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区旅游需注意的防汛避险知识
在山区旅游需要注意什么(防汛避险应知晓)
暑期,不少游客到山区纳凉。在山区旅游,如何保障安全?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陈青昊介绍,去山区旅游前,应提前了解目的地天气状况,尽量避免在出现强降水、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出行。“出行时,也要做好应对突发恶劣天气的准备。”陈青昊说。
一般来说,在山区游玩,体力消耗相对较大,加上暑期气温较高,一些山地植被丰富、水系众多,空气湿度高,会造成体感温度更高、人体出汗增多。因此,要备好饮用水和食物,同时还应配备相应药物,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中暑等情况。
在山区旅游时若突遇强对流天气,或雷击、山洪等灾害,怎么办?
“首先,应避免到存在安全风险或未开发的区域游玩。”陈青昊说,遇到恶劣天气时,应中止原有的出游计划,听从相关工作人员的引导,前往安全场所。遇到较强降水时,最好不要攀登山体;遇到雷电天气时,要关闭手机,迅速离开高处或空旷地带,切勿在大树附近停留,其间不要打伞,应穿好雨衣避雨,并尽快到安全的室内或其他场所躲避。
前往山区时,应尽量避免在未开发区域的溪流、河道附近逗留。“当发现水流出现异常变化,如水量突然开始加大、变混浊,或听到异常声响,应迅速向两侧高处转移。”陈青昊说。
在山区旅游时,还需防范潜在危险。陈青昊建议,游玩时要遵守景区的规定和安全准则,不随意离开指定路线;在复杂地形中行进时,要集中注意力;观景拍照时,要停下脚步,注意周围环境;此外,不要随意攀折植物,更不要随意采摘品尝,以防过敏或中毒。(人民日报 记者 李红梅)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连云港西棘荡村:废渔网“织”就乡村振兴之路
- 新冠肺炎治愈后,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 用数字化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 “搭子式友谊”背后是一份轻松愉悦的生活
- 海内外妈祖敬仰者聚福建湄洲岛守夜庆妈祖诞辰
- 北京平谷举办甜桃王擂台赛 比甜度 赛品质 拼诚信
- 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中国台湾附近发生4.4级左右地震
- 国际民宿发展论坛在浙江举行 发布全国首批民宿村结婚颁证点
- 首届中国名家榜书作品邀请展在京亮相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33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 【向“新”而行】把“办公桌”搬到一线,各地以实干求实绩
- 上海市民万人“游烟”调查结果:近六成民众经常遭遇“游烟”
- 2024年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3%
- “双节”假期北京交通将呈现“整体增长、热点集中、高峰突出”的特征
- 云南保山打掉一涉毒网络团伙 缴毒逾19公斤
- 业内专家共话“美丽经济”:增科技含量 重品牌赋能
-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抓住疫后新契机,实现合作新突破
- 南非高法裁决不得对关键设施限电 专家:不符实际实施难
- “一带一路”倡议迈入新十年:沿着正确道路再创辉煌
- 商务印书馆发布10月十大好书 “日新文库”彰显中国学界年轻力量
- 热门推荐
-
- 纪录片《再会长江》鉴赏交流会在东京举办
- 多家酒企积极推进减污降碳 助力酿酒行业绿色发展
- 路面温度零下1.9摄氏度!京珠北高速部分路段因结冰封闭
- 国际识局:“为什么要用美元结算?”卢拉在中国,说了这些话!
- 长春市多举措大力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
- 武汉首开至香港始发高铁列车 鄂港再添便利通道
- 消费者和家长对预制菜发出“灵魂三问”
- 让世界领略中国设计美学!安踏集团联合清华大学举办第二届全球运动装备创新设计大赛
- 2024中国(沧县)红枣及干坚果休闲食品博览会暨产业发展大会在沧州举办
- 通讯:中国图书走俏“狮城”
- 巴西出口额连续第二年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
- 13万亿美元未兑现!G7被批给“全球南方”开空头支票
- 全球五城摘得第六届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12月13日举行 全城默哀一分钟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苏州核雕的记忆与技艺
- 全链条打击,遏制电诈上升态势
- 土耳其一地发生交通事故 造成10人死亡39人受伤
- 2023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 关于新版俄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 普京最新表态
- 江山如画|历史与风情交融的山西吕梁:从“城市景区”到“景区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