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固本,全民健身全面开展
核心阅读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为全民健身全面开展指出发力方向——“夯实广泛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群众基础”。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落实全龄友好理念,营造无障碍体育环境……桩桩件件,夯实参与基础,强调以人为本,推动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民、服务全民、造福全民。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3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让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生活方式,使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居于世界前列,是全民健身全面开展的发力方向。
如何夯实广泛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群众基础?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公共服务处处长赵爱国表示,要健全制度性举措,扩大公益性和基础性服务供给,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民、服务全民、造福全民。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培养终身运动者
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国家繁荣昌盛、社会文明进步、家庭和睦幸福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有关加强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和体教融合的文件陆续出台,提倡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号召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在北京大学,从晨跑、夜跑到覆盖四季的校运会,运动是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校体育不能只围着各种测试转。”学校体育教研部主任钱俊伟说,“学校建立了54个体育类社团、46支代表队,能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专项上获得更系统的训练,进一步提高运动水平。”
在北京陈经纶中学帝景劲松分校,学生们在体育课上蒙着双眼跑步、坐着办公椅投篮,通过体验残疾人运动,学会配合互助。“新时代体育课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流下汗水、留住兴趣,加深对体育的理解,学会面对挫折、迎接挑战。”该校体育教研组组长刘娓楠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把学生培养成终身运动者的重要性。这与《意见》所倡导的方向不谋而合。开展高质量学校体育是“培养终身运动者”的重要基础,其根本是实现体育和教育的全面融合。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钟秉枢认为:“要在学生日常体育教育中以项目为载体、以比赛为手段,通过‘教会、勤练、常赛’达到让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
激发学校体育的活力,也需要引进社会力量的“活水”。北京市所辖的200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体校、体育场馆或体育中心等单位合作,大大丰富了学生课余锻炼的选择。四川省乒乓球协会通过组织比赛、培训教练等形式,推动乒乓球运动进校园,弘扬了乒乓文化,培养了后备人才。
巧借“外力”,能更好地解决课外锻炼、场地资源、师资水平等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钟秉枢认为,还要鼓励构建程序透明、过程公开、广泛参与的信息沟通平台,让青少年和家长都能监督、评价相关服务。
提供舒心便利条件,引导老年人健身
近日,全国老年人太极拳健身推广活动在各地开展。参与者在线下以小型、分散的形式进行太极拳展演,一招一式尽显“银龄”风采;线上,2000余个习练视频上传云端,点击量超过20万次,经专家评审,优秀作品还将在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网站等平台展播。
提供舒心便利的健身条件,引导更多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意见》提出,“为老年人使用场地设施和器材提供必要帮扶,解决老年人运用体育智能技术困难问题”。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说,这体现了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主体的地位,反映出全龄友好的理念和社会包容性发展的人文温度。
近年来,老年人群体的健身活跃度日益高涨,除了柔力球、门球、太极拳(剑)、广场舞、健步走、乒乓球等传统项目,在网球、骑行、滑雪等运动项目的参与人群中也时常可见“银发一族”。
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积极举办各类运动项目网络培训班,组织多种形式的线下线上活动,目前直接参加人数超过百万。协会副主席温文说:“网络的便捷性给老年人健身插上了‘翅膀’,网上交流、云上健身,成为一种新的形式,备受老年朋友欢迎。”
2020年11月,《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印发,提出推动广大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今年2月发布的第四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3.2%,老年群体与其他年龄群体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根据这些新现象和新需求,我们还要进一步解决老年人运用健身领域智能技术的问题,引导他们科学健身。”温文说。
以人为本细化服务,营造无障碍环境
日前,一场主题为“从心出发,向光而行”的残疾人体育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举行。数十名视障跑者在志愿者引导下,穿梭于城市公园内。“虽然我看不见,但跑步时有风从身上划过,让人身心愉悦。”47岁的阳光高坚持跑步3年,身体状态越来越好,此前还在引跑员帮助下完成了一次全程马拉松。
参与体育锻炼,有利于改善身体机能、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融入社会交往,是保障残疾人平等享有体育权利、实现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体现。自2007年起,“全国特奥日”、“残疾人健身周”和“残疾人冰雪运动季”等全国性体育活动连年举办,提升了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
目前,这一群体参与体育锻炼,还有参与难度较高、需求差异较大、总体水平较低等问题待解决。中国残联体育部综合群体处处长马历涛说:“《意见》中提到,‘营造无障碍体育环境,为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便利’,就是要通过提高服务能力、参与率和覆盖面,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
营造无障碍环境,能保障残疾人充分、平等参与体育运动,共享社会生活。北京市从2019年起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基本实现首都功能核心区无障碍化;河北省张家口市积极推进公共设施无障碍建设,城市无障碍环境显著改善;浙江省杭州市2021年启动残疾人文体示范点创建工作,提供方便的社区型体育服务……以筹办北京冬残奥会、杭州亚残运会为契机,“无障碍”理念延伸到赛区和场馆之外,进一步融入城市发展。
“营造良好的无障碍体育环境,要以人为本、细化服务,满足不同需求。”马历涛补充说,在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强健身器材的保护性功能,对视障人士要有盲文和语音提示等。同时,还应培养更多康复、健身体育指导员,提供科学康复健身和心理咨询疏导。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警方推行居民身份证“全程网办”服务
- 探寻汉字起源——到“华夏龙都”濮阳聆听“仓颉造字”传说
- 德国2022年对俄罗斯出口额同比下降45.2%
- 调查:近半全球投资者和风险经理认为金融资产价格未反映气候风险
- 杭州开园林绿化迎亚运动员会 欲向世界展现城市绿化新风貌
- 必须付全4.5亿美元罚金!法官驳回特朗普暂停罚款请求
- 青海智能家电以旧换新全面放开申领渠道
- 美国宣布向以色列提供“萨德”反导系统
- 国际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点燃非洲实现现代化的信心
- “韩美林艺术展” 在哈尔滨市博物馆开展
- 新长征再出发:不同岗位同一份传承 江西赣州英烈后代赓续红色血脉
- 蒙古族“00后”马背女警:我的青春是骑马踏查护边疆
- “90后”覃丹:我给三峡文物当医生
- 长三角湿地联盟成立 共同开展跨行政区域的湿地生态保护与研究
- “你点我检”,杭州启动食品安全宣传周
- 绿色环抱“小县大城” 浙江开化着力建设国家公园城市
- “以旧换新”政策“再焕新”,新在哪里?
- 老外看扬州:国际友人深度体验扬州古典园林魅力
- “一带一路”国家文化节开幕
- CA1524 生死瞬间
- 热门推荐
-
- 北京丰台站开通一周年累计发送旅客750万人次
- “戏精”原单:“直播间只要399” 高仿包装出“捡漏”
- 养老服务行业细分,新职业已超15种,如何守护最美夕阳红?
- 尼共(联合马列)退出尼泊尔联合政府
- 广西德保借红枫拓展文旅产业
- 深圳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守护好老年人的“养老钱”
- “宠物热”促中国宠物食品行业迅猛发展
- 韩调查部门再次传唤尹锡悦 国务总理接受警方非公开调查
- “未来教室”助力学校科学教育
- 秦汉时期风靡一时的美食,竟是烤肉串?
-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为何很多年轻父母想得到做不到?
- 浙版集团举办首届杰出作者大会 “敦煌学出版中心”揭牌
- 《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解读
- 南非出现致命性新冠变种病毒?卫生部回应称纯属谣言
- 江西南昌:秋风送稻香 机械收割粮满仓
- 中欧班列(合肥)累计开行近4600列 基本实现欧洲全覆盖
- 沈阳红梅文创园再启“破冰艺术计划” 200件作品呈现“流动的图景”
-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
- 四川峨眉山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3死2伤
- 俄国防部:俄军摧毁一北约援乌军事装备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