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五湖四海”,看“人山人海”
中新网7月30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新疆被全国游客挤爆了”“新疆独库公路变垃圾公路”,近日新疆屡屡登上微博热搜。
从网上流传的图片和视频看,新疆多个景区出现“人从众”现象。在赛里木湖等一个拍照的机位、在夏塔等一匹马……成为不少游客的体验。
不过这个暑期,人气旺的不只有大西北,“三分之一在新疆,三分之一在西藏,三分之一在云南”,有网友如此总结道。
“景是真的美,人是真的多”
7月1日以来,每日入滇游客超3万人次;6月29日至7月6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累计接待游客139.79万人次;7月以来,西双版纳机场旅客吞吐量日均超过1.5万人次……这些统计数据,显现出云南旅游的火爆程度。
在南京生活的张子叶就是近期去云南的游客之一。“当时看到社交平台推荐,就趁着暑期去了云南。”张子叶告诉记者。
这10天呆下来,张子叶的感受就是“景是真的美,人是真的多。”
“特别是一些热门景点,如石林、玉龙雪山、大理古城、丽江古城等,可以说是人挤人。”张子叶表示,“很多跟团游的大巴车都是同一个时间去景点,乌泱泱的人涌下来,光进景区就要排好久的队,像玉龙雪山索道上山就排了一个多小时。”
满眼都是人,想拍照没有地方拍,对于张子叶来说,这次游玩体验并不是很好。
“这次云南之行让我明白,风景这么优美的地方,还得淡季人少的时候去,可以好好享受美景。”张子叶感叹。
不只张子叶,云南昆明某旅行社的一位工作人员近期也感受到了云南旅游的火热。“7月的游客量比6月份增加不少,相比去年同期亦好很多,差不多能赶上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了。”
突然涌来这么多游客,该工作人员认为,一方面是云南气候好,另一方面这段时间云南疫情控制较好,同时正逢暑期旅游旺季。
据他观察,这段时间主要是外地游客过来,大理、丽江、西双版纳这些热门地方是游客主要流向地。
飞猪提供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位工作人员的话:7月19日至7月25日,西双版纳、大理等多个城市酒店订单量同比去年均实现翻倍增长,其中西双版纳酒店订单量同比增超4倍,大理酒店订单量同比增1.3倍。云南暑期跟团游预订量已恢复并超过去年同期。
“半个朋友圈可能都在长沙”
如果说这个暑期,“有三分之一的游客在云南”,那么“半个朋友圈可能都在长沙”,网友如此描述。
这点近日去长沙旅游的小北(化名)深有体会,“长沙的各个热门景点人都爆满了。”
“排队”“人挤人”,是小北这次旅行的主要感受。“去橘子洲头,在终点雕像那里,挪动位置都很艰难,做小火车返回时,要排队两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
经历过拥挤的人群,小北总结说,想去长沙玩的话,最舒服的旅行方式就是租一家环境好点的民宿或酒店,然后点点外卖、吃吃长沙的美食。
此前去哪儿数据显示,暑期(7至8月)酒店预订量前十城市中,长沙位列其中。近日一条热搜“官方回应长沙岳麓山被游客踩踏”,也从侧面反映出岳麓山已“人满为患”。
同在湖南的张家界也出现了“人潮”。“张家界旅游”微信公众号7月21日发布消息称,武陵源景区连续两周每天进园人数超过1万人,7月份揽客突破28万人。
本为看山海,结果看“人潮”
炎炎夏日,挡不住人们出游的热情。这个7月,游客爆满的地方还有很多。
继四川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洪“笑傲江湖变装视频”走红网络后,数据显示,7月1日至7月20日,甘孜州共接待游客4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达到游客接待同期历史最好水平。
西藏作为近期热门旅游地,7月22日,西藏山南洛扎县旅游发展局发布公告:由于近期来我县旅游人数增多,致使全县酒店、宾馆及民宿已无空房,结合我县游客接待承载实际,于7月24日起至7月30日期间暂停接待游客。
不只这些,当游客涌向“五湖四海”,“凌晨五点的厦门海滩‘人山人海’”,“太白山景区游客盖塑料布过夜”,“岳麓山提前至3点开门”……
面对暑期旅游热潮,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时代文化旅游研究院院长吴若山表示,旅游业发展对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依赖较大,海滨、海岛与山林、草原,均是避暑游的主要资源选择。今年暑期市场游客避暑游意愿持续上升,出游半径持续扩大。
另从机构数据和消费者反馈看,前期多地文旅消费券的发放和社交平台的推荐,也是影响居民出行的重要因素。
如,近期云南旅游市场恢复迅速,从4月下旬开始,云南省就已布局发放文旅消费补贴政策。7月5日,云南省文旅厅启动第二批次第二期文旅消费券和加油券发放活动。携程集团政府合作部相关负责人称,本期消费补贴发放以来,领取补贴的省外游客比重明显提升,有效引客入滇。
不过随着近期多地陆续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一些热门旅游城市及景区,也开始收紧旅游政策。上述旅行社工作人员表示,“估计8月份云南旅游相比7月份会有所降温。”(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州南沙明珠湾区跨江通道首段沉管管节浇筑完成
- 北京儿童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陕西警方通报“女子被住建局保安踩在脚下”:3人被行拘
- 全国铁路迎节前客流高峰 京广线受雨雪影响列车逐步恢复运行
- 墨西哥宣布中止同厄瓜多尔的外交关系
-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黎静当选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会长
- 新疆吉木萨尔:加快项目建设 推动光伏产业全链条发展
- 广东海事解除部分水上交通管制 台风“苏拉”仍可能三次登陆
- 浙江绍兴警方通报CBA球迷呼喊不当言论:已行拘
- 烹饪大赛助抚远冷水鱼香飘全国 冷水鱼预制菜加速“冷水鱼都”品牌进程
- 河北多地高温 动物园为大熊猫提供冰块、空调
- 2022年以来我国有效抵御主要江河14次编号洪水
- 中美韩等十国专家线上参与“一带一路”美术教育国际研讨会
- 浙江文化观察:新时代为什么需要胡公文化?
- 巴西学者专家热议“中国式现代化对新时期中巴关系的机遇”
- 最新研究提醒: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电子废弃物垃圾不容忽视
- 北京12日起进入景区和入住酒店需48小时核酸证明
- 探底回升!大城市升温日历来了 看你家何时上演冷暖逆转
- 甘肃灵台“助餐养老”温暖留守老人:一碗热饭吃出幸福晚年
- 热门推荐
-
- 雷小华:中越合作机制日臻丰富 力推桂越合作向纵深发展
- 尺素金声|精准帮扶,助力小微企业提质增效
- 中国代表80多国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就保护残疾妇女权益发声
- 数字化的浙江宁波乡村掠影:智治赋能“三农”
- 总台专访丨和平人士:阻止北约扩张才能实现世界和平
- 中美科学家联合公布最新全球红树林分布数据集
- 美国国防部:过去一年美向乌提供超320亿美元军事支持
- 《幸福的黄手帕》展映及交流——高仓健逝世10周年纪念活动在京举办
- 人民大学发布“你说我改、你夸我听”温馨易办系统
- 河北张家口到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中欧(中亚)班列首发
- 山东烟台深化与沙特合作 推进新能源领域发展
- 夏日美食点燃“夜经济” 城市“烟火气”中升腾勃勃生机
- 天津北大港湿地白枕鹤种群刷新观测记录
- 广东已有近40个房地产项目获得融资43亿元
- 面临新挑战,城市公交如何破局前行?
- (乡村行·看振兴)生活即艺术:吉林松花湖岸“绘画村”治愈“Z世代”
- 大学生旅游:既爱“走马打卡”也爱“沉浸体验”
-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需要更多引领产业互联网创新的“SHEIN解决方案”
- 尖端科技成果集中展示 一起看2023中关村论坛如何推动合作与共享
- 商务部:支持鼓励中欧汽车产业正常经贸投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