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梦中悬崖高坠猛惊醒 是凶是吉如何解?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忽然全身剧烈抖动一下,感觉像是在高高的悬崖上不受控制地往下坠,接着整个人就惊醒过来。这是做了啥梦?要不要赶快查查周公解梦?其实,大多数时候,这种情况属于身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担心。不过,不是所有睡眠中的肢体运动都正常,有些可能预示着一些疾病。
“一惊一乍”的梦境 或是睡眠惊跳
上面我们提到的睡梦中抖动、感觉自己从高处坠落直至惊醒的“梦境”,其实叫作“睡眠惊跳”,亦称“入睡抽动”或者“入睡前肌阵挛”。
大脑是人体各器官组织的总指挥官,而睡眠是大脑休息的过程。人在刚入睡的时候,大脑的一部分已经睡着了,但还有一部分尚未完全睡着。随着睡眠的加深,大脑放松了对四肢的控制,当大脑被机体内外存在的某些信息刺激时,就可能出现身体局部肌肉突然抽动的情况,这就是睡眠惊跳。
需要注意的是,睡眠惊跳大多数是一种生理性表现,常为偶发性质,一晚上不会超过三次,动作幅度也不会太大。如果频繁出现肢体抽动(一晚上超过五次)或因惊跳频繁发作、反复觉醒而干扰睡眠,就需要警惕了,有必要到神经内科或睡眠专科门诊就诊,完善多导睡眠监测检查。这项检查有助于鉴别睡眠惊跳与睡眠期间出现的其他原因引起的肢体运动。同时,也可以完善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其他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其他病因。
“刺激”睡眠与这些生活方式有关
压力和焦虑 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过大,会导致精神过度紧张,难以放松,甚至是在要入睡时,仍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精神紧张,从而导致入睡过程中突然惊醒或者睡眠惊跳。长期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过大,会导致睡眠质量明显下降,甚至是失眠、焦虑,有些人会出现连续的睡眠惊跳,继而害怕睡觉,形成恶性循环。
情绪刺激 情绪刺激也会导致睡眠惊跳的发生。白天生活中的应激事件,会影响夜间入睡和睡眠质量。尤其是临睡前生气、伤心等情绪波动,会影响入睡过程,导致睡眠惊跳的发生。
睡眠剥夺 经常熬夜、睡眠不规律,会破坏我们身体的生物节律,从而造成睡眠质量差,导致入睡困难,以及入睡时出现睡眠惊跳。
夜间过量体育锻炼 白天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健康和睡眠。然而,夜间睡前过量的体育锻炼,却导致大脑兴奋,影响入睡,可能会持续睡眠惊跳。
过量摄入咖啡因或尼古丁 咖啡、浓茶含有咖啡因和茶碱,烟草含有尼古丁,这些都是兴奋大脑的物质。过量摄入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睡眠惊跳的发生。
这些肢体运动跟睡眠惊跳不沾边
在儿童与青少年中,睡眠惊跳需要与良性睡眠肌阵挛相鉴别。儿童与青少年,大脑处于发育过程中,睡眠中偶尔会出现良性睡眠肌阵挛,这种肢体抽动往往不频繁,不影响睡眠质量。
在成人中,睡眠惊跳需要与睡眠过度片段肌阵挛相鉴别。睡眠过度片段肌阵挛,是指睡眠中出现的头部、颈部、四肢等部位抽动,位置不固定,严重时可影响睡眠质量,往往与压力和焦虑有关。
在老年人群中,睡眠惊跳需要与周期性肢体运动相鉴别。睡眠中周期性肢体运动,是指睡眠中肢体呈周期性的有规律的抽动,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但如果伴有入睡前肢体麻木、疼痛、蚁爬感等不适时,需要警惕不安腿综合征的可能。
要想睡得更安稳试试这样做
睡眠惊跳虽然不会让我们的生命受到威胁,但却对我们的睡眠产生了一定的干扰,影响了我们的睡眠质量,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睡眠质量,避免和减少睡眠惊跳出现的概率。
保持好的心态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难题,正确认识自己;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释放压力,保持快乐健康的心态。
生活规律 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每天固定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同一时间起床。不熬夜,不早睡。周末和节假日也要保持规律作息。
适当锻炼 运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白天可以加强体育锻炼。但是睡前不适合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可以选择散步或慢跑等有利于入睡的项目。
睡前避免情绪激动 睡觉前避免吵架、兴奋等情绪波动,避免看影响情绪的电影、电视剧、书籍等。睡前一小时应保持心态平和。
睡前远离电子产品 为了保证尽快入睡,并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睡前一小时避免使用电子产品。上床前把手机、平板电脑等类似的电子产品放在伸手拿不到的地方。
多喝温水 水分摄取不足,夜间身体电解质不平衡,也会出现睡眠惊跳现象。平时多喝水,能够很好地促进人体血液的流动,同时避免血液滞留,会让你睡得更香甜。咖啡、浓茶等饮料,能够兴奋大脑,会影响入睡和睡眠质量,应尽量少喝。
睡前用热水泡脚 睡觉前用热水泡脚可以缓解疲劳,加快血液循环,让全身变得温暖,从而促进睡眠,让人更快地进入到睡眠状态。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按摩,或睡前放松训练,帮助放松身体肌肉,对避免睡眠惊跳、提高睡眠质量也有帮助。
文/黄朝阳(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发生3.7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亚洲航空恢复长沙至吉隆坡航班
- 知名小提琴家战美:期待将室内乐带给更多观众
- 中比官员清明祭扫一战华工
- 国产脑起搏器为帕金森患者带来更有针对性的精准治疗
- 从泰山“机器狗”爆火看科技改变岗位需求
- “慕课出海”,中国数字教育成果何以“远航”?
- 央行: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1.42万亿元,同比增长9.5%
- 斯里兰卡总统宣布解散议会 11月举行新一届议会选举
- 奥森“网红小溪”,警戒线拦不住玩水小孩!工作人员:水质不适宜
- 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赶赴江西新余指导火灾救援处置
- 第32届哈洽会:黑龙江与国内外企业已签约845.63亿元
- (乡村行·看振兴)南茶迁徙植江北 豫中山村变“茶乡”
- 9月13日央行开展2362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国粹融入机关、校园、企业文化京剧学员展演”在北大举行
- 青海:“十四五”末旅游总收入将达800亿元
- 美国须正视国内毒品泛滥的顽疾
- 杭州发力质量提升强企强链 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石
- “鲁字号”农产品出海“圈粉” 俏销国际市场
- 世界读书日丨通过书籍,他们与中国结缘
- 热门推荐
-
- 【中国那些事儿】外媒:受意识形态蒙蔽 注定无视中国经济亮点
- 中方呼吁乌克兰危机当事方避免采取任何危及核设施行为
- 2024年“国际海洋争端解决与国际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增速快 28家医院携手促诊治规范化
- 6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同比增近三成
- 斯洛伐克候任总统探望遇刺总理:“他可以说话,但情况依然严峻”
- 北京海淀警方严厉打击医院“号贩子”违法乱象
- 澳大利亚今年第三季度GDP环比增长0.2%
- 孩子被欺负,是理论一番还是打回去?
- 英吉利海峡又现移民船倾覆悲剧:6人死亡2人失踪
- 受降雨影响 陕西17条河流出现洪峰
- 大学生就业,要勇于在更多元的赛道领跑
- 端午假期华北多地将现39℃至41℃高温
-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举办跨年主题开放日活动
- 作家胡继风:如何让孩子感受到故事的力量?
- 7月30日8时至31日8时 河北各河系共发生67站次涨水过程
- 澳国防部承认澳海军一艘服役25年的潜艇发生火灾
- 广西加强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推进儿科门诊急诊应开尽开
- 欧盟中国商会呼吁欧盟尽快改正FSR涉中企调查不当措施
- 广交会观察:中国外贸展现强韧性与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