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几招,摆脱起床困难
■汪正园 刘嘉琪
天越来越冷,早晨躺在被窝里的你起床困难吗?每个早晨,叫醒打工人的不只有新一天拼搏的热情,还有三分钟一响的夺命连环闹铃。在被被子“封印”的最后时光里,脑子里只剩:“让我再睡五分钟!”
同样是起床,为什么夏天大部分人醒来时精力充沛、能量满满,一到冬天就成了起床困难户呢?这与多种因素有关。
光照
在人体第三脑室后壁,附着着一个豆粒大小的组织——松果体。它能产生一种特殊的胺类激素,即褪黑激素,现在大多简称其为褪黑素。褪黑素首次被发现是在1956年,具有延缓衰老、调节免疫、抗击肿瘤等功效,但我们最熟知的是它对睡眠的改善作用。
每当夜晚来临,人体按照生物钟的要求开始分泌更多的褪黑素。当体内褪黑素达到一定量时,人便自然而然地产生困意。到了清晨,光刺激增强,光照对于褪黑素分泌有抑制作用,可使人体从睡眠中醒来。
秋分过后,日照时间减少、太阳高度角减小,秋冬季相较夏季天亮得更晚,且光亮度较低,光照对于褪黑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减弱,相应会更容易出现起床困难的情况,起床后也会感到混沌和疲惫。
温度
在人处于睡眠状态时,周围环境温度也会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近年来,不少国内外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暴露温度高于或低于26摄氏度环境温度时,会缩短睡眠时间。
冬天,我们被厚厚的被子包裹,被窝里温度维持在26摄氏度左右,使睡眠时间相对延长。夏季入睡时,人体所处的环境温度常高于26摄氏度,使睡眠时间相对缩短。此外,冬季被窝内外温差较大,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也使得人会更想要留在温暖的被子中躲避寒冷。夏季被窝内的温度与室温相差不大,可轻松掀开被子飞身下床,起床相对更加简单。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呼吸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小幅升高首先会对呼吸中枢产生刺激作用,使得呼吸加深加快。但随着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进一步升高,其对人体呼吸过程反而会产生抑制效应,影响血红蛋白携氧释氧能力,出现中枢神经的抑制、昏睡、痉挛。
冬季天气寒冷气温较低,人们居家时大多门窗紧闭以保暖,每日开窗通风时间相较夏季减少,久而久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数据显示,一般情况下,室外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380ppm,而在不常通风换气的室内密闭空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可达上千ppm,会使人产生“略微昏沉、疲乏无力”的感觉,早起更为困难。
起床困难并不仅是自身毅力不足,同样也有客观原因。想要克服起床困难,除了定上几十个闹钟以外,还可找准原因科学施策。不妨收好以下几个小贴士:
1、适当调整作息,遵循“冬日早睡”原则,毕竟早睡才能早起;
2、早上起床后及时拉开窗帘,与一同早起的“太阳公公”来个大大的拥抱,辅助降低体内褪黑素浓度;
3、室内及时开窗通风,减少二氧化碳的堆积,减轻由其带来的疲惫与困倦感。通风换气对于新冠肺炎疫情而言,也是重要的防控手段。
当然,鼓励大家早日摆脱起床困难症也不意味着倡导起床越快越好。为了避免清晨急于起床导致的血压升高,还建议大家:
1、保证夜间睡眠质量,精神放松、不熬夜;
2、冬季起床后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尽量减少起床前后由于环境温度突变引起的血压急升;
3、起床后及时补充水分,促进排便的同时辅助降低血液粘稠度;
4、起床后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较为平缓的低强度运动,尽量避免突然下蹲、突然起身等导致体位急骤变化的动作;
5、日常生活中清淡饮食必不可少,低盐高钾饮食助血压平稳。
(作者为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危害监控所营养科医师)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弹劾案第二次辩论16日举行 律师回应尹锡悦是否出庭
- “空中出租车”首飞成功 深圳到珠海20分钟票价两三百
- 多地出现“俄罗斯商品馆”被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发声
- 安徽防汛一线见闻:多部门联合保障灾后重建
- 搭建政产学研交流平台 海淀文化创意大赛呈现新气象
- 江西南昌红谷滩区:数字赋能“鸿鹄之智” 开启社区治理新局面
- 德国经济界人士:中国经济仍在不断续写成功的故事|世界观
- 报告显示:未来3年全国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
- 谁解其中味:名画中的早餐
- “双11”期间 铁路入藏电商货物预计日均超300吨
- 杭州人小龙虾消费能力全国第三
- (新春走基层)年货空运迎高峰 生鲜货物受青睐
- 警惕医保“灵魂砍价”成果遭蚕食
- 美国入侵20年后百万伊拉克人死亡 伊作家:无法原谅战争贩子
- 法国人的“圣诞惊吓”:新政府刚组成,人们就在猜它几时垮台
- 外籍人士觅跨境电商机遇 收获颇丰冀实践应用
- 这三个时间段需要“主动”饮水
- 长春光博会签约项目投资额达206亿元
- 两会大家谈 | 文旅热的冷思考:昙花如何变繁花?
- 新疆博物馆文创花式讲述中国故事
- 热门推荐
-
- 弹劾案庭前会议今启动 尹锡悦选聘弹劾审判法律代理人
- 沪上侨界人士如何被这位全国劳模“圈粉”?
- 2023年度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十大科技创新发布
- 五一档电影总票房破15亿元
- 国货品牌霸榜超七成 “6·18”场景消费走俏
- “品味中国”中国美食推广系列活动在韩启动
- 塞内加尔移民船遇险仅38人获救 超60人失踪或死亡
- 【祁连山下是我家】文旅击楫图强 张掖一路荣光
- 中国体型最大蝴蝶金裳凤蝶首次现身湖北保康
- 美军火商推出儿童版突击步枪 多名国会议员齐声谴责
- 青海公安举办警营开放日 沉浸式解锁各类“知识库”
- 老口岸的新生意
- 雪域江南 诗画山水
- 外国专家: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美国应当将中国崛起视为机遇
- 2023年青、甘两省卫生应急队伍联合演练举行
- 邕台音乐人以音乐为桥加强两地文化交流
- 2022年西宁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6%
- 安徽“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共办理涉民生案件2.6万余件
- 又一家!汽车经销商永奥遇经营危机,4S店模式面临终结?
- 多样口味、多元场景,咖啡消费创新加速