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帮扶”到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丝路明珠”医疗实现多个“零”的突破
中新网新疆喀什10月26日电 题:从“被帮扶”到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丝路明珠”医疗实现多个“零”的突破
中新网记者 蔡敏婕
在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检查室内,该院医护人员正操作仪器检查阿依夏木古丽·麦麦提依明此前受伤的眼睛。“孩子视力正在恢复,不用出喀什就能进行手术,真的太好了。”阿依夏木古丽·麦麦提依明的母亲表示。
记者近日走访有“丝路明珠”之称的喀什,在历届援疆专家的支援下,这座始建于1934年的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一批批重点专科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多学科诊疗、日间手术等一批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得到推广和应用……
受到气候干旱、紫外线强、风沙大的影响,喀什地区居民眼病多发。从前,喀什偏远居民们看眼病不便,自2012年广东对口援疆帮扶以来,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先后建立喀什地区眼科医生培训中心、羊膜库、玻璃体腔注药日间手术中心等,成为喀什地区及周边地区眼科患者就诊的首选之地。
“目前我们青光眼的诊疗技术已经处于内地先进水平。”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眼科中心主任艾则孜·吾买尔表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领域已经开展全飞秒近视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脱离手术等,实现多个“零”的突破,患者转诊率逐年下降。
艾则孜·吾买尔称,除了完成常规诊疗外,该院还开展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并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资金的资助下,带教巴基斯坦医生,帮助他们学习并掌握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巴基斯坦的医生学习态度积极认真,对患者眼部检查很仔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医生表示。
如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医疗团队带着自主打造的5G智能眼科巡诊车开进喀什地区,为当地居民免费进行眼病筛查和义诊手术,并将用3年的时间为当地培育眼科医生,助力喀什地区2026年基本实现白内障手术不出县。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医生闫新建结合喀什地区心血管疾病谱的特点,制定了开展急危重症I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方案,经过持续努力,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中心已能独立完成这项手术,当地患者可以不再转诊至1400多公里外的乌鲁木齐;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教授梁碧玲,年近80岁还心系医疗援疆事业,在当地被称为“梁妈妈”,她每年仍到喀什培训基层医生。
多学科合作完成了新疆首例高难度头皮巨大恶性肿瘤切除术、医疗队肛肠外科专家开展南疆第一例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这些都是喀什地区医疗水平发展的缩影。如今,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从2012年的1000张床位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3000张床位,成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于一体的全疆规模最大的综合三级甲等医院,为周边地区600多万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我们采取院包科和院包学科群的方法来‘输血’,例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方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分别承包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全国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感染科、创伤外科和中医科。”广东省援疆医疗队队长、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肖非说,与此同时,一批批医疗队培养本土研究生、孵化本地人才,为当地医院培养了由青年优才、中青年骨干和高年资专家名医组成的人才梯队。2022年,该院本地医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实现了医院自主申报“零”的突破,标志着科研实力的提升。
在距离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总院区约12公里处,有一座占地521亩的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硬件设施齐全,装有核磁共振、ECMO等大量先进医疗设备。其中,南疆首个ECMO体外循环团队已成功救治当地患者;远程会诊中心对接广东专家和喀什地区县乡镇卫生院医生,多学科联合会诊疑难病患者;智能送药机器人、自动消毒机器人和自动包药机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避免院内感染……
肖非说,近年来,在“组团式”医疗援疆的助推下,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已建成新疆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喀什站”等。
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支点,这里“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肖非表示,计划至2025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服务能力达到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三甲医院的水平,远期目标是要把医院建设成为立足南疆、面向全疆、辐射中亚的国际医学中心,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汉江流域高香茶原产地交易市场开市
- 【东盟专线】东盟官员赞赏中国绿色发展成就 冀加强合作
- 广西应对今年首场大范围暴雨强对流天气 紧急避险转移794人
- 60年前的“汾酒试点” 如何回答中国酒业的新命题?
- 链博故事丨一个智慧大脑,如何“链”出全球创新活力?
- 2023年北京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超两成
- 新闻1+1丨震后一周 西藏定日受灾群众安置情况如何?
- 二手车商“出海”沉浮:从日进斗金到看天吃饭
- 喀什2万多名学生参加2024年“粤喀爱眼日”校园中医药文化活动
- 链博会外宾谈|英国专家: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 (经济观察)中国—东盟携手打造数字产业新生态
- 以诗词为引 在古今碰撞与融合中追寻“诗与远方”
- 山东青岛启动建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
- 新西兰专家: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漠视太平洋国家主权和自决权
- 中国·武汉金博会开幕 引金融活水助力湖北发展
- 广东三山国王祖庙见闻:一庙分万宇 两岸情份浓
- 预定利率全面“降档” 三大类保险产品“接棒”
- 本周江苏最高气温可能冲到39℃
- “两岸学者面对面”活动举行 围绕青年话题深度对谈
- 江西新增本土“14+ 35” 南昌多地强化防疫措施
- 热门推荐
-
- 哈尔滨铁路:受暴雨洪水影响中断拉滨铁路抢通
- 中国戏曲人物画鼻祖关良作品山西展出
- 全球旅行商相聚湖北 共拓跨境游市场
- 【冰雪春天】吉林各地“冰雪总动员”抢占“春节档”
- 新疆兵团基层法医:从细枝末节中抽丝剥茧还原真相
- 进博会这个元素成为跨国企业的“流量密码”
- 镇镇有活动、处处有美景 江西南昌以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巴西南马托格罗索州报告禽流感疫情
- 光电产业大会武汉开幕 见证中国科研新力量
- “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交流活动精彩纷呈
- “站立计划·西藏困境儿童骨病肢残人救助项目”救助对象陆续赴京手术治疗
- 杭州:水下无人机成“桥梁医生”团队新援
- 新疆政协委员钱金耐:补强产业链 擦亮“果”招牌
- 浙江县域经济观察:余杭领跑半程 浓缩省域态势
- 《风物》第二季创作座谈会暨风物盛典活动在京举办
- 中国最大在建火电项目的铁路专用线顺利试通车
- 国家医保局:加快推进基层服务网络建设 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
- 浙江“60后”老支书守护5万新居民:有事找老王
- 自然资源部:预计“十四五”末再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3000万亩以上
- 《南孔》音乐剧开启2024全国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