炸事故 致1死1伤
- 中越边境河口口岸今年以来出入境旅客突破500万人次
- “不能露脸”的民警:减重25斤,只为卧底缉毒
- 沿着“繁森路”,共铸“繁星梦”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各地继续抓好外卖商家营销规范 防止餐饮浪费
- 四川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 7.2万余人提前避险转移
- 稳中求进,中国经济预期提振全球信心丨两会·世界观
- 泽连斯基在欧洲议会演讲中攻击俄,敦促欧盟“坚持到底”支持乌克兰
- “行走在水墨和青绿之间”旅美画家艺术作品展在天津开展
- 受台风“小犬”影响 广东多条水运航线停航
- 爱吃橘子的爷爷 变成了“小黄人”
- 热门推荐
-
- “35岁危机”你准备好了吗?
- 景区预约制取消 服务还得跟得上
- 野生动物不是想买就买 养异宠当心踩雷
- 上海的公共座椅为啥降低了5厘米?
- 俄国防部:摧毁三架乌军无人机
- “看好中国经济发展潜力”
- 餐桌上的十大误区,你中了几条?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内首破7.3,未来怎么走?
-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第37届“库木勒”节启幕 尽展达斡尔族风情魅力
- “中国是印尼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 西藏山南玉麦村党支部:扎根边陲 传承爱国守边精神
- 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文旅融合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 重阳,菊花须插满头归
- 第二十九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开幕
- 吴京谈《巨齿鲨2》惊险戏:单手挂直升机超刺激
- 大数据杀熟疑云:3台手机同时买票差价3倍,是不是杀熟?
- 广西贵港平南县一民房倒塌 现场救援进行中
- 清明小长假首日火车票今日开售!热门线路多趟车次已售罄→
- 亚美尼亚确诊75例西尼罗病毒感染病例,1人死亡
- 活力西藏|看“天选牧场”如何打造“牛”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