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上海市政协常委呼吁建设“吴昌硕美术馆”
中新网上海1月24日电(记者 范宇斌)正在举行的2024年上海市两会上,方奇钟、郑杨、卢慧文、王俊、方玥、方建安、杨文悦、刘惠莉等8名上海市政协常委联名提案呼吁建设“吴昌硕美术馆”。
吴昌硕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是中国近代文化艺术巨匠,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吴昌硕早期怀着对文化艺术的追求,离开故乡来到上海,投身上海文化艺术的丰富和发展。他晚年抱病作画,义卖捐资,在其带领下,众多书画家提供了义卖作品,积极投身于上海的解放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吴昌硕还积极促进中日文化交流。2024年是吴昌硕诞辰180周年,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东京书道博物馆、朝仓雕塑馆、兵库县立美术馆近期举办吴昌硕纪念展,彰显了吴昌硕艺术对日本的影响力。
据了解,十二届、十三届上海市政协期间,由上海市政协委员牵头联名和界别联名的形式,分别提交提案,建议建设吴昌硕美术馆。提案立案后,也得到了历届主席会议的充分肯定和助力,会同相关部门针对提案开展系列调研,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
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正在召开,8名上海市政协常委联名提案,再次呼吁建设“吴昌硕美术馆”。
方奇钟告诉中新网记者,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中心花园,一座古建筑风格作为吴昌硕纪念馆也是名副其实,恰到好处的。但由于房屋属于租赁,管理方面等专业程度欠缺,造成吴昌硕纪念馆徒有虚名。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底蕴。近代以来,上海深受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本土与外来等多元文化影响,形成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激荡交融、和合共生的文化特性,呈现海纳百川、自成一格的独特气韵。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开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新局面,离不开挖掘本土文化名人,讲好名人故事。
上海市政协常委在联名提案中建议,吴昌硕美术馆可以首选在上海山西北路区域附近。这里是吴昌硕在上海从事文化宣传、交流时的住处,有文化根源,有故事情节,并结合苏河湾区域规划布局,与四行仓库文化隔望相映,体现上海文化的根基和策源魅力。
此外,也可以结合上海徐汇西岸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西岸区域规划建设吴昌硕美术馆,结合西岸文化布局,并与龙美术馆等文化艺术资源一起,为西岸文化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文化资源。又或者在原有吴昌硕纪念馆的基础上,完善房屋租赁权限,确保纪念馆的永久性。同时,组织吴昌硕纪念馆的专业管理团队,确保管理的有序性、严肃性。(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500米用时1分44秒 来看赛龙舟参赛选手飞桨追浪→
- 以军称已有226名士兵在加沙地带地面军事行动中死亡
- 跨越33年的重逢:76岁台胞“寻回”91岁姐姐
- 云南聚焦文化“走出去” 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
- 以形寓神 形神兼备 ——对龙年春晚“形神”的美学探析
- 首钢园区四高炉全新改造升级 将在服贸会崭新亮相
- 英国防大臣:英国将向乌克兰提供数万枚炮弹
- 2月19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370万人次
- 浙江乡村教师甜蜜的“烦恼”:家访曾一上午吃了11个鸡蛋
- 银行卡清算市场有序对外开放
- 森林里的“最美巡护人”: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
- 江西赣县“最美医生”:40年坚守深山 做村民健康“守门人”
- 海南机场集团积极构建空中互联互通网络 加快“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 广西南宁东站派出所“警花”郑欣雅:用最短的时间寻踪索迹
- 北京交警发布下周交通预测预报和出行提示(3.30-4.6)
- “五个一百”: 为奋进中国注入澎湃动力
- 中外专家学者实地探访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遗址
- 2024晋中首届青年影像社交主题活动举办
- 延安博物馆开馆
- 观众挑错,对海洋馆也是好事
- 热门推荐
-
- 外交部发言人:敦促美方正视并解决滥用武力给中美关系造成的损害
- 住高端养老院能否要求子女付费?
- 2025年天津“迎新春慈善助困”活动启幕
- 游客“坐轿上山”被网暴,该听听抬轿师傅怎么说
- 贵州首趟中老跨境货物列车汽车专列发车
- 产业规模将突破2.3万亿!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有多迅猛?
- 如何看待飞速变化的媒介
- 上半年广东外贸出口2.55万亿元创新高
- 聚焦“双十一” 川渝陕甘青蒙消费者组织发布网购消费典型案例
- 全国铁路暑运发送旅客突破3亿人次
- 专家:人工智能教育,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 第十届黄花文化节在广州黄花岗公园开幕
- 老舍剧场启幕 打造北京大戏诞生之地、展演之地、传播之地
- 大蒜薄荷齐上,“黑科技”修文物
- 直击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戏曲影像化方兴未艾
- 中国央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积极有效推进 将利好中长期
- 为疆电入渝“穿针引线”——重大项目建设探访①乔文汇
- 年终岁末 警惕这三类电诈骗局
- 2025年天津邮轮季开启 一季度将迎出入境邮轮40余艘次
- “大国工匠”商标注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