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在山东青岛完工交付
中新网青岛4月26日电(胡耀杰 王宇轩)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以下简称“FPSO”)——“海葵一号”26日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完工交付,标志着中国深水油气装备自主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介绍,“海葵一号”由近60万个零部件组成,设计排水量10万吨,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设计寿命30年,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因其生产工艺复杂,设备设施集成程度高,对设计建造技术能力提出极大挑战。
中国海油海油工程项目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勐透露,项目团队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成功攻克了圆筒型浮式生产装备一体化系统设计、高精度建造集成、全流程数字化调试等难题,使得建造周期比国际同类型装备缩短了近50%,并实现了800万工时无事故的优异安全绩效。这一成就使中国具备了针对不同油田、不同海域,自主建设各类深水油气装备的能力。
据悉,“海葵一号”集船体和上部功能模块于一体,其最大直径接近90米,主甲板面积之大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高度更是直逼30层楼,总重量高达3.7万吨,堪比3万辆小汽车的总重。
“与常规船型结构相比‘海葵一号’的圆筒型设计更具优势。它体型更紧凑,储油效率更高,钢材用量少,稳定性更佳,从而有效降低油田开发成本。”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深水工程建设中心总经理刘华祥说。
近年来,中国先后完成世界最大吨位级FPSO巴油P67和P70“姊妹船”、中国最大作业水深FPSO“海洋石油119”等一批深水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大型深水油气装备制造能力实现全面突破。
据悉,“海葵一号”每天可处理原油约5600吨,交付后将拖航至水深达324米的深海进行回接,与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共同服役于中国第一个深水油田——流花11-1油田,形成中国首次“深水导管架平台+圆筒型FPSO”开发模式,为中国深水油气田高效开发提供全新方案。(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六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亚洲赛区(韩国)预赛圆满结束
- 西太平洋斑海豹洄游山东长岛海域
- 浙江衢州“兰花热线”:14载基层调解,温暖一座城
- 海南103万本不动产权证书已“回家”
- 2023潍坊陈介祺金石文化周在“金石之都”开幕 纪念陈介祺诞辰210周年
- 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建立中美地方气候合作联系机制
- 定日县古荣村全村房屋几乎都受损 幸存者已被妥善安置
- 海南建立两级粮食储备制度 赋予储备企业更多定价自主权
- 菲律宾马荣火山出现短时持续熔岩喷射
- “带病”上市不可一撤了之
- 德国3月通胀率降至近三年来最低水平
- 26国艺术家作品“齐聚”上海 演绎“四海共芳菲”
- 在文化实践中绽放青春之花
- 通力集团: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梯新梯市场
- 科技助力云南高原湖泊地区烤烟和粮作绿色高品质协同发展
- 财政部拟第二次续发行2024年记账式附息(二十期)国债(5年期)
- 中国—尼日尔中医诊疗中心在尼日尔综合医院揭牌成立
- 马来西亚拿督翁忠义:“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东盟韧性 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丨世界观
- 报告称投资者、企业等越来越重视ESG鉴证 建议尽早做好准备
- 突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俄罗斯对乌发动导弹袭击
- 热门推荐
-
- 发布寻物启事!大英博物馆寻求帮助找回失踪文物
- 南京警方通报:三男子烧烤店滋扰邻桌女性殴打店员已被刑拘
- 韩国宪法法院裁定:孕妇可随时鉴定胎儿性别
- 卡游与高德地图强强联合,打造数字化文化消费新格局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厦门!
- 乌方称第二艘货船通过临时“黑海走廊” 抵达安全水域
- 央行9月12日开展2090亿元逆回购操作 期限为7天
- 冰芯里寻科学密码!我国科考队首次应用SAR现场观测北冰洋海冰
- 浙江海事局启动南部水域II级防台应急响应
- 中央统战部帮扶晴隆:扶贫先扶智“文教兴县”见实效
- 四川雅砻江流域放流超90万尾鱼苗 年底将累计放流达2200万尾
- 全国知名民企携手来辽 探索发展新突破
- 2023濮阳氢能产业发展大会开幕 氢能领域专家共话“氢事业”
- 纪录电影《加油吧!乡亲们》上映 展现乡村振兴感人故事
- 焦点访谈:中国经济亮眼开局 系列举措力保消费恢复势头
- 巴西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携威尼斯获奖新作亮相平遥影展
- 精准用好各类政策工具
- 美国AT&T公司称其手机用户数据遭“非法下载”
- 旅游企业拒绝“敏感游客”无异于掩耳盗铃
- 点餐开票须先扫码 商家涉嫌多种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