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考快来了 锻炼饮食指南请收好
医学指导/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中心主任李劼若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4月11日开始的广州体育中考暂停,延期至5月6日起有序开考。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学明表示,各区各校将根据市的统一安排有序组织,他特别提醒广大初三考生,大家要保持作息规律,平衡膳食营养,调整身心状态,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科学备考。
马上就要进入“五一”假期了,假期一过就是体育中考,很多家长想知道,这几天要怎么加强孩子的体质?需要突击训练吗?饮食营养要注意什么……记者采访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中心主任李劼若,请他为考生们的锻炼饮食支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张灿城
加强孩子体质可从五方面入手
李劼若表示,通过饮食确实可以加强孩子的体质,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必备牛奶、鸡蛋,并适当吃清淡些。
2.家长可以熬一些稀饭或合时令的补羹,如银耳莲心红枣百合羹,可以提高免疫力,有清凉、败火之效。
3.再加一些馒头、包子等主食,补充碳水化合物,保证能量充足。
4.保障足量的肉、蛋、豆、奶,保证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中的赖氨酸有增强体质的作用。每日一个蛋、两杯奶,3两肉或鱼,4两豆腐,可基本满足中学生一日蛋白质的需要。
5.营养全面,饮食均衡。新鲜蔬菜、水果等可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可减轻机体疲劳,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因此,饮食要兼顾平衡,注重多样化。此外,食物的合理搭配,可帮助提高营养的吸收效率。
考前不要进行大负荷的突击训练
至于考前是否要进行大负荷的突击训练,李劼若的答案是“NO”。他介绍,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属耐力性项目,其成绩取决于心肺功能的高低,心肺功能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大幅度提升的,所以平时要注意多跑、多练。如果平时没有系统的训练,考前进行突击练习,不仅达不到提高的目的,反而会给学生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一是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由于平时没有全面地进行训练,其身体能力很难在短期达到中考的要求,会使学生对体育中考产生恐惧心理,其表现为失眠、无食欲、浑身无力等。
二是加重学生的身体负担,考前突击训练往往负荷量较大,各项目都要不断练习,但学生的体能储备又远远不够,这必然会造成学生身体疲劳。
三是考前突击训练容易造成学生的身体损伤,由于短时间身体局部受到训练负荷刺激较大,身体会出现很多疲劳性损伤,跑得过多会出现疲劳性胫骨骨膜炎,表现为小腿疼痛、不敢用力等。
别改变饮食习惯 不要过“补”
饮食会影响人体健康,也会影响同学们的体能和训练状况。科学健康的饮食能让同学们在平时训练或是考试中,保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并且符合青少年身体状况的膳食搭配对于中考体育训练也能起到辅助突破的效果,同时也避免了一些因饮食不当带来的不必要的训练伤害。李劼若表示,中考前的这几天饮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要突然改变平时的饮食习惯,因为长期的饮食习惯会对人体消化系统中酶的组成与活性产生相当影响,如突然改变,容易产生食欲下降、腹泻等症状。平时吃什么,考时就吃什么,太大的变化反而不适应,烹调食物时要尽量接近日常的饮食习惯。
2.不要轻信有关营养补品的广告宣传,任何补药与补品均具有各自的片面性,只能适用于一定的身体状况,绝非像某些广告宣传的那样“老少皆宜”。
3.不要吃得太饱。平时养成节食的习惯,一般吃七八分饱,尤其在考试的那几天更不要吃得过饱。有研究发现,吃得过饱会使大脑中一种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明显增加,使大脑节奏减慢,效率降低,可能影响考试。
4.不要吃太多零食,以免主餐时胃液分泌不足,消化不良。不要吃甜食,会造成镁等矿物质流失,增加紧张,或消化紊乱,影响备考,得不偿失。不要吃太多冷饮如汽水、冰水等。不要吃生、冷和凉拌菜,以免发生肠胃疾病。
5.尽量不喝碳酸型和兴奋型饮料,因碳酸型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易引起腹胀、打嗝,使孩子因不适而造成学习中精力不集中。如果在吃饭的同时喝过多碳酸型饮料,会因腹胀造成饱腹感假象,使进食量减少,但不久就饿了,使学习受到影响。兴奋型饮料有可能打乱人体生物钟而影响正常学习,所以学生在考试前尽量不喝。适当喝些绿豆汤可清热解毒,酸梅汁、橘子汁等酸性饮料可开胃健脾。
6.不要吃剩余的食物。中考期间,正是炎热的夏天,剩余的食品容易变质。考生每顿饭都要吃新鲜的食物,注意食品的卫生问题,这在考试期间尤为重要。对购买的成品或半成品食物,一定要严把卫生关。各种食物,尤其是肉类一定要烧熟煮透,以防食物中毒。
7.考前不要大量饮用咖啡、浓茶,不要吃刺激性强的食品,否则不仅会因过度兴奋而失眠,而且会加速消耗维生素B族,摄取太多糖还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血糖急速降低,影响中枢神经活动,会更加昏昏欲睡。
8.不要过“补”。一般健康情况尚好又无虚症表现的考生没有必要服用人参等补品,如需服用,也应适时适量,否则,乱服或久服,可能出现失眠、易激动、咽喉刺痒等中枢神经兴奋现象,甚至会发生皮疹、清晨腹泻等情况。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南财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生满意度稳中向好
- 联防联控机制:优先推荐重点人群接种含XBB变异株抗原成分疫苗
- 北京公交警方斩断一跨省市非法经营“笑气”犯罪链条
- 南海热带低压生成 湛江启动海上防抗热带气旋Ⅳ级应急响应
- 11月6日央行开展17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湖北发力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
- 中国证监会发文引导上市公司关注自身投资价值
- 演员庄达菲:因为喜欢,所以愿意尝试
- 买了包月卡还被收取15元骑行费?多位成都市民吐槽
- 上半年新疆外送电量592.74亿千瓦时
- “国潮汉风年 地道徐州味”2025徐州文旅新春消费季全面启动
- 国庆假期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迎客流高峰
- 尺素金声丨前三季度进出口增长14.5%,服务贸易“新蓝海”前景有多广?
- 深圳电网负荷再创历史新高 达2313.4万千瓦
- 外媒:英国威尔士将迎来首位女性首席大臣
- 美国宾州一家酒吧发生枪击事件 造成2人死7人伤
- 福建省新联会新农人分会成立
- 上海:多方携手、多元探索打通医疗和养老 让老人暮年无忧
- 2023濮阳氢能产业发展大会开幕 氢能领域专家共话“氢事业”
- 春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创新高
- 热门推荐
-
- 朝鲜进行新型战术弹道导弹和改良型战略巡航导弹试射
- 湖南开展“监管护棉”专项行动 规范市场秩序
- 肯尼亚、索马里暴雨洪水已致近30人死亡、数万人流离失所
- 陕西渭南:生态“含绿量”促发展“含金量”
- 辽宁大连:石化巨头进军造船领域 恒力重工首制船命名交船
- 进社区送关爱 广西老年人点赞“敬老月”活动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巴丹吉林沙漠!
- 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扩容” 京津冀三地设计周将首次联动
- 藏书家袁立章:古籍何以“照”今人?
- 非洲难民船在吉布提海岸附近倾覆 至少38人遇难
- 俄国防部:纳卡地区发生违反停火制度的事件
- 拉林河洪峰段9日8时左右将全部进入松花江
- 【寻味中华丨文博】咖啡、花轿与铜狮,品海派文化味道
- 湖北大鼓表演艺术家张明智因病去世 享年82岁
- 浙江湖州:加工贸易新政为“专精特新”企业减负增效
- 主题乐园、城市夜游等新兴旅游业复苏 元数青年成为旅游新势力
- (乡村行·看振兴)湖南浏阳快递进村 农民画卖出大山
- 中国健全绿电交易机制 将促进国际互认
- 积石山6.2级地震:工作重心转向伤员救治、受灾群众安置和震区废墟清理
- 旅行作家保罗·萨洛佩科徒步穿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