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18时02分“冬至”:阴伏长至日,阳从地底回
21日18时02分“冬至”:阴伏长至日,阳从地底回
新华社天津12月19日电(记者周润健)《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2月21日18时02分将迎来“冬至”节气,从这一天起,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时节,民间俗称“进九”。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为“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与相对应的“夏至”相反,“冬至”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古称“日短”或“日短至”。“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慢慢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逐步变长,夜晚渐渐缩短。
“冬至”为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阴气衰,阳气起,地下的泉水开始萌动,是冬去春来的标志。但在天文意义上,“冬至”却表示严冬应时而至。这是因为从“冬至”开始,北半球地面散失的热量要比吸收的热量多,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降至最少,天气最冷,所以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冷在三九”之说。
民间认为,“气始于‘冬至’”,所以此时为养生最佳时机。“‘冬至’补一补,一年精气足。”
罗澍伟建议,进补时应注意“养肾防寒”,多吃些温补助阳、强肾壮骨、养阴益气的食物,如羊肉、山药、莲子、大枣等,以增加热量。为适应寒冬“万物休整,阳气内藏”的规律,宜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则,以养精蓄锐。午休后阳气旺盛,是运动养生最佳时刻,但强度要适中,以微微出汗为原则。“冬至”养生,重在养心,要安身静体,乐观畅达,不为琐事劳心伤神,以防早衰,保持旺盛精力,方可益寿延年。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聚焦新时代的工美教育 “首届全国工艺美术教育大会”举办
- 记新西兰西厨学员学做月饼:原来做月饼就像盖邮戳
- 广西新型储能装机容量同比增长834%
-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民营企业社会开放日”启动
- 小小晾衣架搅动阳台装修大市场
- 头皮比脸皮更脆弱易老 不注意护理可能会增加掉发数量
- (新春走基层)新疆蒸笼制作匠人:制笼如绣花 只为好名声
- 黄山宣城累计紧急转移13786人 全力开展抢险救灾
- 工银理财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新春走基层)“浙江第一早”永嘉“乌牛早”开采 长势优良预计产量增加
- 南京黄金周前三天接待游客总量达615.9万人次
- 恭王府里好戏连台 非遗演出季迎来青春力量
- “观潮——澳门当代艺术25年”展亮相珠海金湾艺术中心
- 如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商品条码必不可少
- 护航十年禁渔 四川组建长江流域规模最大渔政协助巡护队伍
- 夏日风景独特 新疆旅游业复苏强劲
- 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道路
- 乡村振兴纪录电影《加油吧!乡亲们》定档“520”
- 海口举办“意大利国家日”主题推广活动
- 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为何选在浙江义乌开大会?
- 热门推荐
-
- 一图了解|多米尼克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 全国首个防波堤风电项目获批
- 铁警“跨界”支教:让山区留守儿童学会自我保护
- “父与子”进《封神》 神话故事讲当下
- (新春走基层)种花育苗养土鸡 江苏阜宁“新农人”唱响田野“青春之歌”
- 日本九州岛发生5.4级地震 震源深度150千米
- 泉州启动首届建筑产业节赋能城市更新
- 【理响中国】结构转型效应支撑经济持续向好
-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伊朗成功打击以色列军事目标
- 全国“泥匠”拼技艺 中国动物雕塑之乡上演“化腐朽为神奇”
- 《黄花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发布:黄花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
- 四川发挥资源优势 打响少数民族村寨品牌
- 青海首座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正式下闸蓄水
- 端午节假期遇上“准暑期” 浙江多景区双重“发力”
- 香港首航!国产大飞机C919新年起执飞沪港定期航班
- 英国国王查尔斯加冕后首次会见美国总统拜登
- 民调:三分之二美国民众认为该国经济状况“糟糕”
- 面向全球征集“北京中轴线”主题绘画 童真童趣丰富中轴线文化
- 巴育宣布退出政坛 泰国新总理花落谁家仍未知
- 新稳定疫苗或助消灭脊髓灰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