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手、伴侣?人形机器人加速到来,能做什么?
中新网6月21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家驹)人形机器人正加速到来。日前,在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人形机器人再度引发关注。
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Stratistics MRC预测,2021年到2028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15亿美元增长至264亿美元,增长接近18倍。
特斯拉CEO马斯克近日表示,特斯拉将于2025年开始“限量生产”Optimus(擎天柱)人形机器人,并于明年在自有工厂里测试仿人机器人。他称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工业主力,数量有望超越人类,预计达到100亿台至200亿台。
在国内,EX机器人公司联合创始人、总裁李博阳表示,该公司已开始量产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可以做哪些工作?
近年来,我国人形机器人技术不断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人形机器人可以做哪些事情?“我可以做的事情可多了,我可以陪你聊天、给你讲笑话,可以告诉你今天的天气预报,还能帮你查找到最近的餐厅……”外形靓丽的人形机器人“小柒”在与人们进行互动如是回答。
该机器人由EX机器人公司研发,不仅可以回答人们的各种问题,还能根据说话的内容,变换口型、表情和肢体动作。
李博阳向中新财经介绍,现在“小柒”主要从事的是前台工作。从今年5月开始,公司已开始量产“小柒”,今年量产的目标是超500台,目前已经陆续下线数十台,客户主要是一些拥有连锁门店或展厅的大型上市公司。
据介绍,EX机器人公司还制造名人的“人形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是文旅领域。有孔子、苏格拉底等先贤的人形机器人,为游客讲授知识,还有爱因斯坦等名人的人形机器人,为游客讲述“自己的故事”。
优必选同样是一家从事人形机器人研发的公司。
优必选副总裁、研究院执行院长焦继超近日表示,优必选将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分为工业场景、商业服务场景以及家庭场景,而这三大类场景是有先后顺序的。“从工业场景,到商业服务场景,再到家庭场景,差异性越来越大,对技术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其中,在“三步走”中第一步的工业领域,优必选已经推出了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该机器人被应用在了汽车制造中,可以在行进中完成车辆车门锁质检、后车灯盖板质检、安全带检测等工作,还能高精度柔顺贴车标。
“未来需求量比汽车更大,价格可参考新能源汽车”
人形机器人在各场景的迅速落地,得益于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人形机器人已迈入了搭载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系统等先进技术的智能化进阶阶段。
焦继超表示,大模型的出现,让机器人的理解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机器人可以更自然地与人交互,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就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推理,正确地完成任务。
《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还指出,展望未来,中国人形机器人在政策、资本以及技术多维度赋能下,市场潜力有望加速释放。该报告预计,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超百亿,2030年有望成长为千亿市场。
李博阳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既可以在工作场景下担任工作人员,也可以在家庭中作为家庭的一员,担任保姆、管家、家庭教师、家庭医生等角色。在与其他智能设备互联后,人形机器人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焦继超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形机器人在陪伴领域的情感会越来越自然。在养老领域和教育领域,人形机器人可以慢慢进行一些自然的语言交流,给人类提供情感上的呵护价值。
李博阳预测,未来两年我们将看到大量人形机器人应用项目的出现,在五年左右可能会出现小规模的批量化需求的爆发。To B端的应用会先出现,而To C端大量的应用,则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
目前EX机器人公司量产的人形机器人的售价,大概在70万元到80万元之间。而定制的人形机器人的售价,大概在150万元到200万元之间。
“当人形机器人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的那一天,其市场需求量一定是巨大的,有可能比汽车的市场需求量还要大。 ”李博阳说,当机器人成为家庭里一个重要的硬件设备时,它的价格应该与新能源汽车相近。
不过,李博阳也表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目前仍存在一些难点。例如:目前双足机器人还不能像人类一样自然地行走。同时,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自然交流也尚未完全实现。
机器人能当作伴侣吗?
随着AI技术的发展,以及机器人外表“越来越像人”,关于能否把机器人当作伴侣的话题,也屡屡引发讨论。
对此,李博阳表示,这些讨论说明,人们认为自己可以跟机器人进行更多情感交流,同时人们对机器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公司还是从产品角度出发,希望机器人的外形、交流方式、能做的工作,都更像人。
“对于机器人的使用,我个人还是持欢迎态度,我认为没有必要刻意认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李博阳说,也许有人会把机器人当作伴侣,但现在人们对一些事物、一些小动物,可能也有情感上的依赖。随着技术发展,面对可能产生的伦理问题,相应的法规和行业标准也会出台。
他说,现阶段,把机器人做得更像伴侣,还不是公司关注的重点。“从短期来看,我认为这不是最大的市场需求。当然,这种个性化的需求,可能也会对公司的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副外长:若美国保持克制,俄方也不会进行核试验
- 上海警方破获全国首例直播“打赏”洗钱案
- 北交所首只企业债成功发行 首期10亿元
- 长篇报告文学《领潮》聚焦鲁冠球书写精神成长史
- 东西问丨查清华:唐诗对“汉文化圈”的形成有何影响?
- 绿色澜湄计划圆桌对话在滇开幕 六国共享低碳与可持续基础设施知识
- 两代名家携手“展”现海派艺术持续活力
- 杭衢铁路与衢九铁路完成接轨
- 浏阳天空剧院焰火大会 四国顶尖队伍拼创意
- 全球大型冰级多用途纸浆船引航出江
- 贵州: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预计2024年可实现产值超2500亿元
- 中国财政部将在法国巴黎发行欧元主权债券
- “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飞抵大连庄河筑巢繁殖
- 国际观察:美国制裁打压阻挡不了中国前进的车轮
- 越南央行宣布对两家表现不佳银行进行重组
- 非洲留学生走进浙江玉环:为中国制造与家乡市场牵线
- 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21千米
- 伊朗外长访问卡塔尔 重点讨论伊核问题
- 中秋佳节临近,月饼忙外销 广式点心也抢“鲜”出海
- 报告指深圳、旧金山、北京、纽约和伦敦五城全球产业创新能力最强
- 热门推荐
-
- “农家大神”对战专业主厨 2024齐鲁烹鸡大赛在新泰开赛
- 青少年“心结”如何解?
- 小照片拍出大产业,出片如何更出彩?
- 韩国总统尹锡悦突访乌克兰!
- 脂肪注射效果国内外有别 规范操作是关键
- 美国抢购近千万剂猴痘疫苗仅到货约10%,美CDC限制接种人员资格
-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AI前沿观察)
- 江西为两万余栋传统建筑“一户一案”建档
- 国家统计局: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落
- 江西鹰潭开“海绵药方”治“城市病”:连水系 通管网 水下渗
- *ST美尚锁定退市!女老板曾伙同私募操纵交易近800亿,倒亏2.38亿
- 莫桑比克岛海域发生沉船事故致91人死亡
- 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发布官方海报及主题“摩登时代”
- 又一批109名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集中移交我方!
- 商务部:中国与尼加拉瓜力争7月底前完成自贸协定谈判
- 隆德暖锅:围炉聚炊暖意浓
- (经济观察)中国外贸凸显积极迹象
- 外媒:英国通胀持续 80%家庭可支配收入下降
- 参观“泰坦尼克”号残骸失联潜水器被曝未得到专业认证
- 未来之城·大湾区元宇宙创新示范中心促数字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