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为什么易发胖?8条建议让你拥有好身材
人民网记者 闫妍
夏天,人们减肥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夏季的饮食更清淡,三餐的胃口也不那么好,但总有人一到夏天就会发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夏天出汗多,大家特别想喝水,还总想喝点有甜味的水或吃水果和冷饮。这就会使人体摄入过多的糖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水有甜味,就会喝进去很多糖。就算是“淡甜”的绿豆汤,也至少含有6%的糖。吃水果,也会吃进去很多糖。现在市面上出售的小西瓜品种,含糖量都在8%~13%之间。吃雪糕和冰淇淋,那就既有糖又有脂肪了。
范志红说,这些东西蛋白质含量很低,B族维生素也很少,所以夏天特别容易出现碳水供能比升高,蛋白质供能比下降。同时,夏天炎热,很多人怕晒,不愿意出门活动,运动量下降,能量消耗减少。
“糖分多,蛋白质少,运动不足。这样很容易造成体脂率上升、肌肉量下降,虽然增加的体重不多,但脂肪比肌肉比重小,松松的脂肪替代了一部分紧实肌肉,人一下子就臃肿了不少。”范志红说。
范志红提示,还有一部分人,夏天经常吃水果替代一餐。开始体重可能会略有减轻,但长此以往就会因为营养不良带来轻度蛋白质营养不良性水肿,反而更显“胖”。同时,因为营养不良,人就会特别犯懒,全身乏力,疲倦嗜睡,不想做运动。即便还运动,体力也会下降,效果大不如前。
“夏天维持紧实苗条的好身材并不难。”范志红给出以下8条建议。
1.别太贪吃水果,每天最多吃1斤。不要用西瓜等水果替代正餐,特别是日常吃鱼肉蛋类较少的人,消化吸收能力较差的人,腹部松软、体力低下的人,更不适合吃过多水果。
2.天热出汗多,适当吃点咸味菜肴。有些只吃水果的减肥法能在几天内减重,是通过高钾低钠食物使身体排出水分,并不是真的能降低体脂率。然而,出汗要损失钠盐,总是不吃咸味食物只吃水果,会使人肌肉疲乏无力,体力活动消耗的热量减少,反而更容易发胖。
3.正常吃主食,蛋奶每天吃,鱼和肉每天吃一种,或用豆制品替代。充足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是减肥时所必需条件,若用水果替代主食,碳水虽然够多,蛋白质却太少,是变相减少了蛋白质,这样会流失肌肉,造成营养不良。
4.烹调适当少油。把油炸爆炒改成蒸煮凉拌,一天能省下十几克或二十几克的油,少摄入一两百千卡热量。
5.少喝甜饮料,少吃冷饮。喝不下白水,可以喝不加糖的杂粮粥,喝不加糖的豆汤、米汤,喝大麦茶、淡乌龙茶、淡柠檬水等,总之尽量使用没有糖分又有点香味的方式来补充水分。
6.用牛奶、豆浆、酸奶等含蛋白质饮品替代冷饮。牛奶、酸奶、豆浆等既能补充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又能补充水分。如果很想喝凉的,可以冰镇后饮用。
7.坚持运动,维持肌肉。在避免中暑的前提下,每天要有20分钟日光下的活动,还能补充维生素D。有研究提示,维生素D过少也与肥胖风险相关联。而有了充足运动,三餐吃饱也不胖。
8.按时睡觉,少吃夜宵和高热量零食。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天津多地将迎暴雨 启动防洪四级应急响应
- 遇见福建:“菌中皇后”金黄竹荪现身永安深山
- 首套房贷利率执行范围再扩展 北京房贷新政今起执行
- 云南624家A级景区端午假期接待游客量同比增21.2%
- 中国连续第八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 无边界无底线的追星当休矣
- 科技加速赋能房屋“生产”新模式
- 农旅融合 江西南昌深耕葡萄产业催生“甜蜜经济”
- 山东胶州剪纸艺人“纸上生花” 方寸之间展现指尖艺术
- “羊城号”盾构机在广花城际铁路始发 开挖直径逾13米
- 吉林锅包肉香味不散引客流连
- 华农樱花似海 赏花游人如潮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丽江!
- 观众挑错,对海洋馆也是好事
- 丝路工坊行走进古晋办民生活动对接职教合作
- 体检查出脂肪肝? 专家:一旦发现需认真对待
- 日本连发两次地震 多地有震感
- 安徽多条河流超警戒水位 20多家景区暂停开放
- 第十四届北影节突出国际性 首设外交官电影季
- 国际识局:20年前美国撒下弥天大谎,老底被“自己人”揭穿!
- 热门推荐
-
- 第十二届美丽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京举行
- 广东启动应急响应严防狂风暴雨来袭
- 《徽商发展报告2023》发布
- 四川雅江突发森林火灾 翼龙-2型无人机紧急增援
- 出口跃居世界首位 中国汽车工业换道领先
- 长春“Z世代”打造沉浸式实景戏剧讲述历史
- 【足迹·丝路24小时】蓬勃十年:贸易畅通连万里,铺就繁荣“高速路”
- 卡塔尔航空宣布下周恢复大马士革航线
- 三峡工程2024年前三季度运行情况良好
- 拜登发表外交政策告别演讲,称其让美国更强大
- 杭州邮政迎战“双十一” 国内邮件业务量达885.5万件
- 中华慈孝文化节首开“团圆公交” 让爱回家圆梦“慈孝”
- 原创音乐剧《北京故事》聚焦女性视角里的生命觉醒
- “泰利”将于17日夜登陆华南 部分海区将有9米狂涛
- 广交会设计创新奖产品将入藏广州国家版本馆
- 火爆的研学旅行如何真“研”真“学”
- 暂时安全!美媒:大陪审团本周不会就特朗普案起诉
- 山西省政协委员谢镇宇:推动港澳青年融入山西高质量发展大局
- 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南昌首演 艺术再现峥嵘岁月
- 上海警方“超长待机”圈层防护2024年上海网球大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