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澜湄计划圆桌对话在滇开幕 六国共享低碳与可持续基础设施知识
中新网昆明5月28日电 (罗婕 缪超)“2024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周”绿色澜湄计划:低碳与可持续基础设施知识共享圆桌对话28日开幕,澜湄六国官员、专家学者等共聚云南昆明,回顾澜湄环境合作进展,展望未来发展。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流经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越南,串联文明、传递友谊。八年来,澜湄合作机制下,六国环境合作硕果累累。
2023年12月,澜湄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发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内比都宣言》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提出持续实施“绿色澜湄计划”,重点推动本地区环境治理与低碳发展能力建设、澜湄绿色低碳可持续基础设施知识共享平台建设,以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框架下的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加强与其他相关次区域机制沟通。
中国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二级巡视员崔丹丹表示,中方高度赞赏澜湄环境合作取得的显著成果,以及为区域生态环保合作作出的积极贡献。本次圆桌对话设置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可持续基础设施与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等议题,希望为各国提供借鉴和参考。未来生态环境部将一如既往支持合作,打造畅通的联系渠道,推动澜湄合作机制、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合作机制等区域机制的协作发挥合力。
柬埔寨环境部政策和战略总局副局长亨·灿东(Heng Chanthoeun)介绍,该国通过部署农业、工业、垃圾废弃物处理相关行业来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并取得一定成效。他表示,希望将柬埔寨现行的环境政策与国际性的环境合作框架相协调,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
现场,《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战略2018-2022评估报告》发布,全面梳理首期区域环境合作战略实施成效,总结阶段性进展和经验,完善澜湄环境合作机制,分享区域合作良好实践案例。评估结果显示,第一期澜湄环境合作战略充分响应国际环境气候治理框架,全面对接澜湄合作整体目标和六国绿色发展战略,有效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主流化,助力区域绿色发展共识和民心相通,促进区域经济韧性发展。
此次圆桌对话活动由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中国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主办。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澜湄六国嘉宾将结合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与绿色价值链、气候变化适应、环境质量改善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等主题开展调研和研讨活动。(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际锐评丨起底美国对非投资与援助的虚虚实实
- 土耳其大选:埃尔多安首轮得票率最高 将进入第二轮角逐
- 哈萨克斯坦能源部:计划减少石油产量
- 运动后半小时内吃东西会变胖……是真是假?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母港确定 将于2027年从广州启航
- 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研发诊断“工具” “一管尿”测肿瘤更精准
-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公布 制造业占66.4%
- 给爱说话学生戴“小蜜蜂”的老师再次致歉,甘肃教育厅:在核实其身份
- 法国政府决定强行推动退休制度改革法案在议会过关
- 人民财评:构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融互促的良好格局
- 河南打通全流程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格局 2万名医学毕业生服务基层
- 四川汉源山洪灾害 | “只要人还在,什么都不要怕”
- 52.4万人次 哈铁发送旅客创历史同期新高
- 今年前5月新疆对中亚五国进出口金额同比增长99.9%
- 新农机+新农技+高质量 助力希望的田野再添活力
- 国家防总针对浙江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 公共外交领域专家学者齐聚济南 共探对外交流合作新路径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重庆:感受“山水之城”的高质量发展
- 法国的骚乱“是对欧洲的警告”
- 俄罗斯罗斯托夫州工业仓库火灾持续 41名消防员受伤
- 热门推荐
-
-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引发多方批评
- 建构东方神韵叙事体系 杨映川“太阳的孩子”“葳蕤少年”系列新书发布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海宁农种“父子兵”接力油菜梦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对我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答记者问
- 上海已成入境游移动支付消费最热门城市之一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上的买买买:日程过半、签约不断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发生4.8级地震
- 辽宁海警局查获一起走私海产品案 查扣走私渔获物6.6万余公斤
- 巴勒斯坦卫生部长: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巴方704人死亡
- 俄总统选举选票已统计60.01% 普京得票率为87.26%
- 阿盟紧急外长会就巴以局势通过决议 呼吁采取有效行动实现停火
- 岐黄学者刘维谈“立秋节气与养生”
- 世界周刊丨圆圆的梦想
- 文化交流推动中老文明互鉴
- 中国吸收外资环比回升 制度型开放为何需要外商投资的力量?
- 左右家居携手 CCTV《大国品牌》开启大国品牌新征程
- 监管AI,欧洲议会通过《人工智能法案》
- 浙江瑞安成立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院 赋能产业升级
- 80名铁路职工雨夜“奋战” 为昌九城际铁路“舒筋活脉”
- 土地拍卖“点状”升温,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或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