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静悄悄”50岁后高发需警惕 留神这项指标异常!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黄毅
诊室故事
不久前,65岁的李大伯因为骨折前往医院就诊,谁知检查结果一出来,让李大伯和家人大吃一惊,骨折的原因竟然是前列腺癌骨转移。
一直以来,李大伯并未发现尿频、尿急、血尿等排尿异常症状,为何前列腺癌已经发展到骨转移了呢?
没有早期预警信号
早期症状隐匿,没有特异性表现,正是前列腺癌不易被及早察觉的重要原因。
前列腺癌作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以及筛查率的提升,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亦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2020年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达15.6/10万,新发病例已超11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前列腺癌早期通常没有什么症状,进展十分隐匿,随着肿瘤长大阻塞尿道或侵犯膀胱颈时会产生下尿路症状,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等排尿问题,然而这些症状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相似,且可以与后者合并存在,因此常常被忽略。当出现血尿,或者发生骨转移后出现腰疼、骨骼疼痛甚至病理性骨折等症状,疾病往往已经处于较晚的阶段,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目前,引起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已经被确认的内源性因素除了种族、年龄外,还包括遗传因素的家族史,此外高脂高蛋白的饮食习惯等也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潜在关系。
PSA指标异常需警惕
前列腺癌一旦出现症状,多数已是晚期,就像浮在海水中的一座冰山只露出了“一角”,更多的部分则浸没在看不到的地方。面对前列腺癌,如何才能做到早发现?
目前,筛查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唯一有效手段。血液检查中,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前列腺癌的一个重要筛查指标,PSA数值越高,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越大。一般将血清总PSA(tPSA)<4.0ng/mL视为正常,当tPSA介于4~10ng/mL之间,就会有一定的患癌风险,如果tPSA>10ng/mL,风险就会比较高,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癌筛查是以无临床症状的男性为对象、以PSA检测为主要手段的系统性检查,以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发现早期前列腺癌,从而降低筛查人群的前列腺癌病死率且不影响筛查人群的生活质量。筛查的高危人群包括:年龄>50岁的男性;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建议对符合以上条件之一,且预期寿命10年以上的男性,在充分知晓筛查获益与危害后,开展基于PSA的前列腺癌筛查,可每2年检测一次。
此外,由于大多数前列腺癌起源于前列腺的外周带,体检中直肠指检亦可辅助发现前列腺癌,因此大家在体检时尽量别放弃这项检查。另外,还可以结合前列腺B超检查、核磁共振等检查,综合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穿刺活检,前列腺穿刺是最终诊断为前列腺癌的金标准。
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是关键
临床上,有不少患者查出前列腺癌后便倍感担心与焦虑,事实上前列腺癌并没那么可怕,积极应对是关键。当前针对前列腺癌有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治疗方式也更强调个体化、精准化,医生会依据患者的不同分期、身体耐受等各方面因素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早期前列腺癌原则上在身体耐受情况下可以采取根治性手术、粒子植入或外放射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十年生存率大概可以达到90%左右。目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解剖清晰、创伤小且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而对于部分低危患者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主动监测,待病灶发生进展再进一步治疗,但请大家注意,主动监测要以规范的影像、病理诊断为基础,在充分知情并了解相关风险的前提下选择,需要与医生做充分的沟通并且进行规律的随访监测。
对于中高危及晚期前列腺癌,多学科共同参与、个体化精准化的联合治疗方案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获益。目前,规范化的多学科诊疗(MDT)正在逐渐成为国内外诊疗疑难疾病尤其是晚期肿瘤的主流模式,涉及到的临床、病理、影像、化疗等多个临床专家可定时、定点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从而为患者制定出更适合的个性化诊治方案。部分有条件的前列腺癌患者可进行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有助于医生制定更为精准的药物治疗策略。
此外,对于前列腺癌而言总体进展比较缓慢,患者的生存期相对较长,因此需要注重患者的随访,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全程管理。规范科学的全程管理包括早期筛查、精准诊疗和标准随访数据库的建立,对于提高患者个体的全方位管理,提高中长期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大于一切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平衡膳食,避免高脂饮食、暴饮暴食、过度肥胖;避免长时间的憋尿;保持身心健康,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定期体检,发现身体异常及早就医。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天津警方通报两名辅警因工作分歧街头打架:已解除劳动关系
- 专家学者江苏镇江共话低空经济如何“高飞”
- 北京预计出现大到暴雪 加强公共交通运力保障
- 中法携手十载打造城市可持续发展典范
- 全球加速“去美元化”探索(环球热点)
- 再见,张国荣:如果去见你,我一定是带着花跑过去
- “小孩哥”上体能训练,比健身房里的年轻人更卷
- 陕西汉中:非遗保护体系基本健全 力促古老非遗焕发新生
- 水电角色将发生重大变化
- 江西2023年数字经济增加值有望突破1.2万亿元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去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8.48%
- 与大熊猫频繁相遇 我国多举措提升大熊猫种群保护水平
- 上海多举措打造支付便利性“标杆城市”
- 菲律宾棉兰老岛附近海域发生7.0级地震 震源深度620千米
- 在你乘坐的列车外 有一群“00后”小伙严寒中为你保驾护航
- 韩国民众回顾戒严令当晚:“深感不安,只在电影里见过”
- 库迪咖啡华东供应链基地揭牌
- 在人间烟火中延续“非遗”的生命
- 中国汽车全球化,还有怎样的路要走?
- 韩暴雨已致22人死亡14人失踪 全国普通列车暂停运行
- 热门推荐
-
- 在希望的田野“种”幸福:“农文旅IP”释放乡村振兴“流量”
- 中越边境河口口岸双节假期出入境客流量超8万人次
- 北京实施外企“刷脸”办照 降低投资兴业成本
- 印尼新总统普拉博沃任命新一届内阁成员
- 20项技术入选陕西省智能感知科技成果榜单
- 耗时5年,他用作品记录27位手艺人故事
- 全球药学发展联盟在南京成立
- 俄罗斯一地下石油管道设施起火 致2死3伤
- 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金砖扩员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美国数个政府机构遭到黑客攻击
- 多地楼市放大招,释放了什么信号
- 首届中俄大学生“四创”展览会在黑河启幕
- 脸书母公司因违反欧盟反垄断法被罚近8亿欧元
- 韩国爱宝乐园双胞胎大熊猫幼崽满月 园方公开满月照
- 音乐节市场下半年现疲软
- 音乐剧《恋曲》在京首演 “戏中戏”呈现跨越时空的爱情
- 【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三坊七巷古今交融 添彩闽都现代风情
- 陈数谈首次演“全职妈妈”:这是个难啃的题材
- 一起“云打卡”祖国壮美河山 共赏金秋时节斑斓画卷
- 法国外长:法总统马克龙希望参加2023年金砖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