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和家长对预制菜发出“灵魂三问”
阅读提示
近日,有关预制菜的消息不绝于耳,涉及餐馆使用预制菜是否应事先告知、预制菜是否安全健康、预制菜进校园是否合适等。对此,江苏省消保委认为,如果餐馆使用预制菜,应尽到明示、提醒义务,食客可以选择消费或者不消费。针对预制菜,有专家表示,对于大企业的预制菜产品无需担心安全问题,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营养流失。
“线下餐馆也使用预制菜了”“预制菜有添加剂”“预制菜进校园”……近日,有关预制菜的消息不绝于耳。不少消费者反映线下饭店、餐馆使用预制菜未提前告知。而针对“预制菜进校园”问题,一些学生家长则对预制菜的安全性等表示担忧。
那么,餐馆使用预制菜是否应事先告知?预制菜安全健康吗?预制菜进校园是否合适?近日,《工人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餐馆使用预制菜应事先告知
酸菜鱼、梅菜扣肉、毛血旺、土豆牛腩、佛跳墙……原本一些制作工序非常繁琐的菜肴,在餐馆点餐不到10分钟就被端上桌。不少顾客在感慨餐馆效率提升的同时,也怀疑自己吃到的可能是预制菜。
近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江苏省消保委)进行了一项微调查,了解消费者对线下餐馆、饭店使用预制菜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62.8%的消费者在外出就餐过程中遇到过饭店、餐馆使用预制菜;53.2%的消费者反对饭店、餐馆使用预制菜,表示去餐馆就是想吃新鲜菜品。
调查结果还显示,65.6%的消费者认为饭店、餐馆使用预制菜应当提前告知;78.1%的消费者反映线下饭店、餐馆使用预制菜未做到提前告知。
对此,江苏省消保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也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如果餐馆使用预制菜,应尽到明示、提醒义务,食客可以选择消费或者不消费,反之则涉嫌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值得一提的是,餐馆使用预制菜假冒现做菜更涉嫌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
对此,江苏省消保委呼吁餐饮企业和商家应提高自律自觉意识,对使用菜品的来源、是否为预制菜、制作工艺等要素,主动清晰公示,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
安全只是底线,安全之上还要健康
近年来,国内预制菜产业加速发展。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约6.3万家。
那么,预制菜安全吗?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一些大的预制菜企业设有中央厨房、中央工厂和集中采购配送中心,它的硬件设备、制作流程有保障,对于安全性无需过度担忧。
不过,他也指出,由于预制菜没有“国标”、没有行业准入门槛,一些小企业在标准体系、质量内控体系等方面无法可循,导致行业鱼龙混杂,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去年2月,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显示,预制菜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菜品质量、价格方面,消费者吐槽菜品不新鲜、油多、缺斤短两以及价格贵等。根据该报告,消费者对于预制菜,最关心的还是食品安全问题,占比接近三成。调查结果显示,不少消费者表示购买预制菜遇到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菜品变质腐败、食材不新鲜、预制菜内含有异物、存在过期现象等。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预制菜企业要把好食品安全关,制定一套专门的食品安全标准,提升消费者满意度;还要保证商品运输条件,提高配送效率。
安全只是底线,安全之上还要健康。有专家指出,预制菜中可能存在高盐高脂的情况,且相较于现制现烧的菜,预制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营养流失,这主要是因为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损耗,以及消费者购买预制菜后对菜品进行二次加热。
对此,江苏省消保委建议,预制菜企业要进行技术升级,保障预制菜的还原度、保鲜度,不断改进预制菜的口味。
朱丹蓬认为,应尽快出台预制菜相关“国标”,设置准入门槛,使得预制菜行业能够规范、健康发展,再谈营养和风味的保障等。
预制菜进校园应审慎
开学以来,“预制菜进校园”就引发公众特别是家长们关注。一些家长担心,预制菜含有添加剂、不新鲜、没营养等,影响孩子健康,一些家长不得不选择给孩子送午饭。
北京京师(合肥)律师事务所主任朱政从法律法规角度认为,预制菜进校园应该持审慎态度。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供餐单位订餐的,应当从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企业订购,并按照要求对订购的食品进行查验。供餐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当餐加工,确保食品安全。
朱政表示:“当餐加工,确保食品安全”是两个重要的指标。预制菜还没有经过一个很科学的测评、验证程序来证明其安全性,无法达到法定“确保食品安全”的要求,而且其制作过程与上述法律规定中的“当餐加工”并不十分吻合。
北京市中闻律师所合伙人沈斌倜表示,2021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学生餐从烧熟至食用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而预制菜本身的特性与这一规定相悖。
在沈斌倜看来,根据《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如果孩子们在学校经常吃预制菜,长此以往会改变未成年人的口味和饮食习惯,不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9月22日,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也表示,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黄洪涛 杨召奎(来源:工人日报)
黄洪涛 杨召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资班轮公司在华“沿海捎带”业务再扩容
- 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 成为健身房“微股东” 是投资还是消费
- 青海启动2022年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 美媒:一爆炸装置在亚拉巴马州总检察长办公室外被引爆
- “百日音乐”等700余项文旅消费活动“嗨玩”甘肃
- 第135届广交会二期开幕 主推“品质家居”拓市场
- 绿富共赢 沙地丰富百姓果盘子鼓起农民“钱袋子”
- 央行10月20日开展8280亿元逆回购操作
- 甘肃金昌废矿堆戈壁滩植绿 创新构筑缺水城市生态屏障
- 山东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接诊21名伤者 无危重症
- 西藏阿里消防“六进”入人心 筑牢安全“防火墙”
- 提供精准天气数据,雷达技术守护百姓幸福生活
-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将开馆 背诵曹操诗歌可免票
- 近2万名文艺工作者献精品 超3亿人次云享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
-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珲春“东方第一村”:积极走合作经营模式 促进农牧旅游融合发展
- 吃着不甜的水果可能是“热量刺客”?| 你问医答
- 消博会上的专属定制带来生活“小确幸”
- 北京城市副中心出台政策吸引网络视听企业集聚发展
- 中年酒局:比起失去健康 更怕失去尊敬
- 热门推荐
-
- “棱镜门”丑闻曝光已十年 法国专家:美政府监听行动变本加厉
- 国家统计局:2024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
- 巡回演出、短视频拍摄……香港艺人阮兆祥称会在内地大展拳脚
- 贵州:“世界桥梁博物馆”有“颜值”更有“研值”
- 北约秘书长呼吁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达成和平协议
- 美向边境派遣1500名士兵,移民限制措施将撤销恐迎移民潮
- 山西太原今夜清雪持续中 “边下边清、吃在路边”
- 从3D建模到包装全自制 四川一高校师生接力做月饼
- 日方提供的信息不可靠!韩国多地举行集会谴责排污入海
- 滇黔桂消费维权联盟在邕成立 消费者异地维权更便捷
- 直播撬动边贸发展 “中国好物”俏销东盟
- 中国气象局:预计9月后期还可能有1个热带气旋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
- 拜登与麦卡锡就提高债务上限“原则上达成一致”
- 发现最美铁路:月宜长安宿,春好锦官行
- 无锡阳山万亩桃林花开正盛 村舍之间尽是春意
- 脸部“长”七斤重肿瘤 四年五期手术助患者换“新颜”
- 金观平:为冰雪经济再添一把火
- 65万人疯抢1万名额,年轻人迷上500元夜校
- 云南作家和匠宇分享新书:讲述约瑟夫·洛克在中国西部探险经历
- 激活城市“舞蹈”基因 “顶尖舞蹈”助力重庆“舞”力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