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蒙绣传统技艺何以焕发生机?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日电(史玉江 李会会)“我觉得这不仅是一门技艺,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83岁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古族绣毡图案”非遗传承人赛米尔如是说。
走进老人家中,花样百出的传统蒙装令人眼花缭乱,记者注意到,仅帽子就有十几种之多。赛米尔正在一件蒙古族服饰上专注地“雕琢”,虽已耄耋之年,但在记者眼中,老人精神焕发,动作利落,清晰的话音尽显自信。
赛米尔出生在和静县一个蒙古族家庭,4岁时丧母,70多岁顽强挺过病痛折磨,生活曲折但乐观豁达,一生致力于蒙古族毡绣与服饰刺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曾荣获首届八省区蒙古族服装服饰展演传统蒙古族服装服饰展演金奖,如今带出近80名徒弟。
蒙绣在新疆和静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东归的土尔扈特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绣出了本民族的民俗民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绣技艺。
与蒙绣相伴80余年的赛米尔,相信每一件绣品已深深刻在她的心中。据老人介绍,蒙古族传统刺绣不但在软面料上绣花,而且用驼绒线、牛筋等在羊毛毡、皮靴等硬面料上刺绣。绣出的草原风情作品,展示的是土尔扈特游牧民族的穿衣装扮、日常用品的手工技艺。
蒙绣与传统民族服饰的坚守者
赛米尔的手艺传自家族。“刚开始是跟奶奶学,奶奶去世后,姑姑教我,上学前,奶奶和姑姑就教我怎么刺绣,怎么做服饰。”
“不管是对服饰的工艺还是毛毡上的绣图,我都有很大的兴趣。”赛米尔说,上学期间,她在学校组织的刺绣比赛中获得过很多奖项。
打小就心灵手巧的赛米尔,在成长中边学边绣,常常拿着毛毡一绣就是几个小时。成年后,不仅会做毡品工艺,还会设计、缝制蒙古族妇女服饰、首饰、编制工艺等传统手工艺品。
“我们这里很多蒙古包、马鞍、毡子、衣服、枕套上有我的作品。”赛米尔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生活物资匮乏,乐观的赛米尔用手艺换生计,“我给他们做传统服饰,他们会给我一些生活用品,所以生活并没受到很大影响。”
也就是在那时候,不断有人找她学手艺。她不分年龄、性别、民族均免费教,“只要有心学艺,我觉得是好事。”
带出近80名徒弟
赛米尔年过半百开始创业,在和静县商贸城开了间缝纫部,以蒙古族传统服饰为主,生意起步时,一场大病让她不得不放弃。
在医院顽强挺过病痛后,居家待病情稍好后,当时已70多岁的赛米尔继续做起她钟爱的手艺活。
热心肠的赛米尔不仅仅手艺精湛,带徒弟也非常耐心。她的近80名徒弟,有的已成为佼佼者,有的继续传承艺术。其中,从小由赛米尔带在身边的侄女才才受影响最深。
53岁的才才主要靠做传统服饰增加经济收入,县里有不少人找她做服饰。“姑妈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手艺,还有做人的道理。”才才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赛米尔最出色的徒弟之一娜仁才次克,2015年创办蓝印服饰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现代蒙古族服装和土尔扈特传统服饰,目前公司有十余名员工,基本都是赛米尔手把手教过的徒弟。那仁才次克在2020年被评为和静县“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传统技艺焕发新的生机
赛米尔老人有三子三女,如今都有各自的生活,老人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里,做服饰,带徒弟,并给徒弟们牵线搭桥,开启徒弟之间的互助模式。
赛米尔说:“我带的很多徒弟,他们有的自己开店,有的在家接活,有时候他们接的活多,需要大家一起干,我就会介绍他们相互帮助,只要这门手艺能挣钱,愿意学习的人就会更多。”
“我们和静的蒙古族群众对传统服饰都有很深的感情。当小孩子能走路,就会为他们做上一套。孩子们上学参加集体活动时,成人逢年过节时,都会穿传统的蒙装。”赛米尔老人告诉记者。
经常陪在老人身边的小儿媳阿里腾,也是赛米尔的徒弟。最初,阿里腾看着婆婆辛苦,想给婆婆帮忙,不知不觉间,她自己也爱上了这门手艺,2012年,她跟着婆婆学习,在婆婆的倾囊相授下,阿里腾很快学会了婆婆的手艺。
说到自己的婆婆,阿里腾的眼里满是温柔:“我婆婆脾气很好,也爱帮助人,跟她在一起觉得很舒服,还能学到很多东西。”
如今,阿里腾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做毡垫和蒙古族服饰。“做一个毡垫大概需要3天,卖800元左右,做一套普通的民族服饰卖450元左右,现在一天可以做一套。”
赛米尔希望制作蒙古族传统服饰和绣毡的技艺在阿里腾手中传递下去。“只要还能拿起针线,我就会继续做下去,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生活一向简朴的赛米尔告诉记者,通过她的努力,希望更多人了解蒙古族的文化。(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南宁市原市长廖立勇严重违纪违法 被撤销党内职务
- 广西智慧“林长”高效守护“石山精灵”白头叶猴
- “爵”上的柱子,是为了显得很拉风?
- 暑假“神兽”咋安排?兰州校长、名师支招“这样玩和学”
- 中国最北县城塔河:“组团式援边”提升了教师素养留住了孩子
- 广东台山早餐油炸小吃“炸”出乡味
- 广西岩溶地区连续发现植物新种
- 新技术可快速测试数千种基因突变
- 江苏省气象台发布海区大风黄色预警
- 从“China Travel”看到更“City”的中国
- 上海探索“古典园林+” 创新非遗保护模式
- 巴基斯坦和伊朗外长会面,同意扩大安全合作
- 水利部安排部署西北等地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 “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天下龙泉-宋韵青瓷作品展”在法国勒米尔蒙开幕
- 湖北堵河源首次拍到国家一级野生动物梅花鹿
- 国际金融论坛探讨世界经济如何透过国际合作转“危”为“机”
- “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在杭州颁发
- 长春数据交易中心启动运营 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 海外华媒四川隆昌行:非遗跨越古今赋能乡村振兴
- 雨雪大风剧烈降温将袭吉林 出行及农业迎考验
- 热门推荐
-
- 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在山东青岛完工交付
- 直播带货的“朱梓骁们”,真的想好好做演员吗?
- 吉林松原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1人死亡 嫌犯被控制
-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丨我们还缺碘吗?碘缺乏和碘过量都要防
- 理性看待医美需求 谨慎选择医美消费(服务窗)
-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贺龙年新春 称赞华人贡献
- 2024年前11月四川民营企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261亿元
- 深圳海空港正发力 疏通物流经济“筋络”
- 政策“进”+消费“热” 中国经济活力潜力不断释放
- 专访刘宇|年轻人,要“有疯就发”
- 经济观察:停下连续加息步伐,美联储下一步怎么走?
- 优化支付服务丨便捷支付在“浙”里
- 冲刺明年通车!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合龙
- 黄金价格再创历史新高,卖黄金的如何淘到“第二桶金”?
- 暴力熊的财富密码:白胚低至5元,手工坊翻倍溢价圈粉
- 德国曼海姆市发生持刀袭击事件 致数人受伤
- 十余个省市400余家老字号和特色企业将在南京参展
- 主要产油国宣布延长自愿减产措施至12月底
- 提供5000多个岗位!“千校万岗”2024届首场线下招聘会在上海举行
- (改革进行时)从低空经济“高飞”看中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