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酒”何以卖出上千元?揭秘高价“特供酒”的黑色产业链
中新网上海6月29日电(记者 郭超凯)对外宣称“内部渠道特供”“收藏增值空间巨大”“专供名酒匹配高端身份”……一瓶成本仅十元左右的白酒,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特供酒”“专供酒”,标价可达数百、上千元。
名为高档“特供酒”,实为低档基酒勾兑。近期,上海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总队在相关省市公安机关的协助配合下,会同市场监管部门,成功侦破特大非法制售“特供酒”系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30余名,现场查获“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军中茅台”等“特供酒”1000余瓶,酒瓶、酒盒等假包材50余万件(套),涉案金额高达1亿余元。
此案上海警方实现了对非法制售“特供酒”犯罪烧制酒瓶、印刷标贴、印制包材、非法灌装、存储运输、网络销售等全环节的一体化打击,这也是上海警方首次查获犯罪嫌疑人在作案环节中烧制假冒知名品牌白酒酒瓶。
“特供酒”是否真的存在?为何屡禁不止?高价“特供酒”背后的黑色产业链是如何运作的?记者采访办案民警进行深入调查。
“特供酒”黑色产业链如何运作?
2024年初,上海市局食药环侦总队通过类案复盘发现,该市多起假酒案件中的犯罪团伙均是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灌装机、压盖机等制假工具及酒瓶、酒盒等包材,且专门定制“特供酒”包材后高价对外销售。对此,上海警方开展针对性研判,通过总结提炼非法制售“特供酒”犯罪特征,持续深挖犯罪线索,精准筛选出20余名涉嫌非法制售“特供酒”包材及成品的涉案人员。
警方由此切入,紧盯制售包材、宣传销售等环节,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逐步分析拓展上下游产储销犯罪网络,从上述20名涉案人员梳理出14条非法制售“特供酒”犯罪线索,循线锁定了以徐某某、严某等人为首的多个犯罪团伙,并最终厘清了团伙组织架构、涉案人员分工、作案活动规律和犯罪窝点位置。
高价“特供酒”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黑色产业链,其犯罪网络覆盖印制包材、非法灌装、存储运输、网络销售等多个环节。
上海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总队食品大队探长陈彦希介绍,经查,该系列案涵盖3个犯罪网络:一是制售假包材犯罪网络。以犯罪嫌疑人徐某某、陈某某等人为首的5个犯罪团伙从江西上线处,低价采购带有知名品牌注册商标标识的酒瓶、标贴等包材对外销售。二是制售假酒犯罪网络。以敖某某、彭某某等人为首的12个犯罪团伙在贵州郊区租借民宅,非法灌装生产“特供酒”及其他品牌假酒,通过网络平台及线下门店对外销售。三是网络销售假酒犯罪网络。以严某、周某某等人为首的3个犯罪团伙分别从徐某某、敖某某等上线处购进“特供酒”,依托多家酒业公司,通过网络直播或电话推销方式销售牟利。本案中,不法分子仿照某知名品牌白酒外观,烧制假冒酒瓶,灌装劣质基酒冒充所谓“特供酒”,并组建百余人的网上直播销售团队进行话术营销。
“特供酒”犯罪隐蔽性、欺骗性强
近年来,在执法部门的持续打击整治下,“特供酒”泛滥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为了逃避监管,不法分子转变生产、销售模式,进一步增加了整治难度。
上海警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此类犯罪隐蔽性较强,犯罪窝点较为分散,作案模式多为小规模、订单式制作,增加了调查取证的难度。
上海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总队食品大队大队长杨海庆告诉记者,在生产环节,不法分子多以低档基酒为原料,添加酱香香精、乳酸、乙酸乙酯、色素等辅料进行勾兑,并灌装入瓶包装成品;不同于假冒名品白酒,不法分子并不回收正品空瓶用于灌装,而是烧制仿冒知名品牌白酒酒瓶的白色、土黄色瓷瓶,印刷带有“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央军委”“中央警卫局”等党政军单位和“特供”“专供”“内供”“内招”等字样的彩纸标贴并贴附在瓶身上。“特供酒”的酒瓶、酒盖、酒盒、纸袋等包材上均标有假冒知名品牌白酒的多种注册商标标识,酒盒底部写有知名品牌白酒公司生产的字样,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
在销售环节,不法分子通过线上网店、直播引流、电话推销、添加好友、熟人推介等方式吸引客户,通过抽奖送名酒、限量抢购等方式积攒人气,并组织销售客服冒充知名酒企员工,以所谓“内部渠道专供”“特殊渠道直供”等宣传陷阱,并通过“内供酒品不设防伪标识”“收藏增值空间巨大”“专供名酒匹配高端身份”等营销话术博取信任,欺诈消费者。
以严某团伙为例,严某设立某酒类销售公司,雇佣70余名员工专门从事“特供酒”销售活动,公司下设4个销售团队,每个销售团队细分若干销售小组,并设立组长,对外以每瓶300元左右的价格对外销售。根据销售业绩,团队经理享有分红,销售人员计算提成。
“特供酒”是否真的存在?
事实上,上海这起特大非法制售“特供酒”系列案并非孤例。近期,公安部还通报了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贵州等地公安机关破获的多起非法制售“特供”酒案例。
这些案件中,不法分子非法制售的“特供酒”成本极低,其中八成以上系食用酒精勾兑而成,用于灌装的基酒价格多在每斤10元左右,包装材料占制假成本的80%以上,但标价却动辄上千元。
然而,即便如此,“特供酒”在不少人群中还是备受推崇。专家指出,所谓的“特供酒”之所以在一些圈子内流行,或是出于社交需求,或是出于收藏需求。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了“撑面子”,至于好不好喝、味道如何,反倒成了次要因素。不法分子正是抓住这种心理,才让“十元钱的酒卖出上千元”。
那么“特供酒”是否真的存在?对此,公安机关明确指出:目前市场上凡宣称党政军单位“特供酒”“内供酒”等均系假酒,“特供酒”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假酒骗局。
这些年,多个部门相继出手整治所谓“特供”“专供”商品,2013年,国管局、中直管理局、财政部、审计署和工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的通知》。
2022年,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公安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禁止销售“军”字号烟酒等商品的通告》,明确网上网下销售的“特制”“接待”“内招”以及“军供”“军队特供”等标识、字样的商品均系非法产品。
近年来,公安机关等多部门通力协作、持续打击整治“特供酒”。公安机关集中侦破一批非法制售“特供酒”犯罪案件,摧毁一批犯罪团伙,斩断一批非法利益链条,有效遏制非法制售“特供酒”犯罪活动。
公安部提示,广大消费者切勿轻信所谓党政军单位“特供酒”“专供酒”“内供酒”的酒品,谨防上当受骗,务必通过官方正规渠道购买酒品,若发现违法犯罪线索,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或有关部门举报,避免落入消费陷阱,造成人身财产损失。(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荆门至荆州高铁12月8日开通运营
- 银川-青岛港“一单制”铁海联运班列首发
- 2022年2月22日 最有“爱”的这天登记结婚快要约满了
- 普京“核摊牌”?“如美国核试验,俄罗斯或跟进”
- 广东公安推出居民身份证业务和户籍业务“跨省通办”
- 女子出生就与家人离散 分别36年后与父母团圆
- 泰国总理:确保为来泰中国公民提供可靠安全环境
- 元旦假期来临:住酒店、出游、去影院该如何防护?
- 日本丝袜巨头在山东烟台建高端纺织产品生产基地
- 武大教授爱情课走红抖音,短视频成年轻人“学习与发展指南”
- 青海西宁:构建锂电关键材料及锂电池相对完整产业链
- (寻味中华丨文博)观中国最古老“桌游”,赏秦汉社交“顶流”
- (新春走基层)营盘火腿撬动“舌尖经济”:啊喇彝族风味新春飘香
- 巴基斯坦一煤矿爆炸致12名矿工被困
- 8月中国70城新房价格:17城环比上涨 一二三线均降
- 亚布力论坛第24届年会:黑龙江签约125个项目总额940.36亿元
- 员工离职如何避免电子数据交接纠纷
-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5月24日至25日在福州举行
- 在山区旅游需注意的防汛避险知识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图书馆学卷在郑州首发
- 热门推荐
-
- 服务上海“新市民”,国寿寿险这样做!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探馆:从苹果树到无人机,本届进博会主宾国带来什么?
- 今年已有52家企业有序退市 “有进有出”加速A股优胜劣汰
- 中消协中秋国庆舆情报告点名景区管理等问题
- 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 市场监管总局:上半年我国广告业稳定增长
- AI续写经典神话 微短剧《美猴王》再绘文艺新样态
- 权威快报|我国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67.58亿元
- 伊利伊刻活泉现泡茶惊艳上市
- 欧盟成2024年乌克兰最大财政援助方
- 美媒:美一旅游巴士发生严重侧翻事故 多人死伤
- 诺基亚贝尔CEO:中国市场具有源源不断的本土创新动力
- 江苏南通警方通报渣土车与公交大巴碰撞事故:8人受伤
- 北京拥国家一级博物馆28家 数量居中国城市首位
- 中国(香港)国际服贸洽谈会开幕 逾50家中国内地企业参与
- 人体如何抑制特定病毒传播?国际最新研究获重要进展
- 【图解】我国首次系统部署!全面绿色转型目标、任务、新表述
- 天津音乐学院建校65周年专场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 首批40只!大熊猫北京基地明年内开园
- 夏商文明考古重大突破!“考古中国”最新进展一次看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