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近视可治愈?家长别交智商税!
羊城晚报记者 刘欣宇 通讯员 邰梦云
“我娃四岁近视300度,拉我进群”“希望跟大家一起学习降度数的方法,求进群”……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分享的一篇通过按摩、护眼仪等治疗近视的文章,引来不少家长在评论区“抱团”,希望找到良方治疗孩子近视问题。那么,儿童近视真能治愈?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市场监管总局曝光6起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发出提醒:勿轻信所谓的治疗近视广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杨晓教授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视可防可控可矫正,但是不可治愈,家长们应擦亮双眼别交“智商税”。
食疗法有助视力恢复?
只是对视网膜有一定保护作用
“我家娃今年四年级,学校体检时查出近视120度,我看网上说坚持喝叶黄素能恢复视力,现在每天都会冲给孩子喝。”广州家长曾妈妈告诉记者,她已经如是坚持一年了,孩子没什么不良反应。
叶黄素是什么?它能帮助恢复视力?杨晓介绍,叶黄素其实存在于人体各个组织中,在视网膜中浓度最高,尤其是黄斑区。在黄斑区产生的图像会通过神经传送到大脑部位,从而形成视觉。叶黄素补充一是可通过天然食补,二是像曾妈妈这样购买补充剂。
“通俗来说,叶黄素可以理解为‘黄斑卫士’,它通过降低光和氧化对黄斑的损伤,从而保护黄斑。”杨晓提醒,孩子眼球发育过程中确实需要足够的营养素,但要警惕商家的夸大作用,不能因为叶黄素对视网膜有保护作用就直接说它能治疗、治愈近视,事实上,叶黄素、鱼油、蓝莓粉等食疗都不能控制近视发展速度。
外用法按摩法可信吗?
可缓解视疲劳无法逆转眼部结构
“不止孩子用,我自己也在用蒸汽眼罩。热热的,敷完之后感觉眼前清晰了不少。”不少家长给孩子选购了护眼仪、蒸汽眼罩、护眼贴、眼膏等外用产品,使用过后感觉确有“效果”。如此真的能降低度数乃至治愈近视?
杨晓坦言,知晓近视相关原理后,上述谣言自然会不攻自破。“形象一点来说,可以把眼球比作气球,眼轴比作气球直径。先撇开遗传因素不说,气球越吹越大可以看作孩子后天因用眼不正确导致眼球过快发育,此时眼轴也随之变长,进而使得正常屈光系统不能成像到视网膜上,而是落在了视网膜前,大部分人的近视就是此类因眼轴变长而造成的‘轴性近视’,也称真性近视。目前医学界无法使已变长的眼轴缩短、恢复正常长度。”
而对于有些家长反馈,按摩、热敷或做完视力训练操后,孩子摘掉眼镜也能看清黑板这一“奇迹”,杨晓解释,这主要是混淆了裸眼视力和近视度数的概念。这些方法可能对提升裸眼视力有效,但并不能说这会对因眼轴拉长或角膜曲率发生改变的近视起到治愈作用。很多商家可能利用这点来偷换概念,诱导家长重金求此所谓的“奇迹”时刻。“通过贴敷、涂抹、按摩或其他视力运动训练都改变不了眼部结构。只是通过放松肌肉来缓解因视疲劳而产生的一些症状,但近视状况依然存在。”杨晓表示。
中医疗法也被搬上阵?
假中医药之名行虚假违法宣传之实
杨晓表示,据她了解,中医专家确实希望在防治近视层面作出一些突破,但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近视不可逆,仍是无法治愈。“相关中医疗法其实多是在眼眶位置作业,通过穴位按摩或针灸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等症状。家长要警惕不良商家借用中医名义行治愈近视的骗术。”
据悉,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早在2019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中就已明确指出,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消费者若发现经营者存在误导性表述或者冒用中医药名义,假借中医药理论、技术进行虚假违法营销宣传行为的,可向经营者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消协组织进行投诉、举报。
该文件还提及,如“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表述都是在误导家长和近视儿童青少年。专家提醒,家长勿在此类产品或服务上轻易入“坑”交“智商税”。
链接
激光手术
是矫正非治愈
近视防控还有这些误区
记者同时采访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与青少年近视防控门诊副主任医师杨静。她表示,从临床接诊情况来看,还有不少家长存在一些近视防控误区——
误区1:孩子年龄小,不会近视。
“这涉及近视发生的原因:遗传因素,父母近视也可能激活孩子近视;后天环境因素,如现在孩子很早就接触电子产品且使用时间过长、睡眠与运动时间不足等也会诱发近视。为了孩子的视力健康,早防早控才是关键。”杨静说。
误区2:孩子近视度数不高,不用戴眼镜。
“看情况。若孩子是假性近视,这属于不合理的用眼习惯导致眼部疲劳,无须佩戴眼镜且通过科学方法是有可能恢复的;但孩子若是真性近视,长期不戴眼镜,视网膜一直成像模糊,大脑中枢会通过一定的补偿机制,如眯眼、歪头等来改善这种模糊情况,长此以往会导致视疲劳,可能造成近视度数增长。”
误区3:孩子长大后做激光手术就可以治愈近视。
“首先,手术只能帮近视者摘掉眼镜,仅是视力‘矫正’而非‘治愈’。且如果术后不注意合理用眼,度数甚至还会发生回退。更为关键的是,近视问题不能拖,近视发生的年龄越小,发展成高度近视的可能性就越大,而高度近视会大大增加致盲性眼病发生的危险。”
杨静表示,3-6岁是眼睛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须随时关注孩子的眼睛发育和视力健康状况,帮助孩子养成科学用眼习惯;同时,每隔半年左右定期到正规医院检查一次视力,进行散瞳验光、眼部检查等,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近视。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成交价超1.39亿美元 毕加索名画《戴手表的女人》在纽约成功拍卖
- 西安:高校学子体验汉服之韵 助力传统文化传承
- “互联网+买菜” 究竟“鲜不鲜”
- 河北工业大学迎120周年校庆 校史系列丛书正式发行
- 今冬北方口岸首船智利车厘子运抵天津港
-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题论坛举办 业界共议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 (聚焦海峡论坛)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举办多彩交流活动
- (经济观察)演艺火热境外消费回流 海南提速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 300名农民齐聚“江北水城”同台竞技 展现乡村传统手艺魅力
- 江西宜春版画入疆 促赣新两地文化艺术交流
- 特鲁多回应党内“逼宫”,加拿大提前大选可能性渐增?
- 应对高温天气 铁路部门多举措保出行
- 莫尔寺遗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有力见证
- 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首辆进境展车通关
- 吉林四平:一网感知态势“数字四平”助力城市治理变“智理”
- (财经天下)二季度全球房价疲软:欧美“涨不动”,亚洲现分化
- 黄淮等地强降雨短暂减弱后再增强 北方高温发展增多
- 2023年陕西汽车出口突破9万辆 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长超10倍
- 美国艺术家“土楼故里”体验非遗再遇知音
- 中消协提示:中小学生慎用“鼻吸能量棒”
- 热门推荐
-
- 数字出版作品《探秘丹青》带读者入画《千里江山图》
- 避开寒潮 武汉中小学返校时间延迟
- 湘商回归外资加码 “投资湖南”火热开局
- 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开幕 聚焦应对气变影响
- 中国重拳打击外来物种入侵
- 2024年哈萨克斯坦春播面积已过七成
- 8小时超长话剧《静静的顿河》在沪开演
- 马来西亚女孩黄渼媖:很珍惜在中国学中医的日子
-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去世 享年100岁
- 北京市民走进北交院 “解锁”列车模拟驾驶体验
- 17部作品获评“金红棉”优秀纪录片
- 中国首列出口海外胶轮地铁列车投入运营
- 5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
- 美国2023年大规模枪击事件致死人数达2006年以来最高纪录
- 韩国国会就韩德洙弹劾案进行表决
- 中国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 拜登宣布迪斯将卸任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 上海民革情牵“母亲河”:调研推动苏州河全域旅游
- 外媒:黎巴嫩南部遭以军袭击 遇难人数升至182人
- 又是一年毕业季 王辰寄语毕业生:不忘来路、不惧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