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为啥闻着臭吃着香
编者按 国人公认的美食,须色香味俱佳。其中,色——食物的颜值,香——鼻子能闻到的气味,往往是人们评判某种食物味道的重要前提。然而,偏偏有些特别的食物,倔强而执拗地“藏”香“露”臭,初时让人敬而远之,品尝后却又能给人意外的惊喜。如何理性看待食物的香与臭、“美”和“丑”,本期请您关注食品科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解读。
本报记者 李建
浑身带刺、奇臭无比。榴莲,留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似乎因此“很糟糕”。不过,如果“壮着胆子”让舌尖和它亲近一下,往往又会发现这家伙的口感着实软糯香甜。
榴莲为啥闻着臭吃着香?吃榴莲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期提示请食品加工与热带水果研究领域的专家来帮我们揭开真相。
说榴莲 臭香味道从哪儿来
榴莲是属锦葵目木棉科榴莲属(Durio)的热带常绿乔木,是多年生常绿典型热带果树,果实椭圆状,呈淡黄色或黄绿色,外部有圆锥状粗刺。
榴莲种植后需要4到8年才结果。别看它一身硬刺、外表强悍,其实却是种很娇气的热带果树:6℃以上才能保证果树存活,年均温度22℃以上,且需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才能开花结果,是多年生常绿纯热带(典型热带)果树。所以,即便在榴莲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东南亚等国家,到了海拔稍高、温度低一点儿的地方,榴莲树也是不结果的。
我国最早记录榴莲的文献,是郑和的副手马欢的航海日记《瀛涯胜览》。这是一种被马欢称作“赌尔焉”的“臭果”:若臭牛肉之臭,内有粟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块,甚甜美好吃。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周兆禧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说,榴莲这种“闻着臭”的特性,取决于它特有的挥发性含硫化合物(臭鸡蛋味)——这种含硫化合物在成熟期会被激活,让榴莲变“臭”。而且,由于这种臭味的挥发性极强,因此相隔数十米都能被轻易识别。
“吃着香”的原因,则是榴莲内含有丁酸乙酯、丙酸乙酯等有香气的酯类化合物。二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榴莲“臭香臭香”的独特味道。
榴莲的臭和香还与人的嗅觉有关。研究显示,人类感知气味的嗅觉感受器有400多种,而任意2个单独的个体都会有大约30%的嗅觉感受器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个体对气味的接收能力也不同,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为什么有的人觉得榴莲很香,而有的人却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那个气味。
选榴莲 牢记5招很实用
泰国和马来西亚是全球较大的榴莲生产国,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90%。20世纪50年代,我国海南开始引进泰国榴莲并尝试种植,经过农业科学家与种植业者的努力,如今,榴莲已经在我国海南的部分地区开花结果。目前市面上的榴莲仍以进口为主。相关数据显示,仅2021年,我国就进口了大约82.16万吨新鲜榴莲。
榴莲品种繁多,常见的有金枕头、猫山王、托曼尼等。不同种类的榴莲,果皮颜色、果核大小、果肉口感都略有不同。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醒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榴莲,如选购进口榴莲,需关注产地、来源、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等信息,不购买来源不明的进口榴莲。
如何挑到一个好榴莲呢?周兆禧提醒说,消费者挑选榴莲时需注意“五看一闻一捏一摇”:
看形状:选果形好的,非畸形的。果形较丰满的榴莲,外壳比较薄些,果肉的瓣也会多些。那种长圆形的,一般外壳较厚,果肉较薄。而自然开裂的,说明榴莲足够成熟。
看大小:榴莲个头大的水分足、够甜,一个成熟的榴莲一般在1.5—1.7kg左右。如果是同样大小的榴莲,轻的榴莲核小,重的榴莲核大。
看果柄:果柄粗壮而且新鲜,则是营养充足又新鲜的榴莲。
看外观:一般来说,同一品种的榴莲,果实成熟的果粒较大,颜色相对偏黄,呈浅黄或深黄色。如果颜色发青或呈绿色,说明不够成熟。
看裂口:若果实顶部有一些细微裂缝,同时能闻到浓郁的气味,说明榴莲成熟度高。但不建议挑选有较大裂口的榴莲,因为无法确认果肉是否受到污染。
闻气味:可靠近榴莲底部闻一闻,成熟的榴莲有浓郁的气味。如果闻到酒味,说明榴莲可能已经变质。如果闻到类似刚剪过的青草的气味,说明还不够成熟。
捏尖刺:用手捏住两个相邻刺的尖端部位向内靠拢,如果能轻松捏动,表明榴莲已熟。如果较难捏动、手感坚实,表明未完全熟透。用手捏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小心扎手。
摇果肉:将榴莲轻轻地拿起来,拿稳后用手轻轻摇晃,如果感到里面有轻轻碰撞的感觉,或稍稍有声音,说明果肉已成熟并脱离果壳,反之则较生。
吃榴莲 营养丰富有禁忌
榴莲的味道虽然见仁见智,但其营养价值很高却是事实。
榴莲口感绵软细腻,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以及黄酮类、多酚类与花青素类等,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除鲜食外,还可以制成榴莲干、榴莲粉和榴莲酱以及经深加工的榴莲甜点、饮料等。
和吃榴莲需要勇气不同,剥开榴莲布满粗刺的外壳,则更需要一点点技巧。首先,用刀把榴莲底部凸起部分切开,这时就能看见里面的纹路,然后可以用刀顺着纹路切一刀,再把榴莲壳剥开,就能轻松地取出果肉食用。如果一次吃不完,再次食用时应注意查看是否变质,如果闻到酸味或者酒味,就不要食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醒消费者,榴莲虽然好吃,但一次不宜食用过多。特别是患有糖尿病、肾病以及“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更应注意以下3点:一是榴莲含糖量高,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人群应少食;二是榴莲含钾量较高,肾病、心脏病者应少食;三是榴莲果肉黏稠,易阻塞咽喉、气管而引起窒息,老人和儿童须少食、慢食,感冒、咳嗽、气管敏感者不宜食用。
周兆禧提醒消费者,大量吃榴莲后最好不要饮酒,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被胃肠道消化,而榴莲内含有的菌素,有可能让酒精里的乙醛在肝脏内大量堆积,无法及时进行代谢。而这些物质在肝脏内蓄积,可能引起身体出现中毒反应。
●相关链接
榴莲如何贮存
榴莲没有打开的时候,可以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自然贮存。没有成熟的榴莲,可以用报纸或布包着,与苹果、香蕉等水果放在一起,在阴凉处保存,可以较快催熟。
已经打开的榴莲,可以用保鲜膜装好,放入冰箱中4℃左右冷藏贮存,一般不要超过2天。当然,也可放在-18℃左右冷冻贮存较长时间。榴莲冷冻后会具有雪糕的口感,所以,冷冻储存可以让您的味蕾多一种别样的享受。 (李建整理)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央行:优化合格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
- 青海油田今年累计销售航煤产品5993吨 供应青海多地市场
- 中新真探:冷冻肉有害健康吗?
- A股首单投保机构公开提名独立董事议案获通过
- 广西海警查获特大非法改装大马力摩托艇走私案
- 四川甘孜州全力保障滞留车辆顺利过境
- 多国外宾到访吉林 点赞制造业盼合作
- 宁夏2024年谋划先行区建设重大项目1281个 总投资逾6362亿元
- 预付费商家屡屡跑路 “职业闭店人”岂能助纣为虐
- 20余批次消博会展品进境通关
- 武汉地铁公安:男子地铁内有猥亵行为被行拘
- 40分钟“打隧道”纠治出生22天婴儿消化道畸形
-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推动明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很多有利条件
- 2023年河南考古发掘面积28万余平方米 出土文物标本2万余件套
- (聚焦博鳌)潘功胜:亚洲国家应合作推动IMF份额改革
- 浙江防汛应急响应调整为Ⅳ级 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维持Ⅲ级
- 演员陈牧驰离婚信息疑被泄露 律师:严重侵犯隐私权
- 美国家居零售巨头3B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 因防汛工作需要,进出湖南省华容县境内的所有道路实施交通管制
- 北京每年统筹财政资金约1亿元落实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
- 热门推荐
-
- 毕业生的“另类”职业选择:不焦虑未来,先过好当下
- 2024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活动在江苏无锡启动
- 转需!9条防癌饮食建议请收好
- 湖南祁阳抢建育秧大棚备春耕 播撒丰收“好苗头”
- (新春走基层)新春“拼开局” 浙江企业按下招才引智加速键
- 深圳房贷首付最低下调至两成
- 巴彦淖尔一重点排污公司篡改自动监测数据 2人被刑拘
- 带你了解比亚迪“看不见”的安全技术
- 北京入冬预计将推迟至11月6日
- 报告:RCEP为中国企业新一轮“出海”创造机遇
- 广东19个城市实行房贷利率市场化
- 苏州全面取消住房限购:买房不做购房资格审核,新房仍限售两年
- 哈萨克斯坦做出重要决定:将全国时区统一为东五区
- “最美基层民警”蔡文君:深耕基层 为民解忧
- 外媒:以色列空袭加沙城造成6名平民死亡
- 正视历史 反思战争 日本千叶县举办和平主题展览
- 中国工信部拟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项目
- 广东建立健全耕地保护“三位一体” 补偿激励机制
- 中国经济主引擎加速回暖
- 运动可致血液中免疫细胞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