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芯里寻科学密码!我国科考队首次应用SAR现场观测北冰洋海冰
多项科考项目首次在北冰洋展开
一起关注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考。目前,“雪龙2”号科考破冰船已在返航途中。在本次北冰洋科考期间,考察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寻找合适的海冰区域作为“冰站”进行作业。建立起长期冰站,多项科考项目也首次在北冰洋展开。
据了解,极地破冰船按破冰能力强弱被划分多个等级。像“雪龙2”号就属于中型破冰船中破冰能力最强的,可以连续破1.5米的冰加0.2米的积雪。
对海冰与船体碰撞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揭示破冰船冲撞破冰过程中冰载荷的形成机理,未来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极地海洋工程结构设计,以及破冰船破冰能力设计等。
首次应用合成孔径雷达
现场观测北冰洋海冰
要想了解北冰洋,认识海冰必不可少。这次考察队还首次应用合成孔径雷达对北冰洋海冰进行了现场观测。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 朱勇涛:我们这个项目,是要运用五个波段的合成孔径雷达,做一个集成测试的平台,对海冰进行微波遥感的观测,目的是想找出哪个波段适合北极海冰参数的观测。
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主动发射微波信号,利用接收到的反射信息对地物进行成像的雷达。它不受白天黑夜的影响,能穿云透雾,可以搭载在卫星、高空飞艇、有人机或无人机上,对天空、地面、海面目标进行大范围、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广泛应用在农业、林业、水利、测绘、减灾等方面。
朱勇涛介绍,设备登船后,顺利完成了“天-空-地-船”一体化多模式大型综合现场观测试验平台的搭建、集成和测试工作。进入冰区后,利用这个平台,在船舶走航和机载方式下,分别获取了5个和3个频段不同入射角的海冰雷达观测原始数据。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 朱勇涛:我们将对这些数据进行精细处理,形成我们北极海冰观测SAR(合成孔径雷达)的参数优化配置方案,为我们最终SAR(合成孔径雷达)的研制,奠定基础。
冰芯里寻找科学“密码”
在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冰站作业期间,不少科考小组都在打冰芯。冰芯是取自冰层深处的芯,虽然看起来都一样,但是里面藏着不少奥秘。
专家介绍,海冰冰芯采集是细、微观尺度上进行海冰研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为它契合了海冰内部科学属性的分布和变化特点,而且具有非常便利和简单的操作性。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海冰组组长 林龙:海冰垂向的生长和融化,就跟树的年轮一样,一层一层。这样通过不同层位的观测,就可以获得海冰内部的物理、生物、化学等各种信息分布和变化特点。冰芯采样对不同学科之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央视新闻客户端)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我国首批适老化药品说明书已上市 你注意到了吗?
- 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总部大院遭袭
- 着力优化环境 福建促民间投资“会投”“能投”“敢投”“想投”
-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4.2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 截至9月末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达3.79万亿元
- 小影偶有望带来大市场 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影偶艺术无限可能性
- 青少年少看电子屏可改善睡眠
- 江南华南强降水显著减弱 贵州广西等地多阴雨对流天气
- 今天地磁暴活动趋于减弱
- 《北京城的脊梁:中轴线的故事》新书发布
- 纪实普法动漫《重返庭审现场·少年法庭》上线
- 吉林文旅到沈阳推介 焕彩江城唤游人
- 打HPV疫苗被捆绑体检,新款国产二价上市能否缓解供应紧张
- 六连跌!油价创年内最大跌幅!加一箱油少花约16元
- 9月后期仍可能有1个热带气旋登陆或明显影响中国
- 多位上海市政协常委呼吁建设“吴昌硕美术馆”
- 中新教育丨“科学与中国”之“嘉庚讲堂”青海行活动启动
- 万人齐赴“上”赛道 2025蒸蒸日上迎新跑开跑
- 剧版《三体》春节上线美国NBCU旗下Peacock平台
- 热门推荐
-
- 11部东盟国家影片将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展映
- AI进课堂、AI数字底盘……一文感受数字新生活
- 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文化艺术协同示范活动举行
- 距今3000多年!青海新发现一处罕见岩画群
- (追着雪花看新疆)新疆“麦村”的小麦“漂流记”:从田间到餐桌
-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建立中国首张标准化针灸处方
- 多地医院约谈供应商!医药购销腐败引关注
- 中国团队合作研发出视触融合智能微创神经内镜机器人
- 浙江镇域观察:侨韵国际慢城论发展 山水玉壶如何“着色”
-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再发力
- 住建部:让老百姓按合同约定如期拿到验收合格的房子
- 中新人物丨祖峰:演员像一个容器,收纳角色的灵魂
- 广东清远春耕现场:3000斤巨型豆腐送“福”
- “新技术+新模式”赋能农业 科技助农播种丰收希望
- 83件(套)金银玉器亮相山西太原 展现繁华富庶江南
- 3日后半夜至4日白天北京预计有明显雷阵雨 局地暴雨
- 湖北咸宁准大学生认养古桂树 留住乡愁记忆
- 大型演唱会井喷 火爆背后有隐忧
- 宁夏:电商赋能 让山货成“头条”
- 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5年位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