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业:锻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钢筋铁骨”
◎本报记者 矫 阳
近日,国新办就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2023年,全国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领域。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我国制造业发展态势如何?怎样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要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业,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制造业“强起来”步伐持续加快
2月20日,新加坡航展在樟宜会展中心拉开帷幕,2架C919国产大飞机和3架ARJ21国产支线飞机亮相。这是C919等国产客机首次“组团”参加海外航展,开启了国产大飞机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交付、出海。截至2023年,中国盾构机在全球市场占比达70%;雅万高铁于2023年交付,成为中国高铁落地海外第一单;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完成研制并正式交付;国产“翼龙”系列无人机,走出了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到产业创新的发展之路,实现了与世界强国产品同台竞技……
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3万亿元,占世界的比重稳定在30%左右。
“我国制造业‘强起来’的步伐持续加快。”金壮龙总结。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加快升级,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从2012年的9.4%提高到2023年前三季度的15.3%,装备制造业占比从28%提高到32.9%。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赛道上,我国形成了一批具有全产业链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此外,制造业的出口结构也在持续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合计出口同比增长41.7%。
2022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集群2021年主导产业产值达19万亿元,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入选该名单的西安市航空集群为例,它集聚了航空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一个以航空维修、航空装备制造为核心的航空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不仅如此,西安航空产业集群还带动了周边区域航空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共同发展。
如今,中国制造正加快向中国创造转变,在持续创新中展现出更大韧性和潜力。5G、载人航天、大飞机、大型邮轮、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关键材料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
明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
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是我国保持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的基本盘。金壮龙表示,要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放眼全国,多地都在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明确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路线图和任务书。如广东将新推动92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培育超过250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宁夏将新建工业互联网平台20个,新增上云企业1000家;辽宁将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壮大工程……
在山东省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陶瓷窑炉余热通过管道输送至成型车间、干燥房,实现年节约燃气44.61万立方米,减排950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为100%。传统产业正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向,锻造新的竞争优势。
为加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0%,工业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应用实时监控、模拟仿真、智能控制、智能决策、系统优化等数字化技术,可以有效促进传统行业生产运营模式升级,提质增效、减污降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节能与环保研究所所长赵卫东说。
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出多项举措,如加大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和专项再贷款政策,完善企业技改标准,推动设备更新、工艺升级、管理创新等。同时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聚焦钢铁、有色、轻工等重点行业,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动大规模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核心技术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工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富、创新应用最集中、创新溢出效应最强的领域。
位于浙江杭州市钱塘区的浙江西子势必锐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是国产大飞机C919空气冲压涡轮发电机舱门的制造企业,也是国产大飞机C919的9家机体结构一级供应商中唯一的民营企业。
“从传统制造迈向高端制造,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转折。”浙江西子势必锐航空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水福说,公司在飞机零部件研发上持续投入,目前全球80%的新商用飞机上都有“西子造”配件。
近年来,我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占比近1/4。我国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从2012年的17.6万件提高到2022年的55.5万件。全国布局建设了27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260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化制造业创新生态基本形成。2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78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成为引领带动产业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如何推动先进制造业进一步发展?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围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在技术、企业、平台、服务、园区等方面持续发力。比如,在重点领域新建5—10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关键材料、重大装备等关键领域建设一批试验验证平台和中试平台;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启动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
金壮龙透露,将用好国内大市场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推进北斗在通信领域、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应用,积极培育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的增长点。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两协会倡议: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
- 全国优质“链主”企业梯度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 广州出台新规优化民办养老机构营商环境
- 【科学的温度】徐兵河院士解读:“癌症第一杀手”乳腺癌应如何预防?
- 中国质量协会:电视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连续三年保持稳定
- 清爽叙事+温情视角 宏大主题纪录片也可如此有趣
- 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奖项揭晓 15位国内外摄影师获优秀作品奖
- 梅龙高铁接触网设备首件工程通过验收评估
- 千里之外采矿 数字化赋能核工业“向新求质
- (国际观察)为何说美国击落中国无人飞艇“反应过度”?
- 广湛高铁新年首次封锁施工完成
-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新空间剧场《猫神在故宫》亮相2023服贸会
- 全国骑手驿站增至4.5万个 美团启动2024年骑手防暑降温工作
- 我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8000个
- 阿嚏!全国感冒气象指数地图出炉 10余省区市容易诱发感冒
- 中华慈孝文化节首开“团圆公交” 让爱回家圆梦“慈孝”
- 内外贸一体化,助企打开市场新空间
- 快递行业继续保持恢复向好态势 快递业务量连续五个月超百亿件
- 11岁男孩一夜“长高”8厘米? 专家:脊柱侧弯不能拖
- 韩国宪法法院:1月6日将就尹锡悦弹劾案召开法官会议
- 热门推荐
-
- “梦想”号为何“稳如泰山”?硬核科普→
- 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 湛江海事部门护航渔船出港
- 辽宁锦州:激活数字技术 提供更接地气的政务服务
- 满足多样化需求 消费市场有哪些新变化?
- 福建霞浦:直升机“闪现”海岛 紧急转运受困病人
- 央行:授权中国银行(塞尔维亚)有限公司担任塞尔维亚人民币清算行
- 山东释放产业集群“磁吸效应” 为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 工信部: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均超30%
- 受台风“潭美”影响 海口三港将停运
- 中国最大海上油田累产原油突破5亿吨
- 俄罗斯将乌总统泽连斯基列入通缉名单
- 突传噩耗!又一位“金牌绿叶”走了……
- 还原境外电诈真相:一个“总代理”把几十名同乡引上犯罪路
- 2023年天津滨海高新区信创产业营收同比增13.92%
- 中国财政部公布《会计师事务所数据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第33届电视剧“飞天奖”入围名单公布 现实题材作品受关注
- 江西53.57万考生将迎2023年高考 多部门联合发布温馨提示
- 40天90亿人次!今年春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创历史新高
- 事关存款利率、股票回购 金融机构又有大动作
- 伊朗袭击以色列后,多国重新开放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